王尚典:我們石油工人都長著鐵人的骨頭,小工種也一樣響當當
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hui) 議第二次全體(ti) 會(hui) 議開始前舉(ju) 行“代表通道”采訪活動,邀請部分全國人大代表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接受采訪。
工人日報記者:我的問題提給王尚典代表。鐵人精神感動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您作為(wei) 一名來自一線的石油工人代表,請問如何在本職工作和代表履職中體(ti) 現新時代的鐵人精神?
王尚典:大家好,我是遼寧團代表--中國石油錦西石化公司的車工王尚典。我想用我的成長經曆來回答您的問題,也可以說是一個(ge) 新時代產(chan) 業(ye) 工人的成長故事。在2000年,我入廠後的第一次操作,感受著零件在自己手中誕生的成就感,我便深深迷上了車工技術。我苦練技能,連續3年獲得公司車工狀元的桂冠,並在2004年一舉(ju) 獲得國家級大賽車工銀獎。正在我信心滿滿準備大展拳腳的時候,一次意外讓我失去了我的右手大拇指,隻能將左腳的足二趾移植到手上來替代大拇指的抓握功能,被評定為(wei) 四級傷(shang) 殘。
我不說大家也明白這意味著什麽(me) ,那種迷茫、害怕、恐懼的味道占領了我每一個(ge) 細胞。一直順風順水的我麵對突如其來的挫折,該何去何從(cong) ?我真的不知道。但我的企業(ye) 和家人始終溫暖地包容鼓勵著我。我想,既然所有人都沒有放棄我,我更沒有道理放棄我自己。在經過艱苦的恢複訓練後,我毅然決(jue) 然地回到了車床旁,我通過優(you) 化工藝、刀具來彌補與(yu) 別人的差距。但是這個(ge) 新手指它是沒有知覺的,我就嚐試著用食指掌控主導,創造出了我獨有的測量手法,從(cong) 這時候起,堅韌執著就成了我新的標簽,在我的字典裏,就隻有精益求精,一精再精。
這一轉眼就是七年,在2012年,我以遼寧省第一名的成績參加了第四屆全國職工技能大賽,我獲得了全國車工冠軍(jun) ,也超越了七年前的自己,站在了全國最高的領獎台上。在公布成績的時刻,我還是沒忍住,當時我嚎啕大哭,但心頭的陰霾都隨著眼淚流走了。我向所有人都證明,我們(men) 石油工人都長著鐵人的骨頭,小工種也一樣響當當的。
在回來之後,大家就都稱呼我為(wei) “斷指鐵人”,我也先後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等省部級以上榮譽30多項,並且在2018年我連任為(wei)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我覺得這是對我的一種鼓勵,同時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結合崗位實際,我提出了加強勞模工匠人才培養(yang) 等一些相關(guan) 建議,同時借助遼寧和我們(men) 集團的多項激勵政策,我牽頭成立了創新工作室,帶領我的團隊解決(jue) 了很多的生產(chan) 難題,其中包括一些我們(men) 集團和遼寧設立的創新基金的項目,一些跨企業(ye) 的難題攻關(guan) ,就比如“彎環機的拓展加工”“快速調整立式車床錐度誤差”等幾十項創新成果應用到生產(chan) 中並獲獎,創效超過2000萬(wan) 元。
維護國家“五大安全”是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賦予東(dong) 北、遼寧的戰略使命。我堅信,勞模工匠精神和鐵人精神一定能夠代代相傳(chuan) 。我們(men) 有決(jue) 心和信心,為(wei) 維護國家能源安全、產(chan) 業(ye) 安全貢獻更大的力量!
(根據網絡文字直播整理)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