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
近期再貸款密集推出——
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
本報記者 姚 進
設立科技創新再貸款,開展普惠養(yang) 老專(zhuan) 項再貸款試點,增加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zhuan) 項再貸款額度……近日,一係列再貸款密集推出,成為(wei) 貨幣政策工具的“熱詞”。專(zhuan) 家認為(wei) ,再貸款工具的擴容,體(ti) 現出貨幣政策將強化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ye) 領域結構性支持。這意味著,在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的基礎上,政策效果更強調定向、精準、直達。
再貸款工具密集推出
近一個(ge) 月以來,人民銀行已先後推出4400億(yi) 元再貸款額度,包括2000億(yi) 元科技創新再貸款額度、400億(yi) 元普惠養(yang) 老專(zhuan) 項再貸款試點額度、增加1000億(yi) 元支持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專(zhuan) 項再貸款額度及1000億(yi) 元交通物流領域再貸款。
具體(ti) 來看,科技創新再貸款支持範圍包括“高新技術企業(ye) ”、“專(zhuan) 精特新”中小企業(ye) 、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ye) 、製造業(ye) 單項冠軍(jun) 企業(ye) 等科技企業(ye) 。采用“先貸後借”的直達機製,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向符合條件的科技企業(ye) 發放貸款後,人民銀行按季對貸款期限6個(ge) 月及以上科技企業(ye) 貸款本金的60%提供資金支持。
普惠養(yang) 老專(zhuan) 項再貸款同樣采取“先貸後借”的直達機製,按季發放。初期選擇浙江、江蘇、河南、河北、江西等5省份開展試點,試點額度為(wei) 400億(yi) 元,利率為(wei) 1.75%。金融機構按市場化原則向符合條件的普惠養(yang) 老機構發放優(you) 惠利率貸款,貸款利率與(yu) 同期限檔次貸款市場報價(jia) 利率(LPR)大致持平。
本次增加的1000億(yi) 元專(zhuan) 項再貸款額度,專(zhuan) 門用於(yu) 同煤炭開發使用和增強煤炭儲(chu) 備能力相關(guan) 的領域,按月發放。具體(ti) 支持領域包括:一是煤炭安全生產(chan) 和儲(chu) 備領域。包括現代化煤礦建設、綠色高效技術應用、智能化礦山建設、煤礦安全改造、煤炭洗選、煤炭儲(chu) 備能力建設等項目。二是煤電企業(ye) 電煤保供領域。金融機構應優(you) 先支持煤炭安全生產(chan) 和儲(chu) 備的項目貸款。對於(yu) 煤電企業(ye) 電煤保供領域,金融機構發放的煤電企業(ye) 購買(mai) 煤炭的流動資金貸款可按要求申請專(zhuan) 項再貸款支持。
結構性政策成為(wei) 主要發力點
再貸款這一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為(wei) 何在近期密集推出?所謂再貸款,是由中央銀行貸款給商業(ye) 銀行,再由商業(ye) 銀行貸給普通客戶的資金。由於(yu) 再貸款提供的資金穩定、成本低、期限長,不僅(jin) 能夠降低相關(guan) 行業(ye) 企業(ye) 資金成本,也能有效分散銀行承擔風險,激發銀行服務企業(ye) 的積極性,對相關(guan) 領域金融機構放貸的撬動效果明顯。
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yu) 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盤和林認為(wei) ,一方麵,當前金融領域貸款結構亟待優(you) 化,通過推出多種再貸款工具,可優(you) 化金融機構貸款結構。另一方麵,當前國內(nei) 內(nei) 需有所收縮,通過再貸款工具對重點領域進行精準扶持,促進經濟結構優(you) 化,可促進經濟增長。
中信證券聯席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表示,短期看,貨幣政策的目標傾(qing) 向於(yu) 聚焦支持小微企業(ye) 和受疫情影響的困難行業(ye) 、脆弱群體(ti) 。結構性貨幣政策具有定向性特征,更適合解決(jue) 經濟的結構性矛盾。
“各類再貸款等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將帶動金融機構貸款投放多增1萬(wan) 億(yi) 元,參照以往經驗,通常在3個(ge) 月至6個(ge) 月內(nei) 完成投放。站在全年的角度,預計再貸款等工具將有效提高社融同比增速0.3個(ge) 百分點。”明明認為(wei) 。
招商證券聯席首席宏觀經濟分析師張一平認為(wei) ,結構性工具是今年貨幣政策創新發力的主要方向,通過引入“激勵相容機製”,該工具可向市場定向投放基礎貨幣,並撬動銀行信貸投放。據估計,結構性政策工具的使用將帶動貸款投放多增1萬(wan) 億(yi) 元,農(nong) 田水利、能源安全、高校就業(ye) 等領域可能成為(wei) 下一步結構性政策工具的創新方向。
抓緊謀劃增量政策工具
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要求,“要抓緊謀劃增量政策工具,加大相機調控力度”。人民銀行近日發布的《2022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也強調,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積極做好“加法”,引導金融機構合理投放貸款,促進金融資源向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受疫情影響嚴(yan) 重的企業(ye) 、行業(ye) 傾(qing) 斜。
在受訪專(zhuan) 家看來,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已成為(wei) 當前“穩增長”的關(guan) 鍵抓手,在現階段具有明確的作為(wei) 空間。
“近期再貸款工具的密集推出,主要是金融機構增效、調結構和宏觀經濟拉動內(nei) 需的需要,通過抓緊謀劃增量政策工具支持經濟發展,保持增速。”盤和林認為(wei) ,但也要看到,當前貨幣政策依然保持穩健的基調,沒有過度寬鬆,所以增量政策工具以結構優(you) 化為(wei) 主。未來經濟結構優(you) 化會(hui) 繼續推進,將更加注重民生領域的信貸扶持。
除了發揮好貨幣政策的結構功能,總量性貨幣政策工具也不能缺席。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要走在市場曲線前麵,精準調節流動性,保持銀行體(ti) 係流動性合理充裕。同時,要繼續完善中央銀行調節貨幣供應流動性、資本和利率約束的長效機製,保持廣義(yi) 貨幣和社會(hui) 融資增速同名義(yi) 經濟增速基本匹配,穩住“貨幣錨”,既保持金融支持實體(ti) 經濟的力度,又避免“大水漫灌”,有效防範宏觀金融風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