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深夜健身不可取、循序漸進最適宜 科學運動您做對了嗎

發布時間:2022-04-08 10:53: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深夜健身不可取,循序漸進最適宜

  科學運動,您做對了嗎?(健康直通車(第85站))

  身體(ti) 活動準備問卷

  在您計劃鍛煉之前,為(wei) 了您的安全,請仔細閱讀並根據您的實際情況回答下列6個(ge) 問題。

  是 否

  □ □ 醫生是否告訴過您患有心髒病或僅(jin) 能參加醫生推薦的體(ti) 力活動?

  □ □ 當您進行體(ti) 力活動或運動時,是否有過胸痛或嚴(yan) 重憋氣的感覺?

  □ □ 自上個(ge) 月以來,您未參加體(ti) 力活動或運動時是否有過胸痛或嚴(yan) 重憋氣的感覺?

  □ □ 近6個(ge) 月來,當您進行體(ti) 力活動或運動時,是否曾因為(wei) 頭暈跌倒或失去知覺?

  □ □ 您是否有因體(ti) 力活動或運動加重的骨或關(guan) 節疼痛、或功能障礙?

  □ □ 醫生是否告訴過您的血壓超過180/110mmHg?

  如果對上述任一問題回答“是”,請停止參加本次健身運動,並注意:(1)在參加健身項目之前向醫生谘詢,並說明對問卷中的哪個(ge) 問題回答為(wei) “是”;(2)參加健身活動時要循序漸進,逐漸適應,運動強度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3)可以重新開始已經證明是安全的健身方式;(4)也可以參加醫生推薦的活動或者醫生允許參加的活動;(5)適時采用必要的藥物治療。

  如果對上述所有問題回答“否”,可以繼續進行健身鍛煉,但提請注意:(1)參加較大運動量或運動強度鍛煉時要循序漸進,避免過度疲勞;(2)參加進一步的健康評價(jia) ,並由此製訂最佳健身方案。

  注:本問卷由北京體(ti) 育大學王正珍教授課題組參考相關(guan) 資料建立,適用於(yu) 15—69歲年齡段人群,69歲以上年齡段人群進行健身活動前應向醫生進行谘詢。

  近年來,隨著全民健身的深入實施,人們(men) 的參與(yu) 程度不斷提高,“多鍛煉、少生病”越來越成為(wei) 一種社會(hui) 共識。

  規律的鍛煉對人體(ti) 健康有哪些益處?科學運動有哪些重要原則?如何才能規避運動風險?本報記者采訪了北京體(ti) 育大學教授、運動與(yu) 體(ti) 質健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張一民,請他來答疑釋惑。

  深夜鍛煉是走極端

  科學運動是良醫。“科學的運動不僅(jin) 可以有效提升心肺功能,促進人體(ti) 新陳代謝,增強肌肉韌帶力量,還能使人身心愉悅,增強抗壓能力,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張一民說,“體(ti) 醫融合”是落實健康中國行動的重要途徑,對改善和促進群眾(zhong) 健康起到積極的作用。

  一天中運動有最佳時間嗎?“其實,什麽(me) 時間運動對健身效果影響不大,從(cong) 影響健身效果的因素來看,關(guan) 鍵在於(yu) 運動負荷要與(yu) 個(ge) 人體(ti) 質健康狀態相匹配。”張一民介紹,人們(men) 鍛煉的時間段主要受作息時間影響較大,“以我為(wei) 例,白天我忙於(yu) 教學和備課等工作,沒時間鍛煉,那麽(me) 下班後的18:00—20:00就成為(wei) 我鍛煉的最好時機。”

  近年來,一線城市部分健身房為(wei) 了迎合上班族“特殊的作息時間”,推出了24小時健身房。樂(le) 刻去年7月發布的健身統計數據顯示,在北京地區,晚上22點至次日早8點的健身人群占比達12.8%。在全國,這一時段健身的會(hui) 員占比接近10%。

  在本該睡覺的深夜進行大汗淋漓的運動,這樣的鍛煉對於(yu) 健康而言是加分還是減分?“我認為(wei) 是減分,深夜鍛煉有點走極端,這樣可能會(hui) 把生物節律打亂(luan) 。”張一民提醒,對於(yu) 上班族來說,在下班後晚飯前擠出30分鍾—1小時進行鍛煉較為(wei) 合適。如果偶爾有特殊情況加班比較晚,例如晚上10點下班,又特別想鍛煉,建議輕微活動30分鍾,出出汗即可,“要知道,休息也是消除疲勞的重要方式,而鍛煉是係統的、長期的,某天有事沒鍛煉,後續繼續鍛煉就可以了,沒必要也不鼓勵深夜進行鍛煉。”

  眼下正是春暖花開時節,不少“貓”了一冬的人開始走到戶外,活動筋骨。“其實哪個(ge) 季節都適合鍛煉,但是要謹防極端天氣影響。”張一民強調,不要在寒冷、炎熱、濕度較高、有大風、有汙染、有輻射的環境下鍛煉;春秋天溫差大,早晚氣溫較低,運動時要注意溫度和風的影響;夏天運動要謹防中暑;冬天如果有霧霾、溫度驟降等特殊情況,不建議做戶外運動。

  運動之後別忘拉伸

  “一般來說,動起來肯定比不動要好。”在張一民看來,科學運動需要遵循安全、全麵準確、循序漸進、持之以恒等基本原則,在運動方式、運動強度、運動頻率、運動時長等方麵要因人因時因地製宜。

  安全性原則。“運動前做準備活動、運動後進行拉伸練習(xi) 非常關(guan) 鍵,但後者常被很多人忽視。”張一民指出,運動時人體(ti) 肌肉不斷收縮發力,彈性下降,如果運動後長期不做拉伸,可能帶來這些問題:局部炎症因子、代謝廢物等排不出去,導致疲勞加重,恢複速度變慢;身體(ti) 帶著疲勞進行下一次訓練,會(hui) 增加傷(shang) 病風險,誘發“跑步膝”等運動損傷(shang) 。

  “如果小腿後群肌肉摸上去硬邦邦的,膝關(guan) 節已有勞累感或隱隱不舒服,都可能是運動後不做拉伸引起勞損導致的。”張一民介紹,研究證實,運動後拉伸有助於(yu) 放鬆肌肉,提升肌肉彈性,是減少運動損傷(shang) 的“法寶”之一。拉伸練習(xi) 時間至少要保證10分鍾,或者約為(wei) 運動持續時間的1/3。

  全麵性原則。不同類別的運動將帶來不同的健身效果,運動方式雜一點好,最好包括有氧運動、力量訓練和柔韌性訓練。有氧運動能讓人的心肺功能更好,還直接影響著全身器官的活動能力;力量練習(xi) 有助於(yu) 提升肌肉力量,避免因力量不足導致走、跑、跳等日常活動出現問題;柔韌性訓練即拉伸練習(xi) ,可以提升肌肉的伸展能力,有效防止運動損傷(shang) 。

  準確性原則。隻要健身動作標準、運動負荷合理,運動傷(shang) 害基本上是可以避免的。而擺姿勢、不用力的“假”動作,不標準的“錯”動作,是導致運動傷(shang) 害事故的主因。如“抱頭仰臥起坐”是典型的不標準動作,可能導致運動傷(shang) 害,如果手部輕放於(yu) 頭後或耳側(ce) 、胸前,主要用腹部發力,牽拉軀幹,而不是借助雙手、頭部用力,不僅(jin) 沒有危害,還能很好地鍛煉核心肌肉。

  循序漸進原則。運動頻率要因人而異,一般來說每周應至少運動3次,最好逐漸增加到每周5次,才能確保健身效果。不管體(ti) 能水平如何,運動時都要量力而行,不能忽略身體(ti) 發出的信號。如果運動時出現頭暈、目眩、胸痛、惡心、呼吸急促、心慌、嘔吐等症狀,應立即停止運動,及時就醫。如果運動後有持續的、較明顯的疲勞,就應適當減少運動時間或次數。自我感覺身體(ti) 狀態好時,也可適當多運動一會(hui) 兒(er) 。

  持之以恒原則。要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持之以恒地參加運動必不可少。建議根據自己的體(ti) 質健康、運動能力等,確立一個(ge) 能實現的鍛煉目標,製訂切實可行的鍛煉計劃;生活中要勞逸結合,避免因太忙或過度疲勞而放棄鍛煉計劃;要從(cong) “鍛煉是生活一部分”的高度來認識運動,長期堅持。

  運動風險提前規避

  張一民指出,對於(yu) 絕大多數人來說,健身鍛煉是安全的。但老年人、兒(er) 童、孕婦、經期女性、體(ti) 重較大者、長期運動不足者等特殊人群,運動前需要特別注意規避風險。

  平時不經常運動的人,尤其是老年人,一定要從(cong) 較低強度(約最大心率的50%或略小)、短時間(約10分鍾)、長間隔(每周運動2—3天)開始,經過3—6個(ge) 月適應後,再逐步提高強度;兒(er) 童在鍛煉時興(xing) 奮性高,但是易疲勞,最好別讓兒(er) 童進行某種單一運動且持續太長時間;對孕婦、經期女性群體(ti) ,不建議進行高強度鍛煉,而要在身體(ti) 可承受範圍內(nei) 適度鍛煉,比如選擇散步;體(ti) 重較大的人不適宜跑步,以防傷(shang) 害膝蓋。

  “不恰當的體(ti) 育運動,如不良環境中運動、不合時宜的運動、超過生理承受能力的運動、有先天或後天心血管疾病的人運動等,可能引起和加重心血管係統的病理變化,發生心血管意外,嚴(yan) 重者可發生猝死。”張一民介紹,心血管意外的主要症狀有胸悶、胸痛、心跳不適、暈厥、異常的呼吸困難等,常見疾病有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炎、先天性心血管異常等。

  “一般而言,如果心血管健康沒問題,進行中等強度體(ti) 力活動引起心髒驟停或者心肌梗死的風險是較低的。那些在運動中猝死的人,大多已經診斷或者患有隱匿性的心血管疾病。”張一民指出,雖然運動中心血管意外的發生率不高,但是其危害大。為(wei) 避免運動中心血管意外的發生,在進行健身運動之前應適當了解相關(guan) 健康知識,自覺地充分做好準備活動,注意在寒冷或濕熱環境下的自我防護。遵循因人而異和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調整心理狀態,控製運動強度,從(cong) 而達到最佳的健身效果。

  本報記者 王美華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