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長期定存利率下行 大額存單還“香”嗎?
近期股市表現不佳,連銀行理財產(chan) 品也大批“破淨”。保本保息的大額存單成為(wei) 不少投資者的新寵。4月26日,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多家銀行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在本周集體(ti) 下調,調降幅度均在10個(ge) 基點左右,市場上利率超過3.5%的大額存單已不多見。即便如此,三年期的大額存單多已售罄。
據了解,大額存單是銀行業(ye) 存款類金融機構麵向個(ge) 人、企業(ye) 和機構客戶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jia) 的記賬式大額存款憑證,也是一種銀行存款產(chan) 品。相比普通定期存款,大額存單起點較高,至少20萬(wan) 起存;利率比同期定存利率高;同時可轉讓,流動性較好。
客戶經理提醒要“降息”
西城讀者劉女士反映,上周末接到兩(liang) 家銀行客戶經理的信息,都說4月25日大額存單利率會(hui) 下調,讓客戶趕緊認購。她當時以為(wei) 是客戶經理攬存的話術,結果當天發現,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真的下調了。
劉女士向記者展示的短信顯示,平安銀行的客戶經理告訴她“3年期大額存單和平安存自4月25日起利率將下調至3.4%”。
交行客戶經理上周五群發的信息顯示“3.55%三年期新資金專(zhuan) 享大額存單,今日最後一天預約,截止時間17:30,明天開始將無法預約。下周一開始,大額存單和定期存款下調10BP,需要預約盡快聯係”。
劉女士有些後悔地說,周末忙別的事沒太在意,今日才發現,銀行的大額存單利率真下調了,而且手機銀行上都沒有三年期的大額存單了,“可能被搶光了”。
大額存單3.5%利率難見
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近期確有不少銀行調降大額存單利率,調降幅度多為(wei) 0.1個(ge) 百分點,有些銀行的部分品種甚至幅度更高,在售大額存單中很難見到年利率在3.5%以上的產(chan) 品。
工商銀行20萬(wan) 元起存3年期大額存單,現在年利率是3.25%,此前為(wei) 3.35%;2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為(wei) 2.6%,此前為(wei) 2.7%,均下降0.1個(ge) 百分點。
東(dong) 城區一家農(nong) 行網點的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20萬(wan) 元起存的大額存單,3年期年利率為(wei) 3.25%,2年期的為(wei) 2.6%,之前是3.35%和2.7%,都比以往下調0.1個(ge) 百分點。”
根據手機銀行顯示的信息,中行、建行20萬(wan) 元起的3年期大額存單現在年利率也是3.25%,2年期的為(wei) 2.6%,與(yu) 工行、農(nong) 行保持一致。
除了國有大行,股份行的大額存單利率也在下調。平安銀行APP顯示,目前20萬(wan) 起存的3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為(wei) 3.4%,但已售罄,上周利率為(wei) 3.5%。
民生銀行一家網點的工作人員也表示,他們(men) 的大額存單利率本周已經下調了,3年期20萬(wan) 起存的大額存單利率現在調整為(wei) 3.4%。
3年期大額存單多已售罄
近期股市和銀行理財產(chan) 品表現不佳,高於(yu) 同期定存的銀行大額存單利率受到很多人的青睞。但是,大家發現這個(ge) “香餑餑”現在並不好買(mai) ,3年期的產(chan) 品基本一上市就被搶光。
“如果隻是利率下調0.1個(ge) 百分點,我覺得可以接受,畢竟保本保息讓人放心。可現在的問題是根本搶不到。”東(dong) 城的王女士最近手裏有筆閑置資金,本來想買(mai) 3年期的大額存單,可她問了幾家銀行的客戶經理,也在手機銀行上蹲守,一次都沒搶到。
北青報記者查閱各家銀行的手機銀行發現,中行3年期大額存單年利率3.25%,係統顯示產(chan) 品剩餘(yu) 額度不足。工行麵向一般客戶的3年期大額存單,無論20萬(wan) 元起還是30萬(wan) 元起,全部都售罄;25萬(wan) 元起存的2年期產(chan) 品,年利率2.6%,也被搶光。
目前光大銀行APP上20萬(wan) 元起存3年期的大額存單收益率仍為(wei) 3.5%,但兩(liang) 款產(chan) 品都已售罄,隻有2年期收益率2.9%的產(chan) 品可買(mai) 。
可考慮轉讓的大額存單
銀行理財經理建議,特別想買(mai) 大額存單的客戶如果搶不到新發產(chan) 品,也可考慮老客戶轉讓的未到期大額存單。因為(wei) 以前發行的大額存單利率比現在高,部分待轉讓大額存單的年收益率比新發產(chan) 品還高,比較劃算;需要提醒的是,部分老存單金額較大,且隻支持全單購買(mai) ,門檻較高,投資者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
北青報記者看到,在工行大額存單轉讓服務專(zhuan) 區,目前利率最高的一張存單年化利率為(wei) 3.341%,高於(yu) 現在3.25%的新產(chan) 品利率。這張存單的原產(chan) 品利率是3.25%,原來的起息日是4月7日,持有人買(mai) 了十幾天就想轉讓了,目前剩餘(yu) 存期還有1077天。不過,該存單轉讓本金為(wei) 500萬(wan) 元,可購價(jia) 格為(wei) 5008719.18元,隻支持全單購買(mai) 。
工行還有幾張今年發行的待轉讓存單,金額在30萬(wan) -50萬(wan) 元左右,原利率都為(wei) 3.35%,現在的利率均在3.247%左右,與(yu) 新發產(chan) 品差不多。
中信銀行APP目前沒有任何在售的新發大額存單產(chan) 品,係統提示客戶想購買(mai) 可直接去大額存單轉讓專(zhuan) 區。北青報記者看到,目前待轉讓的存單預期年利率為(wei) 3.35%,原始利率為(wei) 3.55%,原始起購金額都為(wei) 20萬(wan) 或30萬(wan) ,剩餘(yu) 期限在2年11個(ge) 月以上,原持有人應該買(mai) 了不到一個(ge) 月就決(jue) 定轉讓了。
四大行定存利率也下調
不僅(jin) 多家銀行的三年期大額存單利率在本周集體(ti) 下調,4月26日,北青報記者發現,四大國有銀行已下調二年期和三年期的定存最高利率,調降幅度為(wei) 0.1個(ge) 百分點。調整之後,四大行三年期整存整取最高利率從(cong) 原來的3.25%降至3.15%,二年期整存整取最高利率由原來的2.60%降至2.5%。
記者查閱四大國有行的手機銀行發現,對於(yu) 2年期和3年期定存產(chan) 品,各行依據不同起存金額給予不同檔次的利率,但是四大行同期限定存的最高利率基本保持一致。目前,2年期定存利率最高都是2.50%;3年期定存最高利率3.15%。
根據北京青年報記者此前了解的情況,自去年6月21日之後,四大行三年期定存的最高利率為(wei) 3.25%,二年期定存最高利率為(wei) 2.60%;跟今日最新利率相比,均下調了0.1個(ge) 百分點。與(yu) 此同時,一年期及以下期限定存利率,各大行基本沒變。
需要提醒的是,客戶在手機銀行上查詢到的整存整取存款利率是實際執行利率,都比銀行掛牌利率高。目前各大行的掛牌利率基本一致,也沒有變化,1年期1.75%,2年期2.25%,3年期和5年期均為(wei) 2.75%。
光大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張旭表示,本次涉及自主降息的定期存款主要為(wei) 中長期品種,因此預計未來一段時間內(nei) 短期存款利率會(hui) 保持基本平穩,中長期存款利率會(hui) 明顯下降,並使得存款市場競爭(zheng) 更加有序。
探因
利率下行有助於(yu) 銀行讓利實體(ti) 經濟
大額存單一向是銀行“攬儲(chu) 利器”,為(wei) 何銀行現在要主動下調大額存單利率?
對此問題,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認為(wei) ,銀行主要有兩(liang) 方麵考量因素:一是受監管約束,據媒體(ti) 報道,近期市場利率定價(jia) 自律機製召開會(hui) 議,鼓勵部分中小銀行將存款利率浮動上限下調10BP左右;二是自身降成本需求,今年1月份以來貸款市場利率持續下降,監管層一直在引導市場利率下行,向實體(ti) 經濟讓利,而下調存款利率可以防止淨息差進一步收窄。
普益標準研究員羅倩表示,金融支持實體(ti) 經濟發展是長期政策導向。在讓利實體(ti) 經濟的政策導向下,銀行業(ye) 適度加大了貸款讓利幅度,適度轉移負債(zhai) 端壓力。從(cong) 短期政策實施來看,4月15日,央行正式宣布下調0.25個(ge) 百分點的存款準備金率,此次降準預計向市場投放5300億(yi) 左右的資金,能夠進一步緩解各大銀行存款壓力。在政策引導降低實體(ti) 經濟融資成本的背景下,預計未來大額存單仍是下行趨勢。
劉銀平指出,目前下調利率的以國有銀行、股份製銀行為(wei) 主,地方性銀行攬儲(chu) 難度較大、存款穩定性較差,在下調利率方麵相對謹慎,未來可能會(hui) 根據市場情況跟隨下調大額存單利率。
此外,業(ye) 內(nei) 人士普遍認為(wei) ,存款利率下行有助於(yu) 降低銀行負債(zhai) 成本,進而實現貸款成本進一步下行,提高銀行讓利實體(ti) 經濟能力,也有助於(yu) 銀行緩解息差、利差收窄情況。
今年1月18日,央行副行長劉國強在國新辦發布會(hui) 上表示,存款利率如果太高,貸款的利率就很難降下來,企業(ye) 融資成本也就很難降下來,“所以我們(men) 現在下了大力氣,維護存款市場的秩序,穩定銀行負債(zhai) 成本,推動企業(ye) 特別是小微企業(ye) 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建議
理性看待短期波動 建立長期投資思維
股市、基金表現不佳,一向穩健的銀行理財產(chan) 品也出現“破淨”,現在連大額存單利率都下調了。不少投資者感歎現在投資理財實在太難,不知該怎麽(me) 辦。
“盈虧(kui) 同源是金融市場的一大特點,短期波動屬正常現象。”普益標準研究員杜宣瑋認為(wei) ,大家應理性看待短期波動現象,建立長期投資思維。在當前大額存單利率下調、理財產(chan) 品收益持續走低的情勢下,投資者應謹慎評估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擇與(yu) 自身情況相符的理財方式。雖然近期受多重因素影響金融市場波動較大,但銀行在穩定收益及風險控製的平衡上具有相對優(you) 勢,投資者仍可保持一定信心,樹立起長期持有的投資理念。
劉銀平則強調,投資者需要根據自身風險偏好選擇適合自己的產(chan) 品,如果追求本金安全,則適合購買(mai) 存款類產(chan) 品,包括定期存款、大額存單、結構性存款,但由於(yu) 存款利率偏低,無法抵抗通貨膨脹,所以應適當配置一些理財產(chan) 品或權益類資產(chan) ,不同理財產(chan) 品的風險差別較大,投資者購買(mai) 之前要重點了解產(chan) 品的風險因素。
文/本報記者 程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