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介用銀行名義推銷貸款 背後有哪些不能說的秘密?

發布時間:2022-04-15 11:10:00來源: 錢江晚報

  昨天,錢江晚報6版推出小時調查《到底是誰這麽(me) 想借錢給我》,揭秘了我們(men) 頻繁收到的貸款短信的幕後原因:主要是貸款中介通過各種方式獲取客戶號碼,並進行推送和營銷。

  這樣的貸款中介,大部分既無貸款資質,又與(yu) 銀行沒有合約,他們(men) 大大小小分散在寫(xie) 字樓裏,卻鮮少有人注意到他們(men) 。

  既然銀行能夠為(wei) 客戶提供貸款服務,又為(wei) 何會(hui) 有這些貸款中介存在?對於(yu) 貸款中介以銀行名義(yi) 進行短信營銷的行為(wei) ,銀行為(wei) 何不加以製止?既然大多數人都覺得這樣的貸款短信不堪其擾,為(wei) 何貸款中介還能擁有源源不斷的客戶?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采訪調查後發現,部分商業(ye) 銀行和貸款中介的關(guan) 係,就像自行車的兩(liang) 個(ge) 輔助輪,維持著大額貸款業(ye) 務的運行。銀行貸款經理背負著大額的放貸指標壓力,而貸款中介迫切希望尋找到有大額貸款需求的客戶,而主貸人(貸款客戶)從(cong) 銀行拿到貸款後,也不介意給中介一筆手續費,這樣雙方都從(cong) 中分到了羹。

  源起

  個(ge) 體(ti) 戶和小企業(ye) 主需要大筆現金流

  如果要追溯貸款中介頻繁冒頭的時間,可以說和當年炒房客的出現,不無關(guan) 係。“以前我們(men) 客戶裏的大部分都是炒房客。近兩(liang) 年隨著房地產(chan) 行業(ye) 的調控,客戶開始有一些個(ge) 體(ti) 戶和中小企業(ye) 主。”一名貸款中介告訴記者。

  四季青一家商鋪店主王青(化名),就是通過這名貸款中介,成功貸出了近100萬(wan) 元的現金。受各種情況影響,王青手頭原本就不充裕的現金流徹底斷裂。無奈之下,王青想到了賣房。有朋友告訴他,不如把房子抵押出去,拿一筆錢湊上,等資金回籠了再把貸款還掉。於(yu) 是,王青通過搜索“銀行直貸”,找到了這名貸款中介。

  “他說我征信不錯,隻收我2個(ge) 點的手續費,就能把100萬(wan) 的貸款辦下來。”王青說,貸款中介為(wei) 他推薦了三家銀行的不同抵押貸款方案,“有的利息高,有的放貸快。”王青最後選擇在其中一家商業(ye) 銀行,辦下了這筆貸款。

  記者調查發現,尋找像王青這樣的客戶,就是貸款中介大批量發送騷擾短信的原因——為(wei) 這樣的客戶“包裝”,讓他們(men) 遞交的材料,能符合銀行條條框框的審核要求。

  大額貸款相比於(yu) 小額貸款,對客戶的資質要求更高。記者致電某貸款中介機構,詢問自己作為(wei) 普通上班族,能否從(cong) 銀行貸出100萬(wan) 。貸款中介告訴記者:“你沒有房子,做不了抵押貸款;要做信用貸款的話,你又沒有信用卡還款記錄,也沒借過貸款,這筆錢在銀行肯定是貸不下來的,但是我們(men) 能盡量給你做。”

  這位貸款中介為(wei) 記者提供了兩(liang) 種方案:一是通過“借唄”借一筆錢然後還掉,隻要征信報告上有這個(ge) 記錄,就能去銀行貸款;二是申請一張信用卡,但時間比較久。“到時候把你的工作證明重新做一下,打卡工資做高一點。”他補充道。

  這裏提到的“做一下”,就是指偽(wei) 造一些材料,從(cong) 而幫貸款人達到貸款條件。這是貸款中介業(ye) 務的大頭。當然,還有一些貸款人資質夠,但因為(wei) 辦理貸款需要比較複雜的手續,加之又要權衡各個(ge) 銀行的政策和利率,索性花一些手續費,讓貸款中介幫自己解決(jue) 這些麻煩。

  動機

  銀行貸款經理為(wei) 完成KPI拉攏貸款中介

  如果貸款人不通過中介,直接去銀行貸款,又需要怎樣的流程呢?

  記者聯係上了一位商業(ye) 銀行的貸款經理,詢問是否可以做房屋抵押貸款。對方詢問了記者的銀行卡流水,是否有營業(ye) 執照,營業(ye) 執照滿幾年,以及征信如何等情況後,為(wei) 記者推薦了一個(ge) 貸款中介——隻說:“你的有些資質可能不符合銀行的條件。”

  為(wei) 何貸款經理要將送上門的客戶推薦給貸款中介?就此,記者谘詢了三名貸款經理,一名就職於(yu) 國有商業(ye) 銀行,兩(liang) 名就職於(yu) 股份製商業(ye) 銀行,他們(men) 均從(cong) 事貸款業(ye) 務。其中一名經理李唐(化名)透露,有些情況,貸款經理是不方便和客戶明說的——“不能直接告訴客戶,有些材料可以‘動’一下。至於(yu) 剩下的部分,就交給中介去做。”李唐說。

  記者調查發現,不同銀行的主營業(ye) 務不同,以貸款為(wei) 主要獲利點的銀行,銀行客戶經理和貸款中介之間,就會(hui) 建立良好的業(ye) 務關(guan) 係。

  有些銀行會(hui) 和貸款中介簽訂協議,協議中銀行向貸款中介支付傭(yong) 金,貸款中介為(wei) 銀行提供客戶,但這類協議規定,貸款中介不被允許向客戶再次收取服務費。

  但事實上,銀行付給貸款中介的傭(yong) 金並不高,貸款中介的主要盈利點,依然是客戶貸款的手續費。

  另一名銀行的貸款經理張超(化名)透露,自己作為(wei) 團隊長,每年背負著銀行壓下來的大額貸款指標。“如果隻給最符合要求的客戶放貸,那我們(men) 的任務是遠遠完不成的。所以對於(yu) 貸款中介幫忙包裝好的材料,除非特別離譜,我們(men) 通常也就幫忙提交審批了。”張超說。

  今年,放貸的年度指標變多了,但政策依然沒有太大變化。這樣的條件下,張超等人就對貸款中介更加“依賴”。他們(men) 也會(hui) 允許貸款中介自稱是“某某銀行的貸款經理”,以方便他們(men) 的推廣和銷售。

  上述人士透露,這當中,難免存在有貸款經理收了貸款中介的好處費,就給貸款中介的客戶走銀行特批程序,幫助客戶能更方便地貸到大額貸款。

  追問

  貸款中介為(wei) 何“燒不盡,吹又生”

  客戶依賴貸款中介能提供信息和包裝材料的服務,某些銀行的貸款業(ye) 務又依賴中介帶來的客戶,這就導致貸款中介“燒不盡,吹又生”。

  那麽(me) ,對於(yu) 這樣的貸款中介行業(ye) ,監管部門是如何規定和管理的呢?

  2020年4月,中國銀保監會(hui) 通過了《商業(ye) 銀行互聯網貸款管理暫行辦法》。記者注意到,該辦法第五十一條提到,合作機構承諾配合商業(ye) 銀行接受銀行監督管理機構的檢查,並提供有關(guan) 信息和資料等內(nei) 容。也就是說,如果商業(ye) 銀行明確和某些貸款中介公司簽訂了協議,銀監會(hui) 就有權對其進行監管。

  “有這條監管在,銀行是不會(hui) 輕易和貸款中介公司簽訂書(shu) 麵協議的。他們(men) 隻有業(ye) 務員之間的私下交易,這樣即便出事了,銀行也不會(hui) 牽連過多。”一名銀行業(ye) 資深從(cong) 業(ye) 者透露。

  記者就相關(guan) 問題谘詢了浙江省銀監會(hui) ,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銀監會(hui) 的監管範圍隻有銀行,如果遇到銀行工作人員在貸款過程中存在不規範的操作,可以向銀監會(hui) 進行舉(ju) 報,他們(men) 會(hui) 調查處理。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