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直擊“廣州糧倉”:全供應鏈流程暢 未動戰略儲備糧

發布時間:2022-04-12 14:48:00來源: 廣州日報

  供應揭秘

  儲(chu) 備糧高位運行、儲(chu) 備充足;大米加工車間周末不停休開足三班,產(chan) 量提高了30%;連鎖商店大米庫存量翻三倍,承諾不漲價(jia) ;大米配送貨車和人員均獲得特殊通行證……昨日,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奔赴廣州多區,直擊大米儲(chu) 存、加工、配送、銷售多個(ge) 環節,揭秘廣州大米全供應鏈流程以及如何安全到達市民餐桌。值得關(guan) 注的是,目前糧食加工生產(chan) 未用到政府戰略儲(chu) 備糧。大米零售價(jia) 格穩定,同比去年持平。預計隨著6月份新米上市,大米行情出現較大波動的概率小。

  糧倉(cang) :儲(chu) 備糧堆積成山

  位於(yu) 南沙區的廣州市糧食儲(chu) 備加工中心(廣州嶺南穗糧穀物股份有限公司),是嶺南商旅集團旗下糧食集團在華南地區綜合規模最大的糧倉(cang) ,同時也是政府戰略儲(chu) 備糧的基地,被廣大市民稱之為(wei) “廣州糧倉(cang) ”。

  記者走進糧倉(cang) 園區,裏麵立著一排排立筒庫、淺圓倉(cang) 等,還有忙碌著的運輸車輛。走進大米低溫庫,傳(chuan) 來一股濃濃的米香味,一袋袋大米被堆得高高的、滿滿的,這其中就有政府戰略儲(chu) 備糧。

  “這個(ge) 倉(cang) 庫儲(chu) 存的大米來自全國各地優(you) 質糧源基地。” 廣州嶺南穗糧穀物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子立指著身後的儲(chu) 備糧介紹道,目前,整個(ge) 嶺南商旅糧食板塊保有糧食庫存量超過50萬(wan) 噸,截至目前,廣州市糧食儲(chu) 備加工中心庫點的儲(chu) 備量高位運行,儲(chu) 備充足,大米加工生產(chan) 暫不需要動用政府的戰略儲(chu) 備糧。

  一些老百姓可能會(hui) 擔心儲(chu) 備大米的品質問題。劉子立表示,一方麵,儲(chu) 備米是動態輪換的,在確保合理庫存的前提下,結合加工需要,每年要有計劃地輪換4次以上,使儲(chu) 備糧常輪常新。

  另一方麵,為(wei) 了確保大米品質穩定,倉(cang) 庫使用保溫黑科技。據介紹,廣州市糧食儲(chu) 備加工中心的低溫倉(cang) 是全國第一個(ge) 標準低溫庫,室溫保持在15℃,糧溫在17℃-19℃之間。“這相當於(yu) 將大米放入了冰箱保鮮,即便放置1年,大米的口感、營養(yang) 成分仍能接近新米。”劉子立說。據介紹,儲(chu) 備米已經達到了食用標準,可以直接上餐桌食用。不過,日常這些原米都會(hui) 經過加工整理之後才投放市場。

  加工車間:產(chan) 量提高了30%

  廣州市糧食儲(chu) 備加工中心是以儲(chu) 備和加工相結合運作的。

  在旁邊的加工車間,儲(chu) 備大米進入車間後,經過碾米-拋光-色選-分級等一道道工序,最終形成大家在商超看到的成品大米。記者現場看到,目前大米運送到加工生產(chan) 均實現自動化生產(chan) ,車間多條設備馬力全開,機器聲轟鳴。

  劉子立介紹說,為(wei) 了保障市場供應,從(cong) 上周五至今,這個(ge) 車間已經連續多日不停休、滿負荷加量生產(chan) 。“平常,大米加工車間正常的生產(chan) 量是在每天200噸左右,近幾天整個(ge) 車間開足三班,產(chan) 量提高了30%。”

  物流配送:加大運力滿負荷配送

  滿負荷生產(chan) 的同時,廣州市糧食儲(chu) 備加工中心加大運力滿負荷配送。在成品的配送方麵,加大配送車次,每天的配送量也相應提高了30%,將每天生產(chan) 出來的成品大米及時配送到市區的配送倉(cang) 。“這幾天基本都是成品糧一出車間,就馬上往市區配送。”劉子立說,接下來,將根據廣州市疫情的狀況和市場的需要,繼續進行三班滿負荷生產(chan) 。

  如果該糧食儲(chu) 備加工中心所在區域因為(wei) 疫情防控出現被封控的情況,怎麽(me) 辦?對此,劉子立表示,作為(wei) 保供應的重點企業(ye) ,糧食運輸車輛和人員在特殊時期會(hui) 取得政府發放的應急保供通行證,以確保暢通配送。

  在位於(yu) 海珠區的海珠倉(cang) ,是嶺南商旅集團旗下廣州市糧食集團的準低溫配送倉(cang) ,也是廣州重要的保供應點。記者看到,超3000平方米的倉(cang) 庫裏不同品種、產(chan) 地、規格、包裝的大米、麵粉、麵條、食用油等物資充足,高高的貨架堆得滿滿的,倉(cang) 庫內(nei) ,多輛叉車正在忙碌地運貨。在倉(cang) 庫門口,停著多輛貨車,正在緊張地裝貨卸貨。

  據海珠倉(cang) 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海珠庫的日周轉量超400噸,共有50台物流配送車輛。“這幾天貨物進出輪轉速度很快,我們(men) 的工人都在加班加點幹活,確保能第一時間將物資配送到市區各個(ge) 供應點。”

  連鎖商店:大米庫存量翻三倍

  廣州市8字連鎖店是嶺南商旅集團旗下糧食集團的零售終端之一,在廣州擁有近百家門店。廣州市8字連鎖店有限公司總經理邱隆福告訴記者,這幾天大米的銷售量翻了三倍有多,為(wei) 此,各家門店也加大進貨量。“近日,我們(men) 不斷加大民生必需品的庫存儲(chu) 備,8字連鎖店有限公司位於(yu) 白雲(yun) 區的物流配送中心,目前各類糧油商品的動態庫存不低於(yu) 100噸,較日常翻了三倍。一般情況下,我們(men) 是一天補一次貨,如果情況特殊,也會(hui) 緊急補貨,有需要可以隨時送,一般兩(liang) 三個(ge) 小時就能從(cong) 配送中心送至門店。”邱隆福表示,雖然大米原糧成本有增加,8字便利店的大米價(jia) 格始終保持穩定,沒有漲價(jia) 。

  “去年下半年開始,大米行情就比較穩定。”劉子立表示,整體(ti) 看,目前大米的價(jia) 格處於(yu) 近年來的新低水平。預計隨著6月份新米上市,大米行情出現較大波動的概率小。

  記者實地探訪豬肉從(cong) 屠宰場到銷售配送全過程

  “運豬車”一晚有兩(liang) 三百輛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ti) 記者張露)昨日淩晨3時許,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在位於(yu) 白雲(yun) 區孔旺記門口看到,裝載了屠宰好豬肉的冷運車一輛又一輛地出來,同時一輛又一輛空的“運豬車”進入場區內(nei) ,很是熱鬧。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這裏“運豬車”一晚上大概有兩(liang) 三百輛,“從(cong) 淩晨1時至5時,忙個(ge) 不停,就是要把屠宰好的豬肉送到廣州各大市場裏。”昨日,記者到菜市場和保供集配中心實地走訪,了解從(cong) 孔旺記屠宰出來的豬肉如何到達老百姓的手中?

  菜市場:檔主比平時增加了一倍豬肉供應量

  5時10分,一輛從(cong) 孔旺記裝著滿滿豬肉的冷運車抵達了越秀區東(dong) 川新街市東(dong) 興(xing) 市場。記者在現場看到,屠宰配送人員迅速從(cong) 車輛內(nei) 取出豬肉,放置到每個(ge) 檔口,而檔主十分麻利地將屠宰後的豬肉分解為(wei) 排骨、瘦肉、五花肉、骨頭等,等待著市民前來選購。“近期,前來購買(mai) 豬肉的市民多起來了,我們(men) 比平時增加了一倍供應量。”從(cong) 事豬肉生意30多年的潘先生告訴記者。而前來越秀區東(dong) 川新街市東(dong) 興(xing) 市場買(mai) 豬肉的許先生表示,“我覺得現在豬肉價(jia) 格不貴,跟平時差不多!”

  據悉,東(dong) 川新街市各終端市場通過監控實時銷售情況,建立補貨渠道,確保終端供應充足,物價(jia) 穩定。

  保供集配中心:司機“大白”給封控管控地區運物資

  記者了解到,白雲(yun) 區封控管控區的市民也能吃到來自孔旺記屠宰出來的豬肉。6時多,同樣從(cong) 孔旺記出來的豬肉運至白雲(yun) 區的風行生鮮的槎龍集配中心,這裏是廣州市屬國企越秀集團旗下的廣州越秀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越秀食品”)負責保障對應屬地白雲(yun) 區棠景和同德兩(liang) 條街道居民生活必需品的集配中心,占地4000平方米,裏麵有常溫庫、保鮮庫和冷凍庫,便於(yu) 蔬菜和肉類的存放。

  槎龍集配中心24小時有人上班,隻要物資過來,隨時都能處理,天還沒亮,保供應的槎龍集配中心就忙碌起來了。工作人員會(hui) 提前把群眾(zhong) 生活所需的肉、蛋、蔬菜等物資按小份備好,以方便群眾(zhong) 快速選購。“我們(men) 在了解對口保供白雲(yun) 區棠景街和同德街的需求後,迅速摸清區街常住人口情況,形成以擺攤銷售+線上小程序訂購的保障預案。”越秀食品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優(you) 選豬瘦肉、雞蛋、上海青、油麥菜等主要產(chan) 品,品牌大米、食用油、米粉、調味品等商品為(wei) 輔助商品的產(chan) 品組合,顧客既可購買(mai) 套裝保供品,又可散買(mai) 生活物資。

  9時許,他們(men) 將打包的第一批物資裝上第一輛車,大約半小時後,穿好防護服的司機“大白”就出發了。11時許,裝滿物資第二輛車出發了。13時30分,裝滿物資第三輛車出發了。13時40分,裝滿物資第四輛車出發了。據悉,這四批物資是送至白雲(yun) 區棠景街道保供點和白雲(yun) 區同德街保供點。

  “截至14時,我們(men) 共發出的肉類、蔬菜、牛奶等物資,總計達到4000公斤。”廣州越秀食品供應鏈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智文表示。

  田間到市場僅(jin) 需4小時

  廣州花都番薯葉的“一日行程”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ti) 記者趙方圓)昨日10時許,位於(yu) 廣州市花都區赤坭鎮荷塘村的東(dong) 海菜場,工人們(men) 正在田間采摘新鮮的番薯葉,一斤一斤用橡皮筋捆紮好,再用菜心刀將其根部修剪整齊。接下來,這些新鮮番薯葉將在廣州市最大的果蔬批發市場——江南市場交易,而後在市內(nei) 多個(ge) 菜市場、生鮮電商平台上架,並最終走上廣州市民的餐桌。

  為(wei) 了解廣州市本地蔬菜供應情況,記者當日全程跟進番薯葉從(cong) 菜場到批發市場再到菜市場各環節的供應情況。

  番薯葉一個(ge) 月的畝(mu) 產(chan) 量達到1500-1800斤

  85後的徐漢城與(yu) 妻子共同打理著花都區東(dong) 海菜場約240畝(mu) 的田地。田間種植著番薯葉、芥蘭(lan) 、遲菜心等多個(ge) 蔬菜品種,“我們(men) 目前能做到本地蔬菜的自產(chan) 自銷,產(chan) 出80%的蔬菜向江南市場常年供貨,銷往廣州多個(ge) 菜市場。”徐漢城告訴記者。

  當下正值番薯葉大批成熟,一個(ge) 月的畝(mu) 產(chan) 量能達到1500-1800斤。“工人們(men) 每天6點多就過來開工了,近期臨(lin) 時增加了4-5名工人來地裏加緊采收。當天將采摘約2000斤番薯葉運往江南市場。目前每天往江南市場運輸一次,供貨量比之前增加了30%。如果市場需求增加,還會(hui) 繼續加大供應。”徐漢城表示,番薯葉是當下的應季蔬菜,能持續供應到10月。

  11時30分,新鮮采摘的番薯葉打包、稱重、裝車完畢,出發運往江南市場。“預計中午12時至下午1時抵達江南市場,麵向采購商進行批發交易,下午3時就能在各大菜市場上架銷售。”徐漢城告訴記者,他每天早上會(hui) 和江南市場的檔主溝通好需求量和進場時間,在場內(nei) 交易時間不超過一個(ge) 小時,進出市場嚴(yan) 格做好防疫工作。12時50分,這批番薯葉抵達江南市場綜合大樓3樓B區,並完成卸貨。

  據介紹,這批番薯葉以3.5元/斤的批發價(jia) 銷售給檔主或采購商,並將運往火車站附近的黑山市場、白雲(yun) 區嘉禾市場、西村市場等廣州市區多個(ge) 農(nong) 貿市場供市民采購。現場一位采購商林女士告訴記者:“客戶前兩(liang) 天跟我們(men) 采購的量都比較大,今天市場需求量總體(ti) 穩定。就番薯葉來說,今天農(nong) 貿市場的商戶在我們(men) 這裏拿貨價(jia) 是3.6元/斤。”

  15時許,記者走訪廣州市多家菜市場看到,新鮮上架的番薯葉零售價(jia) 在每斤5-8元左右。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今天花了10塊錢左右買(mai) 了一斤半的番薯葉,市場價(jia) 格和供應比較穩定,今晚打算做腐乳炒番薯葉!”

  江南市場副總經理賴勇金表示,目前江南市場保持每天7500噸供貨量,品種多、體(ti) 量大。“我們(men) 市場有六成以上的商戶都有自建基地,在貨量上無須擔心。現在的季節是全國蔬菜上市的大好季節,我們(men) 有能力從(cong) 全國各地調集蔬菜來保證市場供應。”賴勇金說。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林曉麗(li)

  圖/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高鶴濤

  廣州日報全媒體(ti) 記者李波攝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