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狗糧加工作坊生產 “減肥藥”搖身變“品牌”產品

發布時間:2022-04-13 11:16:00來源: 中國青年報

  狗糧加工作坊生產(chan) “排毒養(yang) 顏片”

  私人灌裝“減肥藥”搖身變“品牌”產(chan) 品

  家住江蘇南通的李先生原本想在情人節這天給女友一個(ge) 驚喜,他購買(mai) 了兩(liang) 盒名為(wei) “纖秀麗(li) 顏”的果蔬排毒養(yang) 顏片作為(wei) 禮物送給女友,誰知女友吃完後腹瀉不止。

  南通警方追根溯源發現,這兩(liang) 瓶排毒養(yang) 顏片竟來源於(yu) 狗糧加工作坊。

  3月1日,經江蘇省南通市如東(dong) 縣人民檢察院提起公訴及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齊某等8人被以涉嫌生產(chan) 、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判處相應刑罰。

  此前,李先生購買(mai) 的排毒養(yang) 顏片就來自這對獲刑的齊某夫婦。據了解,齊某夫婦銷售兩(liang) 款排毒養(yang) 顏片,一種名叫“果緣康”,一種名叫“纖秀麗(li) 顏”,包裝十分精美。

  對於(yu) 產(chan) 品成分,外包裝上的表述為(wei) 水果提取物、蛋白質、膳食纖維、維生素A、胡蘿卜素、核黃酸、鈣、鋅等。這兩(liang) 款減肥產(chan) 品被廣泛銷售至江蘇各地美容店,再由美容店銷售給顧客。

  然而包裝如此精致的產(chan) 品,銷售卻非常“隱秘”。齊某夫婦在銷售給美容店店主時,特別囑咐他們(men) “不要放在展櫃上展覽,要放在隱蔽一點的地方,不能被相關(guan) 部門查到”。

  據了解,購買(mai) 該減肥產(chan) 品的多為(wei) 具有瘦身需求的“愛美人士”,也不乏一些深受便秘困擾的人群,甚至還有客戶買(mai) 來給家中小孩服用。

  然而,齊某夫婦所銷售的排毒養(yang) 顏片不是原裝,而是私人灌裝。

  經南通警方調查發現,2014年以來,齊某夫婦從(cong) 方強(化名)處購進桶裝散裝片劑及包裝盒、包裝瓶、標簽貼、防偽(wei) 碼等,安排員工在租賃的倉(cang) 庫內(nei) 灌裝、貼標、塑封,包裝成“果緣康”和“纖秀麗(li) 顏”兩(liang) 個(ge) 品牌的排毒養(yang) 顏產(chan) 品。

  散裝片劑搖身一變成為(wei) “品牌”產(chan) 品,並通過美容產(chan) 品展會(hui) 、微信朋友圈等途徑推銷,對外宣稱具有潤腸通便、排毒養(yang) 顏、減肥瘦身等功效。

  據介紹,方強的散裝片劑是從(cong) 一名顧姓人士處訂購的。顧某多年來從(cong) 事化妝品和減肥片劑的銷售。

  2020年12月,顧某在獲知方強的訂購需求後,向上家周某一次性訂購減肥片劑260萬(wan) 粒。

  周某找到上家王某,與(yu) 之達成260萬(wan) 粒散裝片劑的生產(chan) 協議,王某再將該260萬(wan) 粒散裝片劑交由徐某生產(chan) 。

  徐某在自家寵物飼料加工作坊內(nei) ,將周某提供的300公斤“酚酞”原料和澱粉、葡萄糖、香精等輔料加水混合攪拌,用模具壓片後生產(chan) 出該260萬(wan) 粒散裝片劑,裝入木桶發貨。

  經檢測,該片劑中酚酞成分含量在60.1g/kg至109g/kg。酚酞是一種刺激性輕瀉藥,長期使用可損害腸神經係統,為(wei) 國家藥監局明令禁止在食品中添加的原料。

  據辦案檢察官介紹,本案中,齊某通過方強以0.32元/粒的價(jia) 格向顧某訂購260萬(wan) 粒散裝減肥片劑,後顧某以0.15元/粒的價(jia) 格向周某訂購該減肥片劑,周某以0.03元/粒的價(jia) 格與(yu) 王某達成散裝片劑的生產(chan) 協議,王某又以0.025元/粒的價(jia) 格將該260萬(wan) 粒散裝片劑交由徐某生產(chan) 。

  齊某收到該片劑後通過自行灌裝、貼標等方式加以包裝,以40-80元/盒(30粒)不等的價(jia) 格賣給線下美容店,美容店店主再以128-198元/盒(30粒)不等的價(jia) 格賣給消費者。

  從(cong) 初始生產(chan) 費用0.025元/粒,到終端消費者購買(mai) 價(jia) 格198元/瓶(30粒),其中的利潤空間高達264倍。

  今年1月6日,如東(dong) 縣人民檢察院以上述8人涉嫌生產(chan) 、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向法院提起公訴。上述8人被以上述罪名分別判處有期徒刑1年至10年不等,並處罰金1萬(wan) 元至90萬(wan) 元不等的刑罰,並禁止在緩刑考驗期及刑罰執行完畢後3年內(nei) 從(cong) 事食品、藥品的生產(chan) 、銷售及相關(guan) 活動,充分體(ti) 現了全鏈條打擊食品安全犯罪的力度。

  據辦案檢察官介紹,齊某夫婦的行為(wei) 不僅(jin) 構成生產(chan) 、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還侵害了不特定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身體(ti) 健康,損害了社會(hui) 公共利益,應當依法追究其民事賠償(chang) 責任。

  為(wei) 有力打擊違法行為(wei) ,如東(dong) 縣人民檢察院在提起刑事訴訟的基礎上,還向齊某夫婦提起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要求其在省級媒體(ti) 上公開賠禮道歉、發出消費警示,並支付銷售價(jia) 款3倍的賠償(chang) 金,得到法院判決(jue) 支持。

  季鑫鑫 王瑩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超 來源:中國青年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