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門關下黃酒香
【解說】炎炎夏日,走進雁門關(guan) 下山西省忻州市代縣的黃酒釀造工廠,濃濃的酸味兒(er) 撲鼻而來。發酵廠房內(nei) ,酸味兒(er) 伴著一股酒香,100多個(ge) 大瓷壇子中,代縣黃酒正在發酵。
黃酒源於(yu) 中國,與(yu) 啤酒、葡萄酒並稱世界三大古酒。代縣黃酒以北方特有的黍米為(wei) 原料,采用典型的北方釀造工藝,已有上千年曆史。
【同期】代縣黃酒釀造技藝傳(chuan) 承人李全鎖
我們(men) 代縣過去家家戶戶都要釀造黃酒,後來發展到工廠化。這個(ge) 完全可以說代縣黃酒從(cong) 民營到宮廷,從(cong) 宮廷再到全社會(hui) 。從(cong) 私營到國營,從(cong) 國營到現在的工廠化生產(chan) ,這是整個(ge) 曆史演變過程。
【解說】代縣黃酒的工藝流程傳(chuan) 承了古老的釀造技術。2008年,“代縣黃酒釀造技藝”入選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保護名錄。代縣縣委、縣政府重視黃酒產(chan) 業(ye) ,全縣先後發展起8家黃酒生產(chan) 企業(ye) ,並於(yu) 2019年成立代縣黃酒協會(hui) 。
【同期】雁門山黃酒文化產(chan) 業(ye) 園相關(guan) 負責人王莉娜
(代縣黃酒)之前都是小作坊,規模較小,產(chan) 品缺乏品牌規劃,質量參差不齊,市場認可度也比較低,始終沒有發展起來。
【解說】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2020年,山西雁門山酒業(ye) 有限公司成立,並與(yu) 代縣4家較大的黃酒企業(ye) 建立生產(chan) 合作體(ti) 係,共同挖掘傳(chuan) 承代縣黃酒曆史文化及釀造技藝,帶動代縣黃酒產(chan) 業(ye) 發展。
【同期】雁門山黃酒文化產(chan) 業(ye) 園相關(guan) 負責人王莉娜
黃酒文化產(chan) 業(ye) 園現在包括有4個(ge) 基地,現階段完成了2000噸的黃酒生產(chan) 線,在2021年銷售收入達到了1000萬(wan) 元,計劃擴建黃酒生產(chan) 規模1萬(wan) 噸。
【解說】代縣黃酒之所以口味獨特,源於(yu) 當地特有的農(nong) 作物代縣黍米。因當地晝夜溫差大,代縣黍米生長周期長,品質高。
【同期】雁門山黃酒文化產(chan) 業(ye) 園相關(guan) 負責人王莉娜
為(wei) 了保證黃酒原材料的品質,我們(men) 和代縣各鄉(xiang) 鎮1萬(wan) 多農(nong) 戶簽訂了2萬(wan) 多畝(mu) 的種植訂單,每畝(mu) 地增收了大概300元,每戶增收達到1000多元。同時從(cong) 周邊村莊流轉土地1000畝(mu) ,涉及50餘(yu) 農(nong) 戶,戶均增收達到了3000元。
【解說】黃酒文化產(chan) 業(ye) 園建成以後,當地增加崗位150餘(yu) 個(ge) ,每人年均收入能達到36000元。此外,當地聘請高校專(zhuan) 家進行指導,開展黃酒品質提升和新產(chan) 品研發工作。黃酒可飲用、烹飪,也可藥用。隨著人們(men) 經濟狀況的改善與(yu) 保健意識的增強,代縣黃酒已“飄入尋常百姓家”,正在銷往全國各地。
【同期】雁門山黃酒文化產(chan) 業(ye) 園相關(guan) 負責人王莉娜
下一步我們(men) 產(chan) 業(ye) 園將充分挖掘古方古法,實行師傅帶徒弟代代往下傳(chuan) ,傳(chuan) 統工藝和現代技術相結合。在這些基礎上繼續與(yu) 縣內(nei) 其他企業(ye) 合作,共同打造代縣黃酒產(chan) 業(ye) 的集群,推動全縣黃酒產(chan) 業(ye) 上規模創品牌,使代縣黃酒做大做強。
記者 王惠琳 山西忻州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