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帶給這些中學生的收獲,不止獎牌
體(ti) 育帶給這些中學生的收獲不止獎牌
諾曼底登陸是“二戰”的關(guan) 鍵戰役和標誌性事件之一,對於(yu) 一名中學生來說,對法國諾曼底一定不陌生。如果能夠親(qin) 臨(lin) 諾曼底,並在這裏與(yu) 來自世界各地的中學生相聚,無疑是令人向往的體(ti) 驗。5月15日至21日,第19屆世界中學生夏季運動會(hui) 在法國諾曼底舉(ju) 行。35名中國中學生終於(yu) 走進了這座之前對他們(men) 來說隻出現在曆史書(shu) 上的城市。他們(men) 在世界中學生運動會(hui) 的賽場上展示自我和中國的形象,並與(yu) 各國和地區同齡人交流、學習(xi) ,收獲了體(ti) 育帶給自己的又一段寶貴成長經曆。
5月15日,第19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hui) 開幕式在諾曼底舉(ju) 行。浪漫的法國人把開幕式搬到了大街上,讓世界各地的中學生以沿街巡遊的方式與(yu) 諾曼底這座城市親(qin) 密接觸。各參賽代表團沿街巡遊的過程,也是展現自身形象的過程。一名記者現場抓怕到中國代表團一名學生即興(xing) 表演街舞,引來其他代表團成員和法國觀眾(zhong) 圍觀的畫麵。這包含著濃濃的青春、陽光、激情氣息的一幕,令當時在現場的山東(dong) 省泰安市泰山外國語學校校長、此次中國中學生男子沙灘排球隊領隊孫曉忠感歎,主動展現自我、積極與(yu) 外界交流,是新時代的中國中學生身上最明顯的特征之一。
在本次世界中學生運動會(hui) 上,奪得霹靂舞項目1金1銅共2枚獎牌的河北省泊頭市第二中學高三學生於(yu) 子昂回憶自己的成長經曆,認為(wei) 跳霹靂舞的孩子已經習(xi) 慣於(yu) 展現自我並接受別人的羨慕眼光。於(yu) 子昂從(cong) 4歲開始接觸霹靂舞,“我小時候性格太靦腆,家人希望通過學習(xi) 霹靂舞可以讓我更加外向一些。”但家人沒想到的是,霹靂舞帶給於(yu) 子昂的改變可不隻是性格。
隨時隨地能夠表演一套令人眼花繚亂(luan) 的霹靂舞,讓於(yu) 子昂變得更加自信。同時,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道路上,於(yu) 子昂對成績二字也有了更深的理解,“我更能明白每個(ge) 人背後的艱苦,各行各業(ye) 都是一樣。”
於(yu) 子昂從(cong) 4歲開始練習(xi) 霹靂舞,隻在初三因為(wei) 備戰中考中斷了1年訓練,但也是因為(wei) 中斷訓練的這段時間,讓於(yu) 子昂體(ti) 會(hui) 到了為(wei) 了夢想而努力的不易。“由於(yu) 中斷訓練1年,身體(ti) 能力大幅下滑。有些動作已經完全做不了了。當一切從(cong) 頭開始,發現想要恢複到之前的水平真的太難了。”於(yu) 子昂回憶,“在大半年的時間裏,除了每天幾百遍的訓練動作之外,更是對毅力的考驗。”如果不能闖過這個(ge) 瓶頸期,也就隻能放棄了。但於(yu) 子昂早就給自己勾畫了參加世界比賽乃至巴黎奧運會(hui) 的目標,他下定了決(jue) 心一定要闖過這個(ge) 瓶頸期。堅持終於(yu) 有了回報,1年後,他闖過了瓶頸期。今年,他又首次代表中國參加了世界中學生運動會(hui) 。
和於(yu) 子昂一樣,在此次世界中學生運動會(hui) 上,奪得田徑投擲項目1金1銅共2枚獎牌的新疆烏(wu) 魯木齊十九中高二學生劉媛,認為(wei) 體(ti) 育帶給自己的最大收獲也與(yu) 闖過瓶頸期有關(guan) 。
出於(yu) 鍛煉身體(ti) 的考慮,劉媛在小學六年級的時候開始練習(xi) 投擲項目。“看著自己把鉛球、鐵餅越投越遠,覺得挺好玩的,就堅持了下來。”劉媛回憶,在初三那年,自己的運動成績突然停滯了。“投4公斤鉛球,成績一直在13米左右,不見提高,”劉媛說,雖然都知道瓶頸期對於(yu) 運動員來說很正常,但身處其中的時候,依然非常煎熬。堅持了1年之後,劉媛的成績突飛猛進,接連突破了14米、15米和15米5。驚喜之餘(yu) ,劉媛對於(yu) 如何看待挫折有了更全麵的認識,也讓她對自己的偶像、中國著名女子鉛球運動員鞏立姣說過的一句話有了特別深的感觸,“人一定要有夢想,萬(wan) 一實現了呢。”
對於(yu) 熱愛體(ti) 育的學生來說,他們(men) 對夢想確實有著更深的理解。在此次世界中學生運動會(hui) 上奪得1金1銀的跆拳道選手、來自重慶北碚職業(ye) 教育中心的高三學生李婉就說,如果不是堅持自己的夢想,她就不可能有站在世界中學生運動會(hui) 賽場上的這一天。
李婉在上初二的時候,被電視劇《旋風少女》中熱愛跆拳道的女主人公吸引,開始接觸跆拳道。之後,隨著跆拳道水平的不斷提升,李婉認為(wei) 自己應該嚐試往更加專(zhuan) 業(ye) 的方向發展。考高中的時候,李婉報考了以跆拳道為(wei) 特色的重慶北碚職業(ye) 教育中心(中職)。但在入學之後,家裏人開始反對她把跆拳道作為(wei) 自己的專(zhuan) 業(ye) ,以各種方式勸她退學,讓她重新選擇就讀普通高中。李婉回憶,在那段時間,她已經做好了自己去外麵做兼職教練,給自己賺學費,以保證自己繼續學習(xi) 跆拳道的打算。她說,隻有自己知道我對跆拳道有多麽(me) 熱愛。後來,李婉的執著打動了家人,她得以繼續學習(xi) 跆拳道。此次世界中學生運動會(hui) 上,當李婉奪得1金1銀的成績傳(chuan) 回家裏時,家人們(men) 無不為(wei) 她感到高興(xing) 。對夢想的堅持,讓李婉走到了今天,也讓她對未來更有信心。李婉從(cong) 事的跆拳道品勢,並非奧運項目,而是亞(ya) 運項目,李婉的下一個(ge) 目標是參加已經延期的杭州亞(ya) 運會(hui) 。
體(ti) 育可以幫助學生理解什麽(me) 是夢想,也可以讓他們(men) 領悟做人的道理。這是在此次世界中學生運動會(hui) 上,奪得擊劍金牌的福建省晉江市養(yang) 正中學高三學生林梅芳的感悟。
林梅芳從(cong) 小學五年級開始練習(xi) 擊劍,讓她感觸最深的是教練曾說過的一句話“人做不好,就練不好這把劍”。怎麽(me) 做人,在林梅芳看來首先就是腳踏實地,該吃苦的時候就要吃苦,該流汗的時候就要流汗。
讓林梅芳印象最深的是在練習(xi) 擊劍之後不久的一次隊內(nei) 測驗賽,她得了全隊倒數第一。教練在這個(ge) 時候告訴她,早就發現她在訓練中偷懶,而這個(ge) 成績說明,付出了多少努力就會(hui) 得到什麽(me) 樣的結果。從(cong) 此,林梅芳再也不會(hui) 在訓練中偷懶,這種品質也影響著她的學習(xi) 和生活。
據長期關(guan) 注、從(cong) 事中學學校體(ti) 育工作的孫曉忠介紹,參加世界中學生運動會(hui) 的中國學生絕大多數都不會(hui) 走競技體(ti) 育這條路。體(ti) 育是他們(men) 的特長和愛好,但不會(hui) 是他們(men) 的職業(ye) 。不過,體(ti) 育給他們(men) 帶來的成長幫助卻是顯而易見的:讓他們(men) 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拚搏努力的精神、對夢想的追求等。此次參加世界中學生運動會(hui) 的學生,絕大多數一生可能也隻有這一次機會(hui) 代表中國參加國際比賽,這個(ge) 經曆對培養(yang) 他們(men) 的愛國精神、責任意識也有很大幫助。孫曉忠表示,當孩子們(men) 穿上帶有五星紅旗的隊服,他們(men) 知道,自己的一舉(ju) 一動就不再隻代表個(ge) 人,而是代表國家。能夠看的出來,學生們(men) 強烈的國家自豪感、責任感從(cong) 他們(men) 踏上行程的那一刻起就體(ti) 現出來了。相信這段經曆也會(hui) 讓他們(men) 更深刻地理解,愛國應該如何從(cong) 自己做起。
本報北京5月23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慈鑫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