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千餘年曆史浙江遂昌金礦:礦山變花園
【解說】浙江麗(li) 水遂昌金礦有1400餘(yu) 年的采冶曆史,是世界上少有的曆經千年仍活著的金礦,完整地保存著唐代、宋代、明代等眾(zhong) 多古礦遺址。
走進遂昌金礦,滿目皆是綠。遂昌金礦礦山公園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葉潮永介紹,20世紀90年代後期遂昌金礦黃金資源變少,加之多年黃金開采對環境的影響,於(yu) 是他們(men) 在思考如何轉型發展。2005年,遂昌金礦獲批首批國家礦山公園,在“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指引下,遂昌金礦通過一係列的遺址保護、廢棄地整治和生態修複,建成景區,極大地促進了礦區環境保護和生態恢複,礦區的綠化美化,帶來了取之不盡的“金山銀山”。
【同期】遂昌金礦礦山公園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葉潮永
就按照“兩(liang) 山”理念的指引下,通過了什麽(me) 措施呢, 比如說廢棄地整治、礦用地治理、生態修複、植被保護、清汙(水)分流等等一係列的措施,現在為(wei) 止我們(men) 將近花了3億(yi) 的投資,那麽(me) 把整個(ge) 礦區的麵貌來了個(ge) 翻天覆地的變化。我現在黃金資源枯竭了,我把生態環境整治好了,旅遊搞好了,每天這麽(me) 多遊客進去再出來之後,就等於(yu) 我當年挖黃金,滾出來好多金戒指、金元寶,這個(ge) 就很典型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所以我們(men) 今後有決(jue) 心花更多的錢,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保護好綠水青山這座金山銀山,甚至不惜花一座金山銀山去換來更多的綠水青山。
【解說】談及當年為(wei) 了守護好這片綠水青山所做的努力,葉潮永仍然記憶猶新。十幾年生產(chan) 累積形成的礦區廢棄地麵積大、酸性大,為(wei) 此他們(men) 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在一年多時間反複進行人工覆土,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yu) 種活了樹木,現在,麵積達15萬(wan) 平方米的礦區廢渣區早已被茂密的森林所覆蓋。而為(wei) 了護住礦區周邊的綠水青山,遂昌金礦提出了企業(ye) 公益林概念。
【同期】遂昌金礦礦山公園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葉潮永
我們(men) 當時在沒有公益林這個(ge) 概念的時候,我們(men) 提出來一個(ge) 企業(ye) 公益林,那我們(men) 做農(nong) 民的(思想)工作,你這個(ge) 林地不要砍了,我按照每畝(mu) 每平方每年補貼你多少錢。組織專(zhuan) 業(ye) 的隊伍每家每戶去走訪做工作,把每家每戶的農(nong) 民的思想工作做通,把協議簽好,每年我完全企業(ye) 出錢給他們(men) 錢,後來我們(men) 上升到縣級公益林,現在是我們(men) 省級公益林,省級公益林之後我們(men) 規模從(cong) 三千多畝(mu) 上升到一萬(wan) 多畝(mu) ,那麽(me) 現在好了(公益林)保護得非常好錢省裏也會(hui) 幫我們(men) 出一部分,我們(men) 企業(ye) 也少出一部分。
【解說】隨著旅遊興(xing) 起,遂昌金礦帶動了遂昌縣城沿線的旅遊景點的開發和眾(zhong) 多民宿、農(nong) 家樂(le) 的發展。葉潮永表示,他們(men) 不僅(jin) 解決(jue) 了許多周邊村民的就業(ye) 問題,還通過種種措施帶動當地老百姓致富。
【同期】遂昌金礦礦山公園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葉潮永
沒有遂昌金礦這個(ge) 項目之前,這裏麵的旅遊項目是一家都沒有的,那麽(me) 現在這個(ge) 20公裏的範圍之內(nei) ,吃飯的住宿的分別都有10幾家,周邊的旅遊景點有4個(ge) ,周邊的農(nong) 家樂(le) 不計其數,光我旅遊公司帶動的就業(ye) 人口我也是200多號,200多號員工很多員工都是周邊的村民,我周邊的旅遊項目涉旅部分的就業(ye) 從(cong) 業(ye) 人員有600多號,我們(men) 還在景區開辟了一些比較好的攤位,免費的給我們(men) 周邊的農(nong) 民銷售他們(men) 的農(nong) 產(chan) 品,通過很多種措施來帶動當地的農(nong) 民發財致富。
【解說】下一步,遂昌金礦將致力於(yu) 打造成5A級景區,並堅定不移地保護綠水青山,讓周邊的民眾(zhong) 獲得更多的“金山銀山”。
【同期】遂昌金礦礦山公園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葉潮永
以礦山為(wei) 主題的以黃金為(wei) 主題的目前對全國的5A景區來說是空白,那我們(men) 下一步也想通過引入社會(hui) 資本或者是其他外來投資,進行合作共同創建5A景區,盡最大的努力下最大的決(jue) 心,堅定不移的把綠水青山保護好,把綠水青山做大做強,讓它源源不斷的給(景區)產(chan) 出金山銀山,給周邊的老百姓產(chan) 出金山銀山。
記者沈亦山 浙江麗(li) 水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