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專家論道我國農機裝備高質量發展之路

發布時間:2022-05-23 14:57:00來源: 科技日報

  加強核心技術攻關(guan) 著力解決(jue) “好用”問題

  ——專(zhuan) 家論道我國農(nong) 機裝備高質量發展之路

  ◎本報記者 操秀英

  “擔大任,要有大能力。特別是要加快培育農(nong) 機原創技術策源地,圍繞解決(jue) ‘卡脖子’問題,深入開展重點產(chan) 品核心技術攻關(guan) ,著力提升我國農(nong) 業(ye) 裝備自主研發應用能力,長誌氣、強骨氣、厚底氣。”在近日召開的國機集團農(nong) 機裝備高質量推進會(hui) 上,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任洪斌強調。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農(nong) 業(ye) 機械化取得長足進步,形成了65個(ge) 大類、4000多個(ge) 機型品種的產(chan) 品係列。“十三五”時期,我國農(nong) 業(ye) 機械化邁入了向全程全麵高質高效轉型升級的發展時期,國產(chan) 農(nong) 機產(chan) 品供給能力穩定達到90%,支撐農(nong) 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71%,主要經濟作物薄弱環節“無機可用”問題基本得到解決(jue) 。

  中國機械工業(ye) 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機集團)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張曉侖(lun) 介紹道,作為(wei) 農(nong) 機裝備研發製造的“國家隊”, 自2019年啟動農(nong) 機振興(xing) 三年行動以來,國機集團牢牢牽住科技創新這個(ge) “牛鼻子”,以實現自主可控為(wei) 目標,不斷推動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農(nong) 機裝備研發投入穩步增長,平均研發強度約6.5%,累計攻破重點技術100餘(yu) 項。

  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也坦陳,我國農(nong) 業(ye) 機械化在區域、產(chan) 業(ye) 、品種、環節等方麵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情況依然存在,部分關(guan) 鍵核心技術、重要零部件、材料受製於(yu) 人, 製造工藝、重大裝備等與(yu) 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部分高端機具主要依賴進口。一些產(chan) 業(ye) 品種、農(nong) 藝製度、種養(yang) 方式及產(chan) 後加工等與(yu) 機械化生產(chan) 不協調等問題仍較為(wei) 明顯, 農(nong) 機農(nong) 藝融合不夠緊密。

  為(wei) 了加快我國農(nong) 機行業(ye) 的發展,工業(ye) 和信息化部、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國務院國資委等部委積極部署了一係列行動。張曉侖(lun) 在報告中稱,這是加快推動農(nong) 機行業(ye) 高質量發展的關(guan) 鍵期,也是農(nong) 機行業(ye) 轉型升級的攻堅期。他表示,未來,國機集團將堅持“提高農(nong) 機裝備水平,護航國家糧食安全”“一條主線”,聯動推進“培育農(nong) 機原創技術策源地、打造高端農(nong) 機現代產(chan) 業(ye) 鏈鏈長、開展農(nong) 機裝備補短板”“三大行動”,落實“三張清單”,扛起持續推進農(nong) 業(ye) 機械化全程全麵和高質量發展的大旗。

  科技部副部長邵新宇強調,要緊緊圍繞打贏農(nong) 機裝備關(guan) 鍵核心技術攻堅戰這一主線,加快補齊創新鏈、產(chan) 業(ye) 鏈和供應鏈上的關(guan) 鍵技術短板,以科技支撐農(nong) 機裝備高質量發展。

  工業(ye) 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則表示,要進一步加強協同創新,統籌資源,加強農(nong) 機農(nong) 藝融合,推動農(nong) 機裝備與(yu) 電子信息、軟件等跨行業(ye) 合作,組織材料、部件、整機等產(chan) 業(ye) 上下遊協同攻關(guan) ,著力突破瓶頸短板,努力提升產(chan) 業(ye) 基礎高級化和產(chan) 業(ye) 鏈現代化水平;要進一步打造農(nong) 機裝備中國品牌,築牢產(chan) 業(ye) 發展生命線,加強生產(chan) 安全管理和質量管控,在著力解決(jue) “有機可用”的基礎上,突破“有機好用”問題,加快推動農(nong) 機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無人化發展,推動農(nong) 業(ye) 用北鬥終端及輔助駕駛係統應用,積極搶占智慧農(nong) 機發展國際競爭(zheng) 高地。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市農(nong) 林科學院首席專(zhuan) 家趙春江具體(ti) 建議,要順應世界農(nong) 機裝備綠色智能、節能減排的發展趨勢,圍繞農(nong) 業(ye) 機械化重大科技需求,積極開展農(nong) 機裝備的戰略性、前沿性、基礎性和多學科交叉的研究,突破高壓共軌、動力換擋等核心關(guan) 鍵技術,解決(jue) 好新能源動力、控製核心關(guan) 鍵部件等關(guan) 鍵問題;加強農(nong) 機裝備新材料和新工藝的研究,針對大型農(nong) 機裝備關(guan) 鍵件的體(ti) 積大、壽命低、可靠性差等共性問題開展研究;針對我國農(nong) 業(ye) 複雜多樣這個(ge) 特點,以及農(nong) 機弱項短板,研發先進實用各類機具,重點解決(jue) 甘蔗、油菜、棉花、油茶、茶葉、特種經濟作物等農(nong) 機收獲和山區丘陵機械化的弱項問題;圍繞電腦強化人腦目標,適應智慧農(nong) 業(ye) 發展的戰略需求,大力推動農(nong) 機裝備的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圍繞推進農(nong) 機節能減排,加快綠色智能農(nong) 機裝備和節本增效農(nong) 業(ye) 機械化技術的推廣應用。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