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不負春光、奮力前行——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第二場“代表通道”掃描

發布時間:2022-03-09 11:26:00來源: 新華網

  兩(liang) 會(hui) 現場速遞|不負春光、奮力前行——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hui) 議第二場“代表通道”掃描

  新華社北京3月8日電 題:不負春光、奮力前行——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hui) 議第二場“代表通道”掃描

  新華社記者

  8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hui) 議第二場“代表通道”如約開啟。9位全國人大代表“隔屏”接受采訪,分享履職故事、傳(chuan) 遞民情民意,話語間洋溢奮進之情。

  鞏固脫貧成果上台階、鄉(xiang) 村振興(xing) 開新局。李洪亮代表2012年大學畢業(ye) 後,選擇來到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新合鎮湧塘村,成為(wei) 一名大學生村官,如今已是新合鎮黨(dang) 委副書(shu) 記。

  他帶領村民發展“稻蝦共作”產(chan) 業(ye) ,開發四季果園、畜禽養(yang) 殖基地……如今的湧塘村,瓜果、水稻和小龍蝦產(chan) 業(ye) 蓬勃發展,年產(chan) 值達到3500萬(wan) 元。

  “為(wei) 了讓大家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men) 不能滿足於(yu) 眼前的成績。”李洪亮表示,將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道路上,用腳沾泥土的“力度”傳(chuan) 遞情係民生的“溫度”,把青春和汗水揮灑在希望的田野上。

  同樣紮根鄉(xiang) 村,河北省張家口市橋東(dong) 區東(dong) 望山鄉(xiang) 元子河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郭建仁代表興(xing) 奮地描繪著鄉(xiang) 親(qin) 們(men) 紅紅火火的日子。

  鄉(xiang) 親(qin) 們(men) 經曆了北京冬奧會(hui) 的籌備和舉(ju) 辦,拔掉了窮根兒(er) ,實現了全麵小康。村裏建起了智能化的溫室和園區,原來的窮山溝有了高鐵、高速公路和冰雪小鎮……

  談到家鄉(xiang) 的未來,郭建仁信心滿滿地說:“今年預計建成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打造精品農(nong) 業(ye) 園區,謀劃推進農(nong) 光互補新能源項目,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路上爭(zheng) 當排頭兵。”

  邁向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不僅(jin) 要“富口袋”,還要“富腦袋”。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龍舟坪鎮花坪小學副校長劉發英代表在網絡愛心助學的道路上,守護著孩子們(men) 的夢想。

  今天她將一組振奮人心的數據帶到了“代表通道”:截至今年2月底,她和助學團隊累計籌集助學善款2900多萬(wan) 元,幫助4300多名貧困學生上學讀書(shu) ,其中有1500多名受助學生考上大學。

  “人一輩子最大的成就和自豪,就是為(wei) 他人、為(wei) 社會(hui) 認真做好一件事。”劉發英說,她將銘記“為(wei) 黨(dang) 育人、為(wei) 國育才”的初心,讓山裏的孩子擁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hui) 。

  教育關(guan) 乎千家萬(wan) 戶。針對當下部分家長擔心“雙減”會(hui) 影響孩子考試成績的情況,重慶市謝家灣學校校長劉希婭代表用教學實踐告訴大家:“雙減”不是減成績,不是減質量,而是融合校內(nei) 外教育資源,回歸教育本質,重構教育生態,提升孩子們(men) 的成長質量。

  “不辜負每一個(ge) 孩子的潛能,讓每個(ge) 孩子按照自己的優(you) 勢去發展,是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使命,也應是社會(hui) 與(yu) 家長們(men) 的理性共識。”她說。

  創新與(yu) 傳(chuan) 承,同樣是本場“代表通道”的高頻詞。

  創新發展,關(guan) 鍵在人。在裝備製造業(ye) 工作30餘(yu) 年,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黨(dang) 委常委陸文俊代表對此深有體(ti) 會(hui) 。

  如今,一批批畢業(ye) 生剛踏出校園就紮根在艱苦的項目一線,一代又一代裝備人在產(chan) 業(ye) 報國使命和工匠精神的傳(chuan) 承中茁壯成長起來。“這讓我們(men) 更有信心、更有決(jue) 心發展壯大中國的裝備製造業(ye) 。”陸文俊話語堅定。

  精神因傳(chuan) 承而曆久彌新。中國石油錦西石化分公司車工王尚典代表對此頗有感觸。

  本已在技術上取得一番成就的王尚典因一次意外,失去了右手大拇指。經過艱苦的恢複訓練後,他回到了車床旁。“我們(men) 石油工人都長著鐵人的骨頭!”他說。

  如今,王尚典獲得省部級以上榮譽超30項,並成立了創新工作室。他堅信,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和鐵人精神一定能夠代代相傳(chuan) 。

  工匠精神不僅(jin) 在高精尖領域,也流淌於(yu) 三尺弄檔間。

  王曉菲代表是山東(dong) 省德州恒豐(feng) 集團高級技師。從(cong) 業(ye) 近20年來,她堅守在枯燥乏味的細紗車間,埋頭苦幹、大膽創新,領銜創造出多個(ge) 操作法。其中,“緊密紡繞皮輥斜接頭操作法”應用後,一個(ge) 43台車的車間每班用工減少6人,每天產(chan) 量增加1噸多,紗線斷頭率下降了近五成。

  手舞銀絲(si) 織彩夢,新時代的紡織女工編織著自己的人生華章。

  “群眾(zhong) 利益無小事”“心裏裝著群眾(zhong) ,一切為(wei) 了群眾(zhong) ”“群眾(zhong) 的需要在哪裏,我們(men) 的工作就延伸到哪裏”……談起履職盡責,山西省太原市公安局三橋派出所副所長楊蓉代表“群眾(zhong) ”二字不離口。

  30個(ge) 春秋裏,她一直堅守在社區,處理家長裏短的瑣事、小事。當選為(wei) 全國人大代表以來,她堅持把做好本職工作和代表履職有機結合起來,把社區入戶走訪和傾(qing) 聽民聲結合起來。她參與(yu) 提交的關(guan) 於(yu) 製定家庭教育促進法的議案得到采納。

  “讓群眾(zhong) 真切地感受到了全過程人民民主就在身邊。”這位基層民警言語裏充滿自豪。

  眼下,新冠肺炎疫情仍牽動人心。

  “我國防控成效令世界矚目,真正體(ti) 現了我們(men) 國家人民至上理念,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力量。”浙江省人民醫院院長葛明華代表曾經是最後一批撤離武漢的浙江援鄂醫療隊員,此後長期奮戰在抗疫一線。

  世紀疫情之下,許許多多像葛明華這樣的醫護人員,勇當急先鋒,不分晝夜,參加大規模核酸采樣、檢測和患者救治。

  “不為(wei) 讚美和榮譽,隻為(wei) 國泰民安,這是每位中國醫護人員的初心和使命。”葛明華動情地說。(記者齊中熙、周圓、許可、範思翔)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