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你在網上“充電加油”嗎?

發布時間:2022-05-23 14:34:00來源: 人民日報海外版

  你在網上“充電加油”嗎?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日前發布的《新時代的中國青年》白皮書(shu) 顯示,青年在職學習(xi) 專(zhuan) 業(ye) 技能的熱情空前高漲,超過50%的社會(hui) 青年參加過職業(ye) 技能培訓,工作之餘(yu) “充充電”、“加加油”成為(wei) 越來越多青年的共同選擇。教育部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2月底,中國上線慕課(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數量超過5.25萬(wan) 門,注冊(ce) 用戶達3.7億(yi) ,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居全球第一。受益於(yu) 網絡媒體(ti) 迅猛發展,許多青年通過慕課等方式選學課程、獲取知識。

  終身學習(xi) ,充實自我

  汪凝居住在北京市通州區,工作單位是位於(yu) 豐(feng) 台麗(li) 澤商務區的一家金融機構,每天通勤時間近3小時。對汪凝來說,在地鐵上學習(xi) 已收藏訂閱的慕課課程已成為(wei) 他的習(xi) 慣。

  “最近我在看慕課網站上複旦大學老師講授的《三國誌》導讀,因為(wei) 一直對三國時期曆史很感興(xing) 趣。課程中涉及古典文獻解讀的方法,也可以為(wei) 我今後閱讀其它史書(shu) 提供幫助。”雖然所從(cong) 事的工作與(yu) 曆史學無關(guan) ,但在汪凝看來,參與(yu) 在線學習(xi) 可以豐(feng) 富學識、拓寬知識麵,他的同事中不少人同樣也是慕課的粉絲(si) 。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青年把學習(xi) 作為(wei) 一種生活樂(le) 趣、人生追求,在“雲(yun) 端”進行遠程學習(xi) ,提升自我。如今,學習(xi) 提升的社會(hui) 氛圍愈加濃厚,熱愛線上學習(xi) 漸成風氣。

  慕課、知識社群、網易公開課……豐(feng) 富多樣的學習(xi) 資源,不僅(jin) 讓廣大青年在離開校園後也能夠繼續學習(xi) ,還能讓全世界的優(you) 質教學資源實現共享。據悉,中國慕課數量及學習(xi) 人數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從(cong) 2013年起步的中國慕課平台,麵向高校師生和社會(hui) 學習(xi) 者提供中國各類優(you) 質課程資源和教學服務,早已成為(wei) 終身學習(xi) 的重要渠道之一。

  關(guan) 鍵一招,提高技能

  教育部黨(dang) 組成員、副部長鍾登華曾表示,要用好慕課這關(guan) 鍵一招,突出以學習(xi) 者為(wei) 中心,推進教學組織形式、學習(xi) 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變革創新,為(wei) 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受教育者提供個(ge) 性化、多樣化、高質量的教育服務,促進學習(xi) 者主動學習(xi) 、釋放潛能、全麵發展。

  “大學不僅(jin) 要重視建設專(zhuan) 業(ye) 性強的慕課,還要重視建設受社會(hui) 歡迎的科普類、知識類、服務類課程,為(wei) 全民終身學習(xi) 貢獻大學力量。”鍾登華說。

  正是得益於(yu) 幾年來慕課平台的迅猛發展,中國高等教育數字化行動發展也在不斷推進,眾(zhong) 多像汪凝一樣習(xi) 慣在線學習(xi) 的社會(hui) 青年擁有了更加豐(feng) 富的學習(xi) 資源。

  記者了解到,作為(wei) 國家教育公共服務的綜合集成平台,國家智慧教育平台已推出基礎教育、職業(ye) 教育、高等教育3個(ge) 資源平台以及“24365”大學生就業(ye) 服務平台。據教育部新聞辦主任、新聞發言人續梅介紹,高等教育平台瀏覽量已接近900萬(wan) 人次,高峰時1秒達到7000人次,訪問用戶覆蓋了中國、美國、英國、加拿大、日本等129個(ge) 國家和地區,查看點擊學習(xi) 課程超過2.5萬(wan) 個(ge) ,占全國課程比例超過93%。職業(ye) 教育平台目前已經匯聚了將近2000個(ge) 專(zhuan) 業(ye) 教學資源庫,6000餘(yu) 門在線精品課和2000餘(yu) 門視頻公開課,有效幫助使用者學習(xi) 各類知識技能。

  優(you) 化體(ti) 驗,拓展潛力

  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發揮在線教育優(you) 勢,完善終身學習(xi) 體(ti) 係,建設學習(xi) 型社會(hui) 。推進高水平大學開放教育資源,完善注冊(ce) 學習(xi) 和彈性學習(xi) 製度,暢通不同類型學習(xi) 成果的互認和轉換渠道。

  高質量的在線教育平台,為(wei) 社會(hui) 學習(xi) 者便捷、高效的獲取信息資源提供了強大助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慕課等在線學習(xi) 網站一直存在完課率低的短板,不少學習(xi) 者選課後學了幾節便中途放棄,並未達到預期學習(xi) 目的。真正培養(yang) 起學習(xi) 者終身學習(xi) 的理念與(yu) 技能,並非一朝一夕之功。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在線課程未來在優(you) 化交互體(ti) 驗、拓展應用場景等方麵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可以更好滿足學習(xi) 者的個(ge) 性化服務需求,從(cong) 而幫助學習(xi) 者提高學習(xi) 效率,提高個(ge) 人“充電”“加油”的獲得感。

  “隻選了課還遠遠不夠,還要使學習(xi) 者真正聽進去、學進去。”北京林業(ye) 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鐵錚說,線上課程還需要提高授課的互動性和精準性,完善針對學習(xi) 效果的科學評價(jia) 。“課程設置也要及時更新內(nei) 容、豐(feng) 富完善方式;要健全用戶反饋機製,及時聽取用戶的意見和建議;要積極引進新技術,進一步提高在線教育質量。”

  孫亞(ya) 慧

  孫亞(ya) 慧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