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每一個奮鬥的你】煤礦開采作業10年變遷:從無序排放到綠色礦山
中新網忻州5月20日電 題:煤礦開采作業(ye) 10年變遷:從(cong) 無序排放到綠色礦山
中新網記者 範麗(li) 芳
山西焦煤霍州煤電汾源煤業(ye) 的礦井汙水處理站內(nei) ,開采中產(chan) 生的廢棄礦井水從(cong) 地下抽出,通過三號進水管排入池中,沉澱、加藥、過濾、消毒,十幾道工藝後,渾濁汙黑的水變得清澈。
經過淨化處理的水分流向不同管道,有的重新輸向井下用於(yu) 生產(chan) 、巷道灑水,有的送到地麵用於(yu) 綠化、消防、運煤車輛清洗等,重複使用率達80%,汙水中沉澱的煤泥壓縮成餅狀後銷售。
管涔山下、汾河之源,如今這般綠色、節能景象在十年前是另一番模樣。
汾源煤業(ye) 所處的忻州市靜樂(le) 縣杜家村鎮,煤炭資源豐(feng) 富。煤炭“黃金十年”期間,大小煤礦有七八座。與(yu) 此伴生的是私挖濫采、環境汙染。2009年,資源重組大潮下,汾源煤業(ye) 有限公司對當地幾座煤礦並購重組,成為(wei) 國有企業(ye) 山西焦煤霍州煤電下屬子公司。
汽車駛入汾源煤業(ye) 礦區,高聳的煙囪甚是顯眼。“這個(ge) 煙囪已經淘汰了。”汾源煤業(ye) 環保節能中心主任劉君作為(wei) 汾源“元老”,見證了這裏從(cong) 小鍋爐、大鍋爐、高煙囪到電鍋爐的巨變。
“剛來的時候,房子破舊,設施落後,汙水橫流。”劉君說,汾源煤業(ye) 對基礎設施改建、擴建、新建。
汾源煤業(ye) 綜放工作麵地質條件複雜,屬“大傾(qing) 角”帶壓開采,工作麵切巷坡度高達51度,平均坡度36度,加之這裏屬頂板軟、煤質軟和底板軟(“三軟”)地質煤層,開采難度前所未有。
“礦工要站在很陡的坡麵作業(ye) ,而且因為(wei) 煤質像豆腐一樣軟,用於(yu) 支護的頂板、底板很難固定。工作難度大、危險係數高,一個(ge) 月隻能產(chan) 1.9萬(wan) 噸原煤。”綜放隊隊長孫華奇說,整合後的汾源煤業(ye) 聚焦煤炭開采技術創新,加大資金投入,加強與(yu) 科研機構對接,經過團隊不斷試驗、探索,終於(yu) 破解難題。
項目組通過實測,認定該礦“大傾(qing) 角”“三軟”綜采放頂煤工作麵在優(you) 化工藝後,2019年以來的原煤月產(chan) 量從(cong) 1.9萬(wan) 噸、3萬(wan) 噸、4.2萬(wan) 噸、5.6萬(wan) 噸、6.8萬(wan) 噸,提升至現在的11.95萬(wan) 噸,通過精采細放,總體(ti) 煤炭回收率較優(you) 化前高出1.5%,同等條件下多采出煤炭約9393噸,為(wei) “大傾(qing) 角”厚煤層帶壓綜合放頂煤開采積累技術經驗。
采訪期間,記者在劉君辦公室看到,“山西焦煤集團能源雲(yun) 安全環保信息平台”顯示屏實時更新礦井汙水處理、鍋爐房廢氣、礦井放射源等數據,並同步上傳(chuan) 至靜樂(le) 縣、忻州市相關(guan) 部門。
“我們(men) 還實施了智能保水開采、中水複用等一係列資源高效利用措施。”劉君坦言,這一係列技術的突破、設備的升級在原來煤礦“小、弱、散”時期,是無法實現的。
讓煤炭開采過程更綠色安全、更節能增效、更智能先進,是近年煤炭大省山西改革和探索的方向。其間,官方陸續出台《關(guan) 於(yu) 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關(guan) 於(yu) 促進全省煤炭綠色開采的意見》等文件支持。
經過十年發展,如今的煤礦正在逐步實現“采煤不見煤、用水不排水、出煤不燒煤”。“機械化換人、自動化減人、智能化無人,這是一個(ge) 趨勢。”汾源煤業(ye) 董事長李增祿說,前兩(liang) 者已基本實現,現在正朝著智能化邁進。
雨後,遠處山頂霧氣繚繞,環抱礦區的東(dong) 西兩(liang) 山滿目蔥蘢,兩(liang) 座矸石山生態日漸豐(feng) 富,山腳下,苜蓿蔥綠,長勢正好。(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