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成都大運會場館:萬塊玻璃拚“神鳥” “冰籃轉換”4小時

發布時間:2022-04-24 14:1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成都4月24日電 (記者 王鵬)上萬(wan) 塊玻璃拚裝史上最大的“太陽神鳥”、4小時完成冰球籃球場地轉換、海綿地麵瞬間吸水……再過60多天,第31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hui) 將在四川成都舉(ju) 行,目前已完工的49個(ge) 大運會(hui) 新(改)建場館,建設和使用過程中藏著不少“黑科技”。

  出土於(yu) 成都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是成都的城市形象標誌,也是中國文化遺產(chan) 標誌。在成都大運會(hui) 開幕式主場館——東(dong) 安湖體(ti) 育公園主體(ti) 育場巨大的采光頂上,有一個(ge) 史上最大的“太陽神鳥”圖案,其建設過程科技含量十足。

  “我們(men) 用12540塊不同規格的彩釉玻璃,將原始的‘太陽神鳥’放大了270萬(wan) 倍。”中建東(dong) 方裝飾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鍾傑說,在玻璃安裝之初,如何讓每塊重達100公斤的彩釉玻璃在近50米的高空中快速、精準入位,是個(ge) 巨大難題。

  鍾傑稱,最終工程師們(men) 經過電腦建模和拚圖測試,將631種規格、共計12540塊彩釉玻璃按不同點位精確編號,在高空完成了“極限拚圖”,讓總麵積約27000平方米的“太陽神鳥”圖案顯現於(yu) 世人眼前。這也是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彩釉玻璃采光頂拚裝工程。

  位於(yu) 東(dong) 安湖體(ti) 育公園的多功能體(ti) 育館,除承辦大運會(hui) 體(ti) 操比賽項目,未來還可舉(ju) 辦籃球、冰球、羽毛球等16項室內(nei) 體(ti) 育賽事。記者從(cong) 現場了解到,依靠一種新技術,該體(ti) 育館4小時即可完成冰球與(yu) 籃球的場地轉換。

  “這種技術主要通過場地下方的一層冷水管和一層熱水管實現。”中建三局東(dong) 安湖三館現場負責人霍佳龍解釋道,比如籃球場轉換為(wei) 冰球場時,先拆卸活動木地板,再通過冷水管不斷降溫,降至零下9℃後,不斷灑水凝冰,最終形成9厘米厚的冰麵,即可進行冰球比賽,“4小時的轉換時間,全球領先。”

  位於(yu) 成都市新都區的香城體(ti) 育中心,將舉(ju) 行大運會(hui) 水球比賽。這座場館獨特的雨水回收係統融入了“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不僅(jin) 能保證賽事期間場館幹爽,吸收的水分還能循環利用。

  記者在現場做了個(ge) 試驗,將一盆水倒在場館外的地麵,水瞬間消失。“這就是海綿地麵,一共6.4萬(wan) 平方米,有快速滲水的作用。”香城體(ti) 育中心水球場館後勤保障組經理魏永安說,該場館利用這種雨水回收係統,全年節水3000噸以上,耗水量降低20%,基本可滿足場館區域內(nei) 綠化養(yang) 護用水。

  據悉,除了場館硬件設施,在軟件方麵,結合智慧城市建設,成都還打造了智慧大運體(ti) 係,充分應用5G、8K、物聯網、雲(yun) 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建立起賽事信息係統、場館智慧管理體(ti) 係、大運村服務體(ti) 係,將智慧應用運用到場館管理、觀賽體(ti) 驗、媒體(ti) 轉播等場景中。(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