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青年“夢圓”落馬洲河套項目:打造看不見的“消化係統”

發布時間:2022-04-24 15:2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情滿大灣區)青年“夢圓”落馬洲河套項目:打造看不見的“消化係統”

  中新網廣州4月24日電 題:青年“夢圓”落馬洲河套項目:打造看不見的“消化係統”

  中新網記者 方偉(wei) 彬

  中央援港的香港落馬洲河套項目正穩步推進,“生命之舟”初具規模,等待揚帆。原本是荒灘和魚塘的土地,經過改造已然不同。在一些鋪設綠植的土地之下,藏著看不見的科技與(yu) 技術。建設隊伍中,學曆高又年輕的人數量不少,他們(men) 在援港項目中展現了新時代中國青年的風貌。

  “我們(men) 做的汙水工程雖深藏地下,但功能很重要,由於(yu) 地基地質條件差,施工挑戰很大。”中建二局二公司的呂夢圓向記者講解著,這位1994年出生的女青年,是哈爾濱工業(ye) 大學土木工程係博士,談起技術來頭頭是道。

  呂夢圓是河套項目應急醫院汙水處理集群一期副總工程師。她稱,該項目是當時工地上的超危大工程,基坑長72米、寬42、深度超過7米,團隊采用了雙層間隔兩(liang) 米鋼板樁固定土壤,並埋入37個(ge) 罐體(ti) ,這麽(me) 大的汙水處理集群在國際上都是少有。建成後,將成為(wei) 整個(ge) 院區生活區和應急醫院部分的“消化係統”,能為(wei) 1000個(ge) ICU病床及配套提供良好的生活基礎。

  項目開工前曾遭遇“攔路虎”,港方提供的英文版地質勘察報告讓一群工科生犯了難。30個(ge) 小時、263頁報告,呂夢圓快速、準確地翻譯了項目建設所需掌握的資料,為(wei) 挖掘基坑做好了準備。

  呂夢圓良好的英文功底,得益於(yu) 內(nei) 地和香港的教育合作。時間回溯到2013年,當時還是大學一年級的呂夢圓利用暑假到香港交流學習(xi) ,此後便開啟了與(yu) 香港的不解之緣。“當時參觀了香港多所大學,與(yu) 當地師生開展暑期活動”,呂夢圓回憶道,香港青年流利的英文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也激勵著她在掌握好專(zhuan) 業(ye) 技能的同時要把英語學好。2018年末,已經是在讀博士的她再次赴港,參加應用在建築材料的納米技術國際會(hui) 議,並用英語做了報告。

  呂夢圓回憶著求學之路上的夢想:“2020年,在新聞裏看到火神山和雷神山方艙醫院建設的中國速度,作為(wei) 一個(ge) 土木工程專(zhuan) 業(ye) 的學生,為(wei) 什麽(me) 我不可以參與(yu) 這樣的工程呢?”為(wei) 了實現夢想,讀博期間,呂夢圓專(zhuan) 業(ye) 造詣取得長足進步,還經常參加國內(nei) 外的學術交流活動。她告訴記者,青年之間的交流是十分必要的,與(yu) 香港優(you) 秀人才的接觸激勵著她不斷進步。

  中建二局二公司總工程師、河套應急醫院項目副總指揮張俊國表示,在此次援港項目施工過程中,青年人才發揮了重要作用,公司近年來招收的青年員工有不少都是國內(nei) 外知名高校的畢業(ye) 生,優(you) 秀的人才對中建、對國家未來的發展十分重要。

  受益於(yu) 內(nei) 地與(yu) 香港教育合作交流的呂夢圓表示,將盡全力建設好落馬洲河套項目,幫助香港同胞戰勝疫情。

  呂夢圓在河套項目期間,相繼完成了兩(liang) 期汙水處理集群工作。在第二期項目上,她利用自己的學識,帶領團隊優(you) 化預製構件,使之代替傳(chuan) 統砌築施工工藝,最終,整體(ti) 工期較原計劃提前整整5天。

  日前,呂夢圓完成了落馬洲項目的工作。她用自己的學識,親(qin) 身參與(yu) 並見證了中國速度、援港速度,在落馬洲上“夢圓”了。(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