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第八大淡水湖正在重生 盼“醬油湯”重歸直飲水

發布時間:2022-05-11 11:1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巴彥淖爾5月10日電 題:中國第八大淡水湖正在重生 盼“醬油湯”重歸直飲水

  中新社記者 李愛平

  “烏(wu) 梁素海正在重生。”“我相信,總有一天這裏的湖水可以飲用。”

  5月9日,52歲的劉文斌駕駛著汽艇,在烏(wu) 梁素海寬闊的水麵上劈波斬浪。穿過一大片蘆葦,他看到幾隻天鵝振翅高飛,便忽然對記者這樣說道。

  烏(wu) 梁素海是黃河流域最大的功能性濕地、中國第八大淡水湖,承擔著調節黃河水量、保護生物多樣性、改善區域氣候等重要功能,是黃河生態安全的“自然之腎”。

  現就職於(yu) 內(nei) 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wu) 梁素海濕地保護大隊的劉文斌回憶,“20世紀70年代至90年代,烏(wu) 梁素海的水是可以飲用的,當地民眾(zhong) 出門時帶點調料,來這裏打上幾條魚,然後用湖水煮熟,就是美味佳肴。”

  “但這樣的情形,卻在2000年左右戛然而止。烏(wu) 梁素海的水質開始變得渾濁,每到春天當地刮大風時,湖水的味道臭不可聞,顏色像醬油一樣不堪入目。”劉文斌回憶道。

  曾有專(zhuan) 家預測,“這片湖若不治理,10年至20年就將消失”。

  中新社記者此前從(cong) 內(nei) 蒙古河套灌區管理總局(簡稱內(nei) 蒙古河套灌區)獲得的消息顯示,上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黃河上、中遊地區工業(ye) 化、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排入烏(wu) 梁素海的工業(ye) 廢水、城鎮生活汙水逐年增加,每年多達3300萬(wan) 噸。

  2009年以前,巴彥淖爾市7個(ge) 縣級城鎮僅(jin) 臨(lin) 河區有一座汙水處理廠,其餘(yu) 城鎮的生產(chan) 、生活汙水未經處理即行排放,最終進入烏(wu) 梁素海造成汙染。

  轉機出現在2012年之後,在中國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hui) 的高度重視下,內(nei) 蒙古河套灌區等多單位全麵開展烏(wu) 梁素海生態補水工作。

  包巍是巴彥淖爾市烏(wu) 梁素海生態保護中心副主任,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坦言,“自生態補水以來,這裏的湖水水質一天比一天好。”

  據介紹,近年來,官方對烏(wu) 梁素海湖區開展內(nei) 源治理共投入9.83億(yi) 元(人民幣,下同)實施生態補水通道、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工程;除此外,還先後投入0.5億(yi) 元啟動實施“漁民上岸”,全麵禁止烏(wu) 梁素海違規養(yang) 殖行為(wei) 。

  內(nei) 蒙古巴彥淖爾市烏(wu) 拉特前旗旗委書(shu) 記蘇雅拉圖稱,2019年至2021年,烏(wu) 梁素海生態補水量分別達到6.15億(yi) 立方米、6.25億(yi) 立方米和5.98億(yi) 立方米,湖區麵積穩定在293平方公裏。今年截止到目前,官方已向烏(wu) 梁素海生態補水1.8033億(yi) 立方米。

  “通過幾年的不懈努力,烏(wu) 梁素海水質由劣Ⅴ類提高到整體(ti) Ⅴ類、局部Ⅳ類,水體(ti) 由輕度富營養(yang) 狀態改善為(wei) 中營養(yang) 狀態,生物多樣性持續恢複,治理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效。”蘇雅拉圖如是表示。

  “現在這裏水質清澈,各種珍稀鳥類經常出沒。”劉文斌告訴記者,由於(yu) 這幾年烏(wu) 梁素海治理成效顯著,他已多次接受媒體(ti) 采訪,某種意義(yi) 上成為(wei) 這片湖的見證者與(yu) 代言人。(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