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兩地醫護共譜香江春天守護曲
中新社香港5月5日電 題:兩(liang) 地醫護共譜香江春天守護曲
中新社記者 香盧平
隨著香港第五波疫情趨向緩和,內(nei) 地援港醫療隊5月5日返回內(nei) 地階段性休整。這支被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形容為(wei) “抗疫生力軍(jun) ”的醫療隊,可謂“及時雨”,將中央的關(guan) 懷、專(zhuan) 業(ye) 的醫療資源和知識帶來香港,協助抗擊第五波疫情。
3月中旬,香港正處於(yu) 第五波疫情的高峰期,每日新增的確診數字持續高企,導致醫療人手捉襟見肘,醫療係統瀕臨(lin) 崩潰,形勢異常嚴(yan) 峻。在這一危急時刻,中央始終心係香港同胞安全健康,除了物資支援外,更派出內(nei) 地援港醫療隊,全方位支援香港抗疫,體(ti) 現對香港“有求必應”“風雨同舟”的關(guan) 懷,也用實際行動證明國家永遠是香港的堅強後盾。
援港醫療隊的到來,為(wei) 香港緊缺的醫療資源及人手“鬆綁”,迅速提升了亞(ya) 博館收治病人的容量,令亞(ya) 洲國際博覽館(亞(ya) 博館)新冠治療中心內(nei) 1450張病床的功能發揮到最大,並提升服務規模和質量,這對加快整體(ti) 病人流轉、紓緩公立醫院的壓力至關(guan) 重要。
眾(zhong) 所周知,亞(ya) 博館內(nei) 收治的大多為(wei) 患有長期病患的長者,而他們(men) 正是這一波疫情中最易出現重症、甚至死亡的高危群組,內(nei) 地援港醫療隊的及時支援與(yu) 不懈努力,同樣對特區政府“減重症、減死亡”抗疫目標的實現作出了貢獻。
正如林鄭月娥在歡迎內(nei) 地援港醫療隊抵港時所說,醫療隊的每一位成員,都是放下自己手上的工作,暫時離開家人,在香港疫情十分嚴(yan) 峻時,來港參與(yu) 救治病人的工作。他們(men) 體(ti) 現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無私精神和血濃於(yu) 水的同胞情誼。
醫療隊成員中有不少是自願報名參與(yu) 香港抗疫,憑借著一腔孤勇與(yu) 大愛,義(yi) 無反顧奔赴異鄉(xiang) 。他們(men) 固然明白身後家人的擔憂,卻也無法割舍所肩負的責任與(yu) 同胞之情。
在訪港期間,醫療隊成員接受閉環式管理,每日兩(liang) 點一線,由專(zhuan) 車接送往來於(yu) 社區治療設施和酒店之間。醫療隊成員於(yu) 設施內(nei) 24小時輪班當值,與(yu) 香港醫護攜手並肩。
在這一過程中,兩(liang) 地醫護人員合作愈見成熟,在抗疫過程中彼此觀摩、學習(xi) 和實踐,大大促進了彼此的交流。醫療隊帶來專(zhuan) 業(ye) 、經驗和信心,與(yu) 香港的優(you) 秀醫療人員相輔相成,並肩作戰,產(chan) 生一加一大於(yu) 二的協同效應。正如內(nei) 地援港中醫專(zhuan) 家組副組長張忠德表示,雙方合作交流順暢,這一次合作的意義(yi) ,並不局限於(yu) 第五波疫情。
香港疫情漸趨穩定,有賴於(yu) 中央對香港的強大支援,以及兩(liang) 地醫護人員日以繼夜辛勤努力。而醫療隊成員對病人無微不至的照顧,亦獲得病人的認可與(yu) 喜愛,一些香港老人們(men) 常常拉著內(nei) 地醫護聊家常,關(guan) 心他們(men) 的身體(ti) ,更有病人出院時手寫(xie) 信件感謝他們(men) 的盡心照料。
在這個(ge) 春天,這些溫情時刻,足夠驅散疫情下的惶恐不安,兩(liang) 地醫護攜手共譜守護曲,也將兩(liang) 地民心凝聚到一處。當民心凝聚,力往一處使,必然無堅不摧。(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