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槽就漲薪50%?一年內10家芯片企業專家出走,人才大戰開啟
隨著“芯片荒”的出現,半導體(ti) 行業(ye) 進入了前所未有的風口,對芯片的需求也轉化為(wei) 對芯片人才的需求。
大部分芯片類上市公司在2021年收入大幅增長的同時,想方設法通過股權等方式挽留技術人員,但這仍擋不住人才“流失”的趨勢。據貝殼財經記者統計,近一年以來,已有包括中芯國際、中微公司、寒武紀在內(nei) 的10家半導體(ti) 行業(ye) 上市公司出現了核心技術人員人數減少的情況。
“大概從(cong) 2019年開始,國內(nei) 芯片產(chan) 業(ye) 對人才的需求漲幅很明顯,大廠的應屆生薪酬去年和今年都接近互聯網行業(ye) ,相當於(yu) 翻了一番,但崗位基本集中在設計,驗證,版圖或DFT(可測試性技術)等設計前後端。相比之下製造封測的待遇則相差甚遠,這和我國半導體(ti) 的產(chan) 業(ye) 結構以及FAB(代工廠)的工作環境有關(guan) 。”4月22日,芯片工程師,B站UP主談三圈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
在芯片業(ye) 站上風口的同時,企業(ye) 如何解決(jue) 人才危機?
10家半導體(ti) 類上市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數量減少
4月21日,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通過Wind提取的數據,統計了126家細分行業(ye) 為(wei) “半導體(ti) ”類的上市公司一年以內(nei) 的核心技術人員數量變動情況,發現中微公司、東(dong) 芯股份、聚辰股份、華峰測控、晶科能源、寒武紀-U、華潤微、芯原股份-U、富信科技、中芯國際10家公司的核心技術人員數量相比去年同期減少。
其中,中微公司、華潤微的核心技術人員減少了3名,其餘(yu) 公司均隻減少一名。特別是中微公司,原先6名核心技術人員,截至4月21日隻剩3人,數量減半。
貝殼財經記者注意到,一些離職的員工放棄了優(you) 厚的股權激勵待遇。
如2021年7月4日,在中芯國際工作20年的核心技術人員、技術研發副總裁吳金剛因個(ge) 人原因申請辭去相關(guan) 職務並辦理完成離職手續。而根據2021年5月20日中芯國際發布的最新一期股權激勵計劃首次授予部分激勵對象名單中,吳金剛作為(wei) 公司核心技術人員之一,獲得了16萬(wan) 股的限製性股票,依據公告發布時中芯國際58.13元/股的股價(jia) ,這部分股票市值近930萬(wan) 元。
最近的一則人事變動來自寒武紀:3月15日,寒武紀發布公告稱核心技術人員梁軍(jun) 因“與(yu) 公司存在分歧”,通知公司解除勞動合同。公告發布當日,寒武紀股價(jia) 應聲跌去18.38%,公司市值一日蒸發近60億(yi) 元。對此,寒武紀相關(guan) 人士在回應媒體(ti) 時表示,梁軍(jun) 和寒武紀的分歧在於(yu) “公司希望聚焦產(chan) 品廣泛落地以及搶抓機遇期,而梁軍(jun) 希望在技術方麵進行更多投入和鑽研。”
盤古智庫高級研究員江瀚認為(wei) ,上市公司核心技術人員離職是正常現象。尤其是科創板上市公司核心技術人員離職,主要原因還是行業(ye) 競爭(zheng) 性強,對於(yu) 核心技術人員的人才爭(zheng) 奪,導致行業(ye) 流動性大。造成核心技術人員放棄股權激勵,是多方麵原因造成的結果,不同的人對股權激勵的看法也不同。一方麵可能核心技術人員跳槽的下家公司願意支付更高的薪酬來覆蓋掉其損失的部分,另外一方麵也可能是核心技術人員認為(wei) 自己拿到剩餘(yu) 部分的股權激勵希望不大,索性就放棄了。
貝殼財經記者發現,很多上市公司都付出了大量資金用於(yu) 招攬和留住人才,如寒武紀在2021年年報中表示,“為(wei) 吸引和留住優(you) 秀人才,公司通過實施《2021年限製性股票激勵計劃》,向641名符合授予條件的激勵對象授予720萬(wan) 股限製性股票。相較於(yu) 2020年實施的股權激勵,本次激勵計劃覆蓋麵積更廣,激勵股份數量更充足,有效地將員工的切身利益與(yu) 公司的發展進行捆綁。”
中芯國際則在2021年年報中表示其針對優(you) 秀人才實施了包括股權激勵在內(nei) 的多項激勵措施,對穩定和吸引技術人才起到了積極作用。並稱,“近年來,集成電路企業(ye) 數量高速增長,行業(ye) 優(you) 秀技術人才的供給出現了較大缺口,人才爭(zheng) 奪日益激烈。如果公司有大量優(you) 秀的技術研發人才離職,而公司無法在短期內(nei) 招聘到經驗豐(feng) 富的技術人才,可能影響到公司工藝研發的進度,對公司的持續競爭(zheng) 力產(chan) 生不利影響。”
跳槽成潮流,資本熱錢造就“半導體(ti) 風口”
不過,在各個(ge) 芯片企業(ye) 積極挽留人才時,高端芯片人才反而更加不用擔心失業(ye) 問題,有時離職意味著更高的薪酬。
人才解決(jue) 方案公司翰德(Hudson)發布的《2022人才趨勢報告》顯示,2022年領跑薪水漲幅榜的職位排名第一的是智能汽車芯片和先進半導體(ti) 芯片研發,漲幅超50%。翰德招聘業(ye) 務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宋倩在解讀人才趨勢時公開表示,芯片行業(ye) 的人才“隻要願意動,每個(ge) 坑(公司)都可以出非常高的價(jia) 格招人,薪資平均漲幅大概是50%。”
此前十年,由於(yu) 互聯網處於(yu) 風口,不少芯片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的應屆生在畢業(ye) 後很少選擇進入芯片行業(ye) ,而是流向了薪資待遇水平更高的互聯網企業(ye) ,芯片圈內(nei) 甚至有人打趣稱“幹半導體(ti) 的不如幹互聯網的,幹硬件的不如幹軟件的”。
“芯片行業(ye) 的收入並不高,所以前些年正經學這個(ge) 專(zhuan) 業(ye) 的都畢業(ye) 即轉戰互聯網。另外,在製造工廠裏麵每個(ge) 崗位和職級對應的工資都是有規定的。同樣崗位同等職級行業(ye) 內(nei) 不同公司相差也不會(hui) 太多。每年加薪雖然根據KPI會(hui) 有差別,但也不會(hui) 是5%和35%的差別。”網友“潛水風暴”表示。
杭州加速科技創始人兼董事長鄔剛在首屆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峰會(hui) 暨芯智庫成立大會(hui) 上表示,“以測試應用工程師為(wei) 例,行業(ye) 需要30000個(ge) 測試應用工程師,但目前連3000人都不到。”
在談三圈看來,由於(yu) 需求旺盛和國家戰略等原因,這幾年半導體(ti) 的熱度確實是前所未有的高,加上近期互聯網行業(ye) 稍微遇冷,部分資本熱錢開始往半導體(ti) 流,最後造成了現在的所謂“半導體(ti) 風口”。
“近幾年,我最直觀的感受是,本專(zhuan) 業(ye) 越來越多的人願意留在芯片行業(ye) 做對口工作,而不是像以往很多優(you) 秀的人都想方設法轉碼做算法,去互聯網大廠搞錢拿股票。假如互聯網行業(ye) 持續吃緊,搞不好還會(hui) 有人反向操作,轉半導體(ti) 賽道。”談三圈說。
芯片人才為(wei) 何緊缺?需求高漲畢業(ye) 生不足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相比近年來應對芯片產(chan) 能不足,一直在積極擴建的芯片企業(ye) ,芯片行業(ye) 的人才儲(chu) 備特別是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學生的數量嚴(yan) 重不足。
“每年800萬(wan) 本博碩畢業(ye) 生,真正進入集成電路行業(ye) 的有多少?3萬(wan) 人。如果說現在缺口是30萬(wan) 人的話,很快這個(ge) 缺口會(hui) 更大。”此前,上海市集成電路行業(ye) 協會(hui) 秘書(shu) 長徐偉(wei) 在世界半導體(ti) 大會(hui) 上這樣發言。
值得注意的是,芯片行業(ye) 的準入門檻很高,對於(yu) 一些技術研發類的崗位,學曆都是從(cong) 碩士起步。以中微公司為(wei) 例,2021年年報顯示,該公司有博士89人,碩士249人,大學本科496人,大專(zhuan) 及以下214人,其中碩士以上占全體(ti) 員工的32%,本科以上占全體(ti) 員工的80%,這也無形中拉長了人才培養(yang) 的周期,縮窄了人才可挑選範圍。
此外,高校芯片行業(ye) 的人才培養(yang) 周期也相對較長,由於(yu) 芯片行業(ye) 的相關(guan) 設備昂貴,許多領域還涉及保密問題,學生難以獲得足夠的實踐機會(hui) ,而且芯片行業(ye) 屬於(yu) 資本密集型,需要不斷燒錢,應屆生正式進入工作崗位後,一般還需要經曆4、5個(ge) 芯片項目周期,每個(ge) 周期半年到兩(liang) 年,此後才能開始“獨當一麵”,想要走入更高技術層次,又需數年時間。
在鄔剛看來,芯片行業(ye) 人才短缺的原因有很多方麵,大的方向來講有五個(ge) 方麵:一是缺乏半導體(ti) 產(chan) 業(ye) 真正認可的人才標準體(ti) 係,二是缺乏培養(yang) 有工程實踐經驗能力的生產(chan) 性實訓環境,比如說半導體(ti) 製造,讓學校建一個(ge) 晶圓廠是不現實的,對應到其他領域也是一樣,測試、裝備等等,很多學校都沒有辦法建立實驗室;三是缺乏選拔優(you) 秀創新性行業(ye) 人才的賽項平台通道;四是缺乏產(chan) 業(ye) 用人與(yu) 教育育人的協同育人平台;五是缺乏相應有效並且可持續性的人才培訓活動。
“很多人看來,芯片是技術、資金、人才三高的高科技行業(ye) ,但歸根結底是發展很成熟的製造業(ye) ,不可能像當年的互聯網一樣讓很多員工迅速財富起飛。提醒在校小夥(huo) 伴,風口隻決(jue) 定起薪,風總是會(hui) 停的,等資本和潮水散去,隻有能做出產(chan) 品的廠才能發展壯大,隻有技術紮實的人才能站穩腳跟。”談三圈表示。
鄔剛認為(wei) ,必須大力發展集成電路的職業(ye) 教育,才能解決(jue) 芯片人才短缺的問題,“比如現在國家把集成電路科學與(yu) 工程提升成一級學科,而以前集成電路是在電子科學技術專(zhuan) 業(ye) 下麵的學科,現在提成一級學科之後,很多高校都開展了相應的課程,甚至很多高職也在開展相關(guan) 的課程。此外,近幾年國家對職業(ye) 教育大力投入,這可以給我們(men) 帶來許多人才,如果我們(men) 能夠把人才培養(yang) 起來,未來對整個(ge) 行業(ye) 有非常大的好處。”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羅亦丹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