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的名義,清除自建房安全隱患
【社評】以生命的名義(yi) ,清除自建房安全隱患
居民自建房安全已然成為(wei) 一些地方城鎮化進程中的一個(ge) 棘手問題。無論如何,不能由人民群眾(zhong) 寶貴的生命財產(chan) 為(wei) 這一問題埋單。自建房“住改商”相關(guan) 審批製度是否嚴(yan) 格落實、有沒有嚴(yan) 格的改建標準等,這些問題都不該也不能是一筆糊塗賬。
據新華社報道,4月29日,湖南長沙一居民自建房發生倒塌事故,黨(dang) 和國家領導人做出重要指示,要求不惜代價(jia) 搜救被困人員,全力救治受傷(shang) 人員,對全國自建房安全開展專(zhuan) 項整治,堅決(jue) 防範各類重大事故發生。截至5月3日,已有9人獲救,2人遇難。據長沙市檢察機關(guan) 通報,該房房主和設計施工負責人等4人在此次事故中涉嫌重大責任事故罪,湖南湘大工程檢測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及技術人員等5人涉嫌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罪,已由檢察機關(guan) 批準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
人在屋中坐,禍從(cong) 天上來。幾天來,這一事故的救援情況牽動著國人的心。廢墟之下,是幾十條鮮活的生命,牽涉幾十個(ge) 家庭的幸福與(yu) 未來。事故的具體(ti) 原因還在調查中,從(cong) 通報情況看,自建房違規改造、房屋安全鑒定報告造假等問題確實存在,至於(yu) 房屋從(cong) 建造到使用環節接受了怎樣的審批和監督、相關(guan) 安全隱患排查是否到位等問題,有待後續調查。
此事再次牽出居民自建房的安全話題。近年來,自建房倒塌事故並不鮮見。如今,我國居民自建房大多存在於(yu) 農(nong) 村地區及城鄉(xiang) 接合部、城中村等地區。一些自建房何以成為(wei) “樓脆脆”?
一方麵,不少自建房的建與(yu) 用都很隨意,有的自建房在建造之初,便存在選址不安全、材料不合格、無設計和技術指導、施工隊伍不專(zhuan) 業(ye) 等問題;在使用環節,一些房主出於(yu) 擴大房屋使用麵積、出租用於(yu) 經營活動、獲取更多拆遷補償(chang) 款等目的,對自建房進行違規改造,而類似拆除承重牆、加蓋樓層等操作往往會(hui) 埋下安全隱患。
另一方麵,監管的缺失讓一些自建房成了隨時可能引爆的炸彈。在農(nong) 村地區,居民自建房申請宅基地,通常由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門批準,具體(ti) 建多大、多高,則由自然資源部門審查,而這些信息住建部門往往並不直接掌握,這一定程度造成了行政審批與(yu) 安全監管的脫節。不僅(jin) 如此,很多時候,一些地方自建房所需的鄉(xiang) 村建設規劃許可審批慢,未批先建、少批多建情況多發,而後續查處、拆除、整改的成本高、難度大。盡管有些地方通過購買(mai) 第三方服務對房屋質量進行鑒定,但在利益驅使下,有的質量報告的權威性、客觀性難以保證。
上述種種問題,仿佛一隻隻蛀蟲,不斷蠶食居民自建房的安全根基。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發生坍塌事故的居民自建房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飯店、民宿、農(nong) 家樂(le) 等經營場所,它們(men) 已經具有了公共空間的性質,關(guan) 乎更多人群的生命安全。自建房“住改商”相關(guan) 審批製度是否嚴(yan) 格落實、有沒有嚴(yan) 格的改建標準等,這些問題都不該也不能是一筆糊塗賬。
居民自建房安全已然成為(wei) 一些地方城鎮化進程中的一個(ge) 棘手問題。無論如何,不能由人民群眾(zhong) 寶貴的生命財產(chan) 為(wei) 這一問題埋單,曾經的傷(shang) 痛更不該被時間衝(chong) 淡。
事實上,相關(guan) 職能部門日益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yan) 重性並不斷加大監管整治力度。從(cong) 2020年開始,住建部就牽頭對全國所有行政村範圍內(nei) 的農(nong) 村自建房開展安全隱患摸底排查。此番事故後,長沙市部署對自建房經營活動開展專(zhuan) 項排查整治,住建部要求全麵徹查經營性自建房及此前農(nong) 村房屋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範圍之外的自建房,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區。
群眾(zhong) 的生命財產(chan) 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如何完善法律法規、加快完善房屋建築安全管理各項製度,加強房屋的全鏈條監管,同時加強宣傳(chuan) 教育,提升公眾(zhong) 的安全意識、法律意識,一係列工作都要做在前麵,加強事前監督,多些未雨綢繆。
一次慘痛事故換來一次監管升級,這樣的代價(jia) 實在太大。希望相關(guan) 方麵能痛定思痛、警鍾長鳴,下大力氣清除自建房安全隱患,有效遏製那些對相關(guan) 建築肆意擴圍、增高的衝(chong) 動,為(wei) 百姓撐起足夠堅實的保護傘(san) 。
韓韞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