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永不放棄 每個人都竭盡全力——記“3·21”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的一線救援人員

發布時間:2022-03-28 14:40: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永不放棄 每個(ge) 人都竭盡全力

  ——記“3·21”東(dong) 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的一線救援人員

  3月27日14時許,在東(dong) 航MU5735客機墜毀事故核心區域,笛聲長鳴。“3·21”東(dong) 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國家應急處置指揮部全體(ti) 人員、事故現場搜救人員等麵向遇難飛機方向肅穆而立,默哀3分鍾,以此寄托對遇難者的哀思。

  從(cong) 3月21日東(dong) 航墜機事故發生以來,各界救援力量迅速匯集到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藤縣埌南鎮莫埌村,已連續開展7天搜救工作。

  連日來,無論是消防救援、解放軍(jun) 指戰員、武警官兵等奮戰在事故核心區的專(zhuan) 業(ye) 救援力量,提供支持的供電、電信、醫療、公安、應急等部門單位人員,還是自發為(wei) 前方搜救人員提供後勤保障的當地村民誌願者,每個(ge) 人都竭盡全力、爭(zheng) 分奪秒地投入搜救工作。

  “我們(men) 將盡可能多地搜尋遇難者遺骸、遺物,給遇難者一個(ge) 交代,給他們(men) 的家人些許安慰,我們(men) 也會(hui) 盡力收集飛機的殘骸,為(wei) 後續事故調查提供支持。”廣西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鄭西說。

  “永不放棄”“全力以赴”

  3月27日9時20分許,一個(ge) 搜救小組在核心區撞擊點正東(dong) 偏南5度、距離撞擊點40米的位置進行人工挖掘作業(ye) ,當消防救援人員挖掘至地表下1.5米時,一個(ge) 被泥土包裹、隻露出一點橙色的圓柱形金屬罐體(ti) 浮現在眼前。這意味著搜尋多日的失事飛機的第二部黑匣子很可能被找到了!

  參與(yu) 現場搜救的南寧市消防救援支隊副支隊長陳小輝說,這是按照指揮部的工作部署,在前期搜尋了3天的地點繼續進行細致搜尋發現的。這個(ge) 圓形的物體(ti) 與(yu) 黑匣子很相似,他們(men) 隨後立即交給了現場的民航工程師。

  據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安全辦公室主任朱濤通報,經現場勘查的民航事故調查人員確認,這個(ge) 橙色的圓柱形金屬罐體(ti) 為(wei) 飛行數據記錄器的存儲(chu) 單元。經檢查,記錄器其他部分損毀嚴(yan) 重,數據儲(chu) 存單元較為(wei) 完好。目前,該記錄器存儲(chu) 單元部分已送往專(zhuan) 業(ye) 實驗室進行譯碼工作。

  民航事故調查中心主任毛延峰指出,飛機上共有兩(liang) 部記錄器(俗稱“黑匣子”),一部為(wei) 駕駛艙語音記錄器,另一部為(wei) 飛行數據記錄器。“後期調查人員需把兩(liang) 部記錄器的數據及現場勘查的證據,空管雷達數據,機組和空管單位的陸空通話,飛機與(yu) 地麵的數據、數據鏈傳(chuan) 輸信息,證人訪談等信息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研判,才能更加客觀和準確地分析事故原因。”毛延峰說。

  連日來,救援人員克服連續降雨、氣溫驟降驟升、烈日暴曬等不利因素,在滿是泥濘的山坳間,一寸寸搜尋生命跡象,搜尋遇難者遺骸、遺物,告慰遇難者及家屬;並盡快找到失事飛機的黑匣子及飛機殘骸等關(guan) 鍵證物,為(wei) 調查組揭示事故原因提供支持。

  在墜機事故核心區的藍色隔板上,貼著“有序開展搜救”“尊重生命”幾個(ge) 醒目的白色標語;在搜救人員的防護服上,手寫(xie) 著“永不放棄”“全力以赴”的大字,這些文字都是對現場救援人員的生動寫(xie) 照。

  作為(wei) 第一支到達事故現場的救援力量,梧州市消防救援支隊藤縣大隊大隊長楊有誌已在救援現場連續戰鬥7天。

  3月21日15時50分抵達現場後,他麵對的是大量飛機殘骸及濃重燃油氣味,還有未完全撲滅的山火。麵對複雜局麵,他立即組織人員撲滅山火,防止火勢擴大,並做好警戒保護現場,同時安排人員深入周邊山林搜尋。直到接到現場指揮部讓全體(ti) 搜救人員撤出的命令後,他才帶領消防救援人員在距離核心區域200米的地方徹夜待命。

  連續降雨讓搜救現場的道路變得泥濘,給救援行動帶來了阻礙。3月23日下午,楊有誌接到指揮部命令,重點對核心區域內(nei) 的水塘進行排水,為(wei) 搜救行動創造條件。他帶領隊員利用兩(liang) 台手抬機動泵進行積水抽排作業(ye) ,為(wei) 順利找到失事飛機的第一個(ge) 黑匣子創造了條件。

  即使雙眼布滿血絲(si) ,聲音沙啞,走起路來一瘸一拐,但楊有誌始終堅守在救援一線。隨著救援行動的持續推進,他領取了新的任務,在事故核心區域建立消防洗消區,對進出核心區域的救援人員、專(zhuan) 家組以及家屬提供洗消殺毒。

  當地群眾(zhong) 與(yu) 失聯乘客家屬的心在一起

  從(cong) 墜機事故發生的第一天開始,來自多地的消防、武警、公安、民兵等力量迅速集結到事發地點,附近的村民也自發通過多種方式幫助救援。

  50歲的埌南鎮俠(xia) 村村民莫光南是一名建築工人,3月21日下午,他給雇主裝修房子時突然聽到一聲巨響,剛開始還以為(wei) 是“打雷了”。傍晚幹完活兒(er) 結完工錢,他騎著摩托車剛返回村裏,就聽到村民在議論附近有飛機掉了下來。

  莫光南想去現場看看,在去往莫埌村的路上,他看到沿途有很多從(cong) 外地趕來的救援人員。由於(yu) 事故發生地點位於(yu) 埌南鎮莫埌村的山頭上,核心現場三麵臨(lin) 山,隻有一條很窄的小路可以進入,有的救援人員坐摩托車奔赴救援現場,更多人則是拿著救援設備徒步前往。見到這一幕,莫光南立刻加入運送救援人員的摩托車車隊中。

  在埌南鎮莫埌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連續多日值守的村民誌願者莫朝南,雙眼布滿血絲(si) 、雨靴和褲腿裹上了厚厚的淤泥。3月21日下午得知墜機事故發生後,這名57歲的村民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第一個(ge) 報名參加誌願服務。他騎著摩托車一趟趟往核心救援現場外圍運送麵包、礦泉水、八寶粥,雨傘(san) 、雨靴、雨篷,一趟趟搭載工作人員,並幫助搭雨篷、拉水管。一直工作到第二天淩晨3點半,僅(jin) 休息了4個(ge) 多小時的他,早上8點又出現在了誌願服務的現場。

  莫朝南還動員妻子和孩子們(men) 分別從(cong) 梧州市、藤縣和嶺景鎮趕過來,幫忙運輸物資並做後勤工作,一家五口都參與(yu) 到誌願服務工作中。

  據統計,從(cong) 3月21日開始,每天都有30多名村民誌願者在莫埌村黨(dang) 群服務中心協助開展救援後勤工作。目前共有80多輛摩托車、100多位村民組成的誌願服務隊伍,在應急指揮部的安排下,分為(wei) 早班和晚班,提供不間斷的誌願服務。他們(men) 中既有青壯年,也有六七十歲的老年人。

  3月22日中午,藤縣藤州鎮四旺村鴉塘組80歲的村民黃建義(yi) 下地春耕時,在自家屋後的田地裏,發現了一塊長約1.3米、最寬約10厘米的疑似飛機殘骸碎片。聽親(qin) 戚說起墜機事件後,他馬上報了警。由於(yu) 村民及時主動上報這一線索,隨後的幾天,藤縣多個(ge) 鄉(xiang) 鎮集中發布通告,尋找飛機殘骸、目擊證人和事故相關(guan) 影像資料,為(wei) 事故調查進一步搜集證據。

  當地群眾(zhong) 通過各種途徑,參與(yu) 到救援工作中,梧州市副市長、公安局局長勞高進表示,自救援工作開展以來,很多愛心商家、熱心企業(ye) 捐贈了雨棚、雨衣、棉被等物品,附近一些餐飲店將熱飯菜還有牛奶、麵包等食品提供給前線的救援人員。“這充分證明災難無情,人間有愛,當地群眾(zhong) 與(yu) 失聯乘客家屬的心始終在一起。”

  本報廣西梧州3月27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謝洋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