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續寫春天的故事丨天津濱海新區緊握三大抓手謀發展

發布時間:2022-04-26 15:47:00來源: 經濟日報

  天津濱海新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兩(liang) 個(ge) 月,濱海新區固定資產(chan) 投資額為(wei) 165.1億(yi) 元,同比增長12.7%;外貿進出口額為(wei) 881.3億(yi) 元,同比增長2.8%,占天津市進出口總值近七成;實際利用內(nei) 資額為(wei) 328.81億(yi) 元,引進落地億(yi) 元以上項目113個(ge) ,投資總額為(wei) 643.5億(yi) 元。

  經濟運行數據“開門紅”,是濱海新區緊握重大項目、助企紓困、改善民生三大“抓手”取得的成果。濱海新區區長單澤峰說,濱海新區一直堅持把改革開放先行區作為(wei) 第一定位,在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中釋放發展活力,主動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努力在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中加快高質量發展。

  護好項目基本盤

  連日來,天津經開區南港工業(ye) 區塔吊林立,機器轟鳴,一派繁忙景象。隨著中國石化天津南港乙烯項目土建工程南港開工,新區距離建設世界一流化工新材料基地再進一步。

  “這個(ge) 項目作為(wei) 中國石化天津南港高端新材料項目集群的領頭雁,將以年產(chan) 120萬(wan) 噸乙烯裂解裝置為(wei) 龍頭,產(chan) 業(ye) 鏈延伸建設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等高端新材料裝置。土建工程開工,也標誌著中國石化集團‘十四五’時期投資建設的天津南港高端新材料項目集群邁入全新階段。”天津經開區綠色石化產(chan) 業(ye) 促進局副局長王義(yi) 珠說。

  濱海新區發改委副主任王敏說,今年一季度,濱海新區首批新開工項目116個(ge) ,投資總額1152億(yi) 元。新區強化績效導向,堅持“資金、要素跟著項目走”,合理擴大使用範圍,支持在建項目後續融資,同時發揮重大項目牽引和政府投資撬動作用,完善相關(guan) 支持政策,充分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

  在位於(yu) 天津港保稅區的聯想(天津)智慧創新服務產(chan) 業(ye) 園建設現場,工人們(men) 正緊張有序地進行施工建設。聯想天津產(chan) 業(ye) 園負責人趙勇強介紹,園區東(dong) 區基礎結構施工穩步推進,陸續進入主體(ti) 結構施工階段。作為(wei) 天津2021年重點建設項目,產(chan) 業(ye) 園投資總額約11.3億(yi) 元,將著力打造成為(wei) 集生產(chan) 製造、研發實驗、數字化展示於(yu) 一體(ti) 的高度信息化、智能化業(ye) 界標杆產(chan) 業(ye) 園。

  “疫情給項目施工帶來新挑戰。保稅區管委會(hui) 精準服務,幫助項目實施封閉管理,集中就近定點安排完成全員核酸篩查。同時幫助企業(ye) 梳理交通運輸問題,製定材料進場運輸專(zhuan) 線,有效開通材料運輸交通綠色通道,保障項目材料供應及時,確保項目不停工、員工零感染。”趙勇強說。

  擴大有效投資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今年前兩(liang) 個(ge) 月,濱海新區固定資產(chan) 投資增速快速回升。第二產(chan) 業(ye) 增長10%,其中,製造業(ye) 增長13.8%;第三產(chan) 業(ye) 增長18.2%,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ye) 完成投資19.6億(yi) 元,增長60.3%。

  為(wei) 籌措各類項目建設資金,濱海新區還積極爭(zheng) 取中央、市級預算資金,搭建銀企對接平台,今年列入天津市重點建設項目、重點儲(chu) 備項目清單共計240項,涉及科技和產(chan) 業(ye) 創新、產(chan) 業(ye) 鏈提升、重大基礎設施、重大民生改善等方麵。而首批新開工項目規模占全市的36.5%,龍頭引擎作用進一步凸顯,“津城”“濱城”相映生輝、競相發展格局正加速形成。

  天津市濱海新區天津港保稅區臨(lin) 港氫能產(chan) 業(ye) 示範區企業(ye) —天津新氫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交付石化企業(ye) 氫燃料電池叉車。商 喆攝

  穩住市場主體(ti)

  日前,天津濱海新區和8家銀行機構分別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合力為(wei) 困難企業(ye) 提供金融支持。“公司是專(zhuan) 門生產(chan) 稀土永磁體(ti) 的,產(chan) 品主要用在新能源汽車電機上。因原材料價(jia) 格上漲過快,售價(jia) 還沒來得及調整,企業(ye) 的流動資金出現了約1億(yi) 元的缺口。”天津三環樂(le) 喜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大軍(jun) 說。

  濱海新區相關(guan) 工作部門在走訪中發現企業(ye) 的困境,主動對接金融部門,協調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天津市分行為(wei) 企業(ye) 提供1億(yi) 元的流動資金貸款。

  “銀行將進一步加大對入區企業(ye) 、科技型中小企業(ye) 和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的信貸支持力度,為(wei) 企業(ye) 關(guan) 鍵技術研發、自主創新提供專(zhuan) 項融資,配合濱海新區培育創新型企業(ye) 。”中國農(nong) 業(ye) 銀行天津市分行普惠金融事業(ye) 部總經理周榮說。

  受疫情衝(chong) 擊,部分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都受到影響。在風雨考驗中,濱海新區用心用情為(wei) 企業(ye) 紓困,穩住市場主體(ti) 。

  不久前,《天津濱海高新區科技型企業(ye) 梯度支持政策(“科企六條”)》正式發布。對於(yu) 每類企業(ye) ,根據其成長情況給予分檔支持,梯度培育鏈條更加完整,支持更加精準。而通過企業(ye) 創新積分製等措施,圍繞企業(ye) 全生命周期的成長,政府將從(cong) 多個(ge) 維度不同指標對企業(ye) 進行綜合評價(jia) ,對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高的高新技術企業(ye) 進行擇優(you) 重點支持。

  在中新天津生態城,新近出台的加快智能科技產(chan) 業(ye) 聚集發展相關(guan) 措施,受到智能科技類企業(ye) 廣泛關(guan) 注。方案從(cong) 項目落戶、場地需求、創新發展、金融服務等10個(ge) 方麵,對智能科技產(chan) 業(ye) 給予支持。被認定的重特大項目一旦落戶,可按固定資產(chan) 投資額20%的標準獲得支持金額,給企業(ye) 帶來“真金白銀”的利好支持。

  “近年來,一汽豐(feng) 田新能源汽車、華峰測控、易智瑞等一批智能科技領域頭部企業(ye) 落地生態城,推動智能科技產(chan) 業(ye) 與(yu) 智慧城市發展深度融合。此次支持政策提出,將向重點企業(ye) 適度開放生態城智慧城市數據,提供世界智能大會(hui) 示範場景,支持企業(ye) 創新應用,將讓越來越多的企業(ye) 智慧成果在生態城展示應用,構建適應高質量發展的產(chan) 業(ye) 生態。”中新天津生態城商務局副局長陳曦表示。

  “目前新區正大力開展以爭(zheng) 取榮譽表彰、項目資金、政策支持為(wei) 主要內(nei) 容的‘三爭(zheng) 取’工作,跟蹤國家政策導向和投資動向,希望能抓住可爭(zheng) 取專(zhuan) 項資金投資重點,努力提高謀劃項目與(yu) 國家政策的匹配度,確保每一個(ge) 時期都有一批成熟的項目等資金。”王敏表示。

  提升城市品質

  今年以來,濱海新區著力提升城市品質,努力塑造美麗(li) “濱城”新形象。位於(yu) 天津經開區於(yu) 家堡地區的塘沽南站片區城市更新項目規劃啟動,一座擁有130多年曆史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塘沽南站火車站也將得到保護性利用,激發城市活力,保存城市記憶。

  天津經開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葉煒說,經開區將依托塘沽南站工業(ye) 遺址和海河景觀資源,打造文化主題的宜居社區,設計道路交通,進行綜合整治,整體(ti) 提升片區的環境和配套功能。

  同時,華東(dong) 師範大學牽手天津經開區管委會(hui) ,與(yu) 天津茱莉亞(ya) 學院、耀華中學濱海學校、泰達嶽陽道小學一起構成“濱城”核心區“名校矩陣”,進一步提升“濱城”核心區的基礎教育水平。

  這些惠及民生的務實舉(ju) 措受到廣大居民歡迎。

  濱海新區住建委黨(dang) 委書(shu) 記劉墨林表示,今年濱海新區還將重點加快津歧路拓寬改造、工農(nong) 大道改建等路網工程以及軌道交通B1、Z2、Z4線建設,實施泰達時尚廣場、保稅區海港片區、海河外灘景觀提升和83個(ge) 老舊小區改造等城市更新項目,讓新區人民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琳)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