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量子高清密話”來了,不懼監聽!適用於這些人群

發布時間:2022-05-17 14:42:00來源: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吳長鋒

  5月17日是世界電信和信息社會(hui) 日,近日,中國電信發布了業(ye) 內(nei) 首款基於(yu) 量子信息技術的VoLTE加密通話產(chan) 品——天翼量子高清密話。據介紹,這款產(chan) 品采用國產(chan) 定製手機、量子安全SIM卡和國密算法“三重保護”,在保障終端原生支持、VoLTE高清通話基礎上,為(wei) 用戶提供“管—端—芯”一體(ti) 化安全防護,並帶來科技、時尚、安全和便捷的保密通信新體(ti) 驗。“量子高清密話”會(hui) 是我們(men) 與(yu) 量子科技的第一次親(qin) 密接觸嗎?

  國產(chan) 定製,一話一密,不懼破譯

  據介紹,此次發布的天翼量子高清密話,搭載中國電信定製終端,采用國產(chan) 芯片的量子安全SIM卡,自主研發量子安全中間件,在手機側(ce) 完成對VoLTE話音數據的加解密,有效防止通話在網絡傳(chuan) 輸中被監聽。

  事實上,早在2021年1月,中國電信就宣布與(yu) 國盾量子成立合資公司——中電信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提前布局量子安全行業(ye) 。量子密話產(chan) 品已在北京、安徽、廣東(dong) 等地進行了試用。時隔一年多,此次推出的天翼量子高清密話產(chan) 品有何不同?

  “量子保密電話都基於(yu) 國盾量子提供的核心技術。此次發布的天翼量子高清密話,用戶換卡不換號,就能體(ti) 驗量子高清密話。”國盾量子方案技術總監張如通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兩(liang) 者的不同之處首先在於(yu) 產(chan) 品形式不同。“量子密話產(chan) 品以SIM卡為(wei) 載體(ti) ,無需更換手機,用戶使用門檻較低。天翼量子高清密話則以手機為(wei) 載體(ti) ,采用國產(chan) 定製手機、量子安全SIM卡和國密算法‘三重保護’。”張如通說。

  與(yu) 前者相比,天翼量子高清密話撥號方式也不相同。“量子密話產(chan) 品實現的是VoIP量子加密通話,用戶開通此項業(ye) 務,更換量子安全SIM卡,通過手機端下載安裝天翼量子App享受加密通話、加密短信服務。” 張如通告訴記者。

  他表示,天翼量子高清密話融合了中國電信VoLTE網絡和量子信息技術,和其他通話模式相比,VoLTE可以使得通話期間不斷網、提高音視頻通話質量等。結合量子加密技術後,用戶通過撥號盤即可直接撥打加密通話,“用戶每次發起量子密話都會(hui) 隨機抽取卡內(nei) 密鑰校驗用戶身份,認證通過後再由量子網絡實時生成一個(ge) 新密鑰加密會(hui) 話數據。密鑰隨機、難破譯,會(hui) 話結束後密鑰立刻被廢棄。”張如通介紹說,當任一方不支持此項業(ye) 務時,通話自動回落到原有VoLTE通話,操作便捷,接通快,無絲(si) 毫頓挫感,在保障通話高清品質的同時,極大增強通話的安全保密性。

  適用於(yu) 追求信息安全的行業(ye) 用戶

  “目前,量子密話適用於(yu) 政務、金融、能源等各領域的大中企業(ye) ,以及追求信息安全的行業(ye) 用戶,同時也麵向有保密通信需求的公眾(zhong) 用戶開放,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和推廣價(jia) 值。”張如通說。

  據了解,量子密話產(chan) 品自2021年1月1日正式推出,目前終端用戶規模近30萬(wan) 。此次全新發布的天翼量子高清密話,則是中國電信“量子+加密通話”產(chan) 品族中的新成員,是中國電信VoLTE網絡和量子信息技術的創新融合,也是中國電信推動量子保密通信科研成果轉化的新應用。

  “目前我們(men) 已初步構建自主可控的量子安全能力體(ti) 係,後續將推出‘量子+加密組網’‘量子+安全物聯網’等係列產(chan) 品和解決(jue) 方案,為(wei) 政務、金融、能源等客戶提供更高等級的安全服務。”張如通說,會(hui) 有更豐(feng) 富的產(chan) 品類型,將量子加密技術應用在包括通話安全在內(nei) 的方方麵麵。

  業(ye) 內(nei) 專(zhuan) 家表示,單純從(cong) 通話加密而言,這對手機並不是一個(ge) 新興(xing) 功能,量子安全手機在加密的方式和安全性上有了新的突破。但是,通話加密目前並不是手機市場的主流需求,數據安全非常重要,卻並不容易被消費者感知。隨著智能手機中存有越來越多的個(ge) 人數據和金融信息,消費者對加密的需求會(hui) 日益增長。現在普通百姓可以購買(mai) 量子高清密話手機試試了。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