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別讓“亂攤派”為基層治理添堵

發布時間:2022-04-22 15:12:00來源: 廣州日報

  “道路是活著的人享受,去世的人也要交錢修路,這個(ge) 讓人難以理解!”近日,四川某地一村民小組準備修路,村民小組長在微信群發布需要集資的款項,要求去世的人也要交錢,引發部分群眾(zhong) 質疑。

  一般而言,村裏要修路,如果村集體(ti) 經濟薄弱,這就既需要當地政府幫助出資,也需要向村民集資。按說,村兩(liang) 委按村民人頭數向每人收取1000元的修路錢,這本無可厚非,畢竟,這路修好了,村民都能“走好路”。而且,很多地方修路、修橋也是這麽(me) 做的。

  但令人萬(wan) 萬(wan) 沒有想到的是,由於(yu) 村民攤派後還差一萬(wan) 多元,該村兩(liang) 委竟然突發奇想:去世的按“半個(ge) ”算,每人交500元。村裏修路“向死人收錢”,這不僅(jin) 於(yu) 情於(yu) 理講不過去,而且也於(yu) 法無據。怪不得“向死人收修路錢”這一奇想一出,立即引發部分群眾(zhong) 質疑,也引發廣大網友的熱議。

  對“向死人收修路錢”,可千萬(wan) 別隻當笑話看。其實,這也充分暴露了基層治理中的某些問題。此次“向死人收修路錢”,是典型的“亂(luan) 攤派”,是典型的“亂(luan) 作為(wei) ”。其實,如果當初在攤派修路錢時,能向每位村民講明實際情況,取得村民的信任和同意,把還差的集資款多向每位村民攤派一點,那麽(me) 就絕無“向死人收修路錢”這樣的事情發生。

  因此,要改變部分基層決(jue) 策者治理智慧“不足”的現狀,還需上級“幫扶”。不妨通過集中培訓、“走出去”等方式,把各地一些好的農(nong) 村治理智慧“引進來”,從(cong) 而幫助農(nong) 村基層幹部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葉金福)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