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劉家峽水電廠“檢修醫生”:20載“鐵血柔情”守“匠心”

發布時間:2022-04-02 08:53: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蘭(lan) 州4月1日電 (閆姣 來春梅 王東(dong) 偉(wei) )作為(wei) 甘肅省劉家峽水電廠發電機班的一名檢修人員,43歲的陳東(dong) 稱檢修過程是“醫生做手術”,操作精度需控製在0.03至0.05毫米之間。從(cong) 業(ye) 20年,他從(cong) 檢修小白成長為(wei) 行業(ye) 專(zhuan) 家,用鐵血柔情堅守匠心精神。

  右手握住刀柄,左手壓住刀身,將刀柄頂於(yu) 腹部,左手控製下壓,右手輕微上抬……陳東(dong) 對這些刮瓦步驟已熟稔於(yu) 心,他說,在導軸瓦上修刮出合格的瓦花,是每一名發電機檢修人應該具備的技能。

  導軸瓦瓦麵被磨光、瓦花不明顯時,瓦麵的儲(chu) 油性能降低,機組就會(hui) 產(chan) 生磨損與(yu) 動力消耗,導致效率不高,質量也無法保證,所以導軸瓦檢修,是檢修機組工作的重中之重。

  刮瓦是一項繁重的工作。機組檢修期間,需要對12塊導軸瓦麵進行修刮,保證3萬(wan) 多個(ge) 瓦花整齊劃一,每個(ge) 瓦花深度控製在0.03至0.05毫米之間,大小一致、深淺均勻,如此才能達到最佳的儲(chu) 油效果,在導軸瓦與(yu) 軸領之間形成良好的潤滑油膜,有利於(yu) 機組安全穩定運行。

  起初,陳東(dong) 刮瓦總是不得要領,下壓力度輕了瓦麵打滑不吃刀,力度大了瓦麵被劃出深溝。於(yu) 是他每天尋覓廢舊軸瓦,反複練習(xi) ,經常修刮至深夜。“手指經常被磨破,早不記得受過多少次傷(shang) 了。”他說,後來技術慢慢成熟,也得到了老師傅們(men) 的認可。

  2020年,在全國大型水電廠水輪機檢修工職業(ye) 技能競賽中,陳東(dong) 從(cong) 240餘(yu) 名選手中脫穎而出,取得個(ge) 人總分第二名的好成績,被授予“全國電力行業(ye) 領軍(jun) 人才”稱號。

  劉家峽水電廠位於(yu) 甘肅省臨(lin) 夏州永靖縣境內(nei) ,坐落在黃河上遊,是中國自行設計、製造、安裝、管理的第一座百萬(wan) 千瓦級水電站,開創了中國根治黃河水害和開發黃河水利的先河,將陝西、青海、甘肅三省電網聯結在一起。

  如今,作為(wei) 劉家峽水電廠機械分場發電機班的班長,陳東(dong) 引導班組成員開展創新活動,定期召開班組創新例會(hui) ,就近期工作中遇到的困難,以及傳(chuan) 統檢修工藝存在的缺陷等,深入交流,分析問題,找出可創新改革之處。

  “新時代的技術工人不僅(jin) 需要體(ti) 力,更需要智慧。”陳東(dong) 舉(ju) 例說,單塊導軸瓦108公斤,用傳(chuan) 統人力搬運難以保證安全性和工作效率。他和團隊研究設計出導軸瓦轉運工藝裝備,由運輸滑道和載瓦滑車組成,使用時將2套運輸裝置180度對稱布置於(yu) 機架兩(liang) 側(ce) ,整個(ge) 過程實現了轉動就位,更安全可靠。該創新成果取得國家實用新型專(zhuan) 利證書(shu) 。

  陳東(dong) 先後被授予甘肅省電力公司“隴電工匠”“甘肅省技術標兵”“全國電力行業(ye) 領軍(jun) 人才”等稱號。他說,“我希望工匠精神得到傳(chuan) 承和發揚。”(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