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戰疫錄)一線|方艙“維保人”:每日在高危環境中工作10小時
中新網上海5月10日電 題:方艙“維保人”:每日在高危環境中工作10小時
作者 丁媛媛 許婧
2022年的5月,上海國家會(hui) 展中心方艙醫院裏依舊往來忙碌。偌大場館內(nei) ,“大白”們(men) 穿梭在床位之間。
“一處汙廢水罐出現滲水,請趕緊維修!”正在場館巡視的呂建忠手機響起,另一端傳(chuan) 來急切呼叫。作為(wei) 中建安裝上海公司負責保障“四葉草”安全運的轉維保組隊員,他與(yu) 工人們(men) 立刻向現場奔去……
對呂建忠來說,從(cong) 方艙“建設者”到“維保人”的身份轉變,前後不過30餘(yu) 天。一個(ge) 月前,呂建忠所在的中建安裝上海公司頂住壓力完成了“四葉草”5號館所有通風工程、5號館/6號館室外汙水處理工程及部分室外電力工程的建設任務。
完成建設任務後,這支建設團隊並沒有全部撤離。包括呂建忠在內(nei) 的一批隊員主動請纓留在方艙醫院。
24小時待命,10分鍾內(nei) 快速響應,30分鍾內(nei) 到達指定位置,盡快消除故障。這支團隊的任務,是守護5號館所有排風設備及5、6號館的汙廢水處理24小時正常運轉。
剛投入使用的方艙醫院經曆了一番“磨合期陣痛”:一邊要保證病區及緩衝(chong) 區主排風負壓狀態穩定,才能把混濁的空氣順利排出;一邊要保證幾萬(wan) 人用後的廢水汙水安全存儲(chu) ,經過嚴(yan) 密消毒後再流入市政管網。但對一座投產(chan) 迅速、保障措施有限、使用人員眾(zhong) 多的臨(lin) 時功能性建築來說,在嚴(yan) 密防疫的同時,高質量完成機電運維,不僅(jin) 沒有前車之鑒,工作量還遠比想象中艱巨。
呂建忠連夜趕製了一份維保操作方案。他盡可能全麵地標注了包括罐體(ti) 、風管等重點部位的維護要點。其中,三班倒的24小時巡檢是要下的一番不可回避的“笨功夫”。
一天之內(nei) ,5、6號館的入住病患已達到上萬(wan) 人,盥洗壓力驟然增加。晚上9點,傳(chuan) 來化糞池罐體(ti) 損壞漏水的壞消息。
總指揮王少華趕緊與(yu) 呂建忠等人來到現場查看。夜幕低沉,打著手電筒,他們(men) 找到了裂縫位置。大家都明白,生活的汙廢水已運至處理罐區,如不及時處理,帶著病菌的汙廢水漫溢。
打開泵口,汙廢水瞬間噴湧,濁氣撲麵而來,王少華與(yu) 工人緊皺眉頭,手頭的功夫卻絲(si) 毫沒有怠慢。他們(men) 趕緊找來潛水泵抽幹汙廢水,再用叉車把罐子架起,一群人顧不得講究,跳進罐體(ti) 內(nei) 奮勇修補。
此刻,團隊又發現,玻璃鋼材質的單罐體(ti) 積超過100立方米,支架位置不夠合體(ti) ,存在安全隱患。
經驗老道的趙建春等人當即給出解決(jue) 方案:團隊先調整罐體(ti) 外部的支架,保持與(yu) 內(nei) 壁支撐點垂直受力,考慮到罐體(ti) 本身荷載量,安全液位隻能到70%,但由於(yu) 管道過高,液位達到95%時才開始排水,團隊又在排水管上安裝三通,通過人工排水輔助罐體(ti) 自動排水。最後,再在表麵用碳纖維加固、在底部堆放沙袋確保罐體(ti) 足夠穩固,汗流浹背的大家夥(huo) 這才放下心來。
所有工序鋪設停當,東(dong) 方已朦朧亮起光暈,有人開始起居洗漱。
截至目前,維保團隊累計完成了14項通風係統維修、11項室外汙水係統維修,完成率達到了100%,管道、排風、電力係統巡檢100%覆蓋。僅(jin) 5天後,方艙醫院各項機電設備已運行平穩。
每日在高危環境中工作10小時是耐力與(yu) 毅力的挑戰:在進入汙染區前,大家互相幫忙,嚴(yan) 密地穿上防護服,隔離服,戴上手套、口罩、麵罩、鞋套與(yu) 頭套。風管加固、風機檢修、汙水管道維修……這些原本熟練的工序,在套上層層疊疊的防護服後,難度也隨之加大:雙臂活動幅度受限,雙手觸感減弱,護目鏡起霧……“曆經高難度的考驗,更加身懷絕技!”工程師郭小鋒打趣道。
大家都很珍惜一次性的防護裝備,盡量在防護有效時間裏連續作戰,“進區作業(ye) 時舍不得喝水,即使在完成維保任務後,也會(hui) 巡視檢查附近的設施情況,最大化利用好防護裝備。”工程師蘭(lan) 國俊說。
令王少華感動的,還有協同作戰的各路“大白”在戰疫的火熱一線,結下了互相信任、互幫互助的深情厚誼。“和我每天通話20多個(ge) 的那個(ge) ‘大白’,我從(cong) 未看清過他的臉,但我知道,我們(men) 都屹立在守護人民的同一戰線!”王少華說。
又是一個(ge) 通宵的夜晚,呂建忠和工友準備換上防護服進入汙染區巡檢,他突然想起了什麽(me) ,在微信上給家人發去了今天自己的核酸陰性證明報平安。“很久沒見到家人了,甚至電話都來不及打。在雲(yun) 開疫散之前,還要繼續戰鬥,但這種不言不語的問候,我相信,他們(men) 懂我”。(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