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代”下的高考
“疫情時代”下的高考
6月7日,2022年全國高考拉開帷幕。除了上海由於(yu) 此前疫情形勢較為(wei) 嚴(yan) 峻而將秋季高考統考延期至7月7日至9日舉(ju) 行外,全國其他地區的高考如期而至。
對於(yu) 這屆考生來說,新冠肺炎疫情幾乎貫穿了高中三年的大部分時光。與(yu) 疫情相伴的這兩(liang) 年半,進校門測溫亮碼成了常態,時不時的居家“網課”,使本應親(qin) 近的同學和老師隻能在屏幕裏相見。對他們(men) 來說,高考也許有著更加特別的意義(yi) 。
據教育部統計,今年全國有1193萬(wan) 考生報名參考,比去年增加115萬(wan) 人。今年4月底以來,北京多地疫情反彈,為(wei) 高考防疫工作增加了挑戰。6月7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在北京高考考點看到,疫情下,考生進入考場前需出示健康碼、行程碼,測量體(ti) 溫並登記信息。
6月8日下午4點半,北京市朝陽區陳經綸中學考點,高考第二天的考試結束後,考生們(men) 收拾好文具和隨身物品陸續離開考場。他們(men) 沒有直接走向校門外等待已久的家長,而是在學校大門附近排隊做完核酸檢測後才離開。據了解,今年高考期間,按照北京教育考試院安排,6月7日、8日下午考試結束後,由考點統一組織考生進行核酸檢測,確保考生滿足考試防疫相關(guan) 要求。
同一天下午,在北京市海澱區一家五星級酒店,2022年北京高考外語考試在這裏的封控管控考點進行。對於(yu) 尚且處於(yu) 封控區、管控區的考生,今年北京市選擇符合條件的賓館酒店或具備食宿條件的學校設置了封管控考點,提供“吃住行考”一體(ti) 化的考試保障,確保每位考生的高考都能如期舉(ju) 行。
記者透過酒店窗戶看到,這裏8至10層的客房“變身”為(wei) 高考考場,監考老師們(men) 早早就穿著統一的防護服在房間裏嚴(yan) 陣以待。考生坐在專(zhuan) 門從(cong) 學校運來的課桌椅上答卷,為(wei) 的是更容易找到考場的“感覺”。
今年北京高考語文考試,微寫(xie) 作和作文的題目選擇中,都涉及了疫情話題。微寫(xie) 作圍繞核酸檢測排隊的“兩(liang) 米線”間隔展開;作文則是以疫情期間的“在線”話題展開。有考生反饋,與(yu) 疫情相關(guan) 的題目,他這兩(liang) 年多感同身受,有話可說,“很接地氣,比較好寫(xie) ”。
高考首日,北京各大高考考點外,送考的人潮如往年一般熱鬧,溫情的一幕幕依舊在上演。在家長的擁抱、鼓勵和殷切目光中,考生們(men) 掃碼測溫踏入考場。
家長和送考老師們(men) 穿著印有“高考加油”“金榜題名”等字樣的文化衫,或是紅色係的旗袍、長裙,為(wei) 考生“應援”。他們(men) 關(guan) 切的目光隱藏在手機屏幕後,時刻聚焦在走入或走出考場的學生們(men) 身上。
而那些因為(wei) 疫情不能陪伴在孩子身邊的家長,也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著對考生的支持。一名在海澱區某封控管控考點外執勤的民警說,今年北京高考首日數學考試結束後,一名考生在窗口揮舞著紅色的衣服,為(wei) 等在酒店樓下的家長“報喜”,家長也“隔空”為(wei) 其加油打氣。這樣特別的考後“交流”,相信也會(hui) 成為(wei) 他們(men) 人生中一段難忘的回憶。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孔斯琪 陳劍 寫(xie) 文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