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百年豐台站:從“北京最早”到“亞洲最大”

發布時間:2022-06-20 15:26:00來源: 新京報

  經過4年改建的北京豐(feng) 台站今日開通運營,為(wei) 亞(ya) 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運營初期安排旅客列車120列

  百年豐(feng) 台站:從(cong) “北京最早”到“亞(ya) 洲最大”

  6月20日,在北京西南三環外,曆經四年的建設,全新的北京豐(feng) 台站開通運營。

  始建於(yu) 1895年的豐(feng) 台站是北京第一座火車站,先後成為(wei) 京漢、京奉、京張等鐵路上的重要車站。隨著北京鐵路布局的調整,豐(feng) 台站的作用日益下降,2010年,豐(feng) 台站停止客運業(ye) 務。

  如今,這座擁有127年曆史的老站被保留了下來,在它東(dong) 側(ce) 約一公裏的位置上,新建的北京豐(feng) 台站成為(wei) 亞(ya) 洲最大的鐵路樞紐客站,每小時最高可容納14000人同時候車。

  北京豐(feng) 台站開通運營後,主要辦理經由京廣高鐵至石太高鐵方向的動車組列車,以及京九鐵路、京原鐵路方向和部分北京樞紐中轉普速列車客運業(ye) 務,初期安排旅客列車120列。

  北京首座火車站

  豐(feng) 台站的曆史可追溯到1895年(清光緒二十一年),《馬關(guan) 條約》簽訂後,民族危機愈發深化。當時,俄國、法國、德國、日本相繼在中國修築鐵路,攫取利益。北京社會(hui) 科學院研究員尹鈞科在《北京古代交通》一書(shu) 中寫(xie) 道,“爭(zheng) 奪鐵路修築權和經營管理權是西方列強的首要目標……在這種形勢下,清政府官僚中一些有眼光的人認識到,如果我們(men) 自己不趕緊修築幾條必須要修的鐵路,那麽(me) 中國的鐵路職權和鐵路之利就會(hui) 被外國列車全部搶奪而去。所以,清政府也決(jue) 意搶修鐵路,官也辦,民也辦。”

  在這樣的背景下,清政府最終決(jue) 定修建一條盧溝橋(亦稱蘆溝橋)至天津的鐵路。1895年年底,津蘆鐵路修至豐(feng) 台,豐(feng) 台站由此而來。1897年,津蘆鐵路進一步向北京中心延伸,修至永定門外的馬家堡。

  津蘆鐵路通車後,很早就被張之洞等人動議修建的“盧漢鐵路”(後改名為(wei) 京漢鐵路)動工,近代中國的鐵路發展進入了一段“高速發展期”。此後,京漢鐵路、京奉鐵路、京張鐵路相繼接入豐(feng) 台站,北京第一座火車站的作用日益凸顯。到民國時期,豐(feng) 台站已成為(wei) 華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

  新中國成立後,豐(feng) 台站繼續承擔著華北地區重要交通樞紐的責任。在進行大規模經濟建設的年代,豐(feng) 台火車站在貨物運輸方麵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每天約有5000輛車皮裝載著各種建設器材和生活資料在豐(feng) 台站駛入駛出。

  1956年3月建成的豐(feng) 台西站分流了豐(feng) 台站的貨運和編組任務,但豐(feng) 台火車站的地位仍舉(ju) 足輕重。資料顯示,豐(feng) 台站在上世紀80年代日均上下車達3萬(wan) 多人,依舊是北京鐵路局特等站之一。

  1996年,北京西站開通運營,分流了豐(feng) 台站大量客運和貨運任務,此後,豐(feng) 台站的地位功能大大下降。2010年,豐(feng) 台站停止客運業(ye) 務。

  同年,豐(feng) 台站改建被提上議事日程。不過當時豐(feng) 台站每天有30餘(yu) 輛列車途經,改造難度不小。7年後,豐(feng) 台火車站改建工程初步設計方案通過批複。

  2017年9月,在眾(zhong) 多鐵路文化學者和有關(guan) 部門的努力下,老豐(feng) 台站站房被認定為(wei) 不可移動文物,百年的曆史與(yu) 回憶得以原地保護。

  采用雙層車場設計

  2018年,豐(feng) 台站改建工程暨新豐(feng) 台站建設項目開工。

  “新的北京豐(feng) 台站並非疊加在老站房之上,而是在老豐(feng) 台站的東(dong) 側(ce) 約一公裏的地方,這裏是原先豐(feng) 台站的東(dong) 貨場。”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站房工程項目管理部副處長王秀範告訴記者,在改建豐(feng) 台站的過程中,經過論證分析發現,原有老站房的區域受限,不適宜進行大規模拆遷,同時,新建一座大型鐵路樞紐也會(hui) 對城市功能造成分割,因此才選擇了現在這一區域。

  作為(wei) 豐(feng) 台站的設計單位,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自2007年6月起開始承擔豐(feng) 台站方案的研究工作,隨著豐(feng) 台站在鐵路樞紐中功能定位的調整,設計人員先後研究了不同的方案。針對鐵路部門提出的“充分利用土地資源”“提高車站作業(ye) 能力”的要求,設計人員對北京豐(feng) 台站采取了更特殊的構建思路,讓它成為(wei) 了國內(nei) 首座采用高速、普速客運雙層車場設計的特大型車站,形成“頂層高鐵、地麵普速、地下地鐵”的立體(ti) 交通模式。

  “采用雙層車場可有效節約車站建設土地,集約整合交通資源配置,減少城市交通基礎建設成本。”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北京豐(feng) 台站項目總工程師馬輝說,這樣獨特的立體(ti) 交通結構形式改變了傳(chuan) 統鐵路線路的布置方式,實現了功能創新,而且豐(feng) 台站采用互不幹擾的兩(liang) 場進出站立體(ti) 流線體(ti) 係,高速和普速旅客有不同的進出站路線,出行更方便順暢。

  打造“站城一體(ti) 化”

  北京豐(feng) 台站副站長王建介紹,北京豐(feng) 台站開通運營後,主要辦理經由京廣高鐵至石太高鐵方向的動車組列車,以及京九鐵路、京原鐵路方向和部分北京樞紐中轉普速列車客運業(ye) 務,初期安排旅客列車120列。

  鐵路部門的數據顯示,北京豐(feng) 台站旅客發送量遠期將達到7207萬(wan) 人,北京西站的客流壓力和周邊交通狀況將得到明顯緩解。未來,北京豐(feng) 台站將與(yu) 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北京北站、清河站、北京朝陽站、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等北京鐵路樞紐客運站深度融合,完善首都綜合交通體(ti) 係。

  伴隨著豐(feng) 台站建設的還有豐(feng) 台站周邊街區的品質提升,其核心思路就是“站城一體(ti) 化”,帶動周邊區域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土地開發價(jia) 值和開發規模,促進城南地區經濟社會(hui) 發展。

  在今年的北京兩(liang) 會(hui) 上,豐(feng) 台區區長初軍(jun) 威接受新京報記者專(zhuan) 訪時曾介紹“站城一體(ti) 化”的建設思路,豐(feng) 台站站城一體(ti) 化的總體(ti) 建設麵積將達到100多萬(wan) 平方米。

  根據豐(feng) 台站地區街區控規,豐(feng) 台站地區此前麵臨(lin) 的城市空間割裂、功能缺乏協同、曆史文化展現不足、公共空間品質不佳等問題,有望隨著豐(feng) 台站的開通得到解決(jue) 。

  首發集團公聯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已完成豐(feng) 台站周邊11條接駁道路部分路段的建設,長度約10公裏,能滿足豐(feng) 台站開通後旅客的出行需求。這也將改善區域交通環境,實現豐(feng) 台站南北地區連通,解決(jue) 豐(feng) 台街道地區幾十年因為(wei) 鐵路的分隔不能南北穿行的曆史問題。

  根據規劃,到2025年,豐(feng) 台站地區綜合交通幹路網將基本成型,南北綜合交通樞紐建成並高效運轉,切實提升首都交通優(you) 質服務水平;到2035年,形成站城融合發展的城南活力中心,成為(wei) 首都發展的新極點。

  看點1 設計

  簡潔高效“工業(ye) 風”融入北京元素

  作為(wei) 大型綜合性交通樞紐建築,北京豐(feng) 台站的建築形態風格實現了傳(chuan) 統與(yu) 現代的完美融合。從(cong) 空中俯瞰豐(feng) 台站,它呈現出一個(ge) 線條粗獷的“中”字,蒼勁有力。

  外觀設計上,豐(feng) 台站的設計契合中國傳(chuan) 統建築的處理手法,采取三段式布局形式,方正的建築坐落於(yu) 方形台基之上,整體(ti) 呈中軸對稱,中央建築高起,兩(liang) 側(ce) 裙房建築略低,中間采用柱廊,屋簷出挑深遠,將建築充分融入城市周邊環境。

  馬輝表示,豐(feng) 台站實現了容納多種功能但設計簡約的初衷,因此建築語言上也盡量選擇顏色、結構統一的形式。室內(nei) 裝修呈現簡潔高效的“工業(ye) 風”,但為(wei) 打破冰冷的感覺,加入了一些暖色的燈光和色彩,並點綴以綠植的設計,讓空間更加溫馨美觀。

  普速出站廳位於(yu) 地下,分南北兩(liang) 個(ge) 出站廳,出站路徑兩(liang) 側(ce) 的牆壁立柱布置有窗格裝飾。據介紹,這裏的出站流線設計充分體(ti) 現了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在裝修材料和裝飾圖案等方麵,形成特色鮮明的視覺導向。站內(nei) 主通道采用藻井式吊頂,加以傳(chuan) 統建築的整體(ti) 形態概念,實現古韻新風。同時,還利用色係變化及山巒、河流等文化藝術裝飾對候車大廳進行分區,優(you) 化進出站流線,強化引導標識,方便旅客快速定位及進出站。

  看點2 服務

  采取多種引導措施確保旅客不迷路

  改建後的北京豐(feng) 台站是亞(ya) 洲最大鐵路樞紐客站,建築麵積約40萬(wan) 平方米,每小時最高可容納14000人同時候車。從(cong) 空間上看,北京豐(feng) 台站分為(wei) 四層,概括來說就是“頂層跑高鐵、中間層候車、地麵跑普速、地下通地鐵”。在綜合立體(ti) 的交通樞紐站內(nei) ,如何確保乘客不迷路,是設計者和鐵路運營部門必須解決(jue) 的重要問題。

  在地上二層候車大廳,普速列車的候車區位於(yu) 候車大廳的中部,旅客需要下行至一層乘車,高鐵列車的候車區位於(yu) 候車大廳的兩(liang) 側(ce) ,旅客需要上行至地上三層乘車,這樣的布局讓所有旅客都能盡量步行最短的距離。

  王建表示,車站將采取多種措施引導旅客前往相應候車區。“靜態標識非常多,12306服務台也會(hui) 提供人工服務,站內(nei) 還設有流動崗,有專(zhuan) 門的工作人員提供引導服務。”

  記者看到,在站內(nei) 隨處可見指路牌,地麵上也有很多指路地貼。根據北京豐(feng) 台站的設計,前20號數字對應的是普速列車的檢票口,21-32號是高鐵列車檢票口,指路牌上方還標明了東(dong) 南西北四個(ge) 方向。

  智能導航服務將在未來適時啟用。馬輝介紹,豐(feng) 台站配備了智能客服係統,可提供自動售檢票、智能導航等功能,啟用後乘客可利用該係統快速獲取抵達檢票口的步行路線,還可在係統上自助存取行李等。

  看點3 節能

  大量應用自然采光與(yu) 太陽能板

  北京豐(feng) 台站層數很多,但整體(ti) 空間“通透敞亮”。據介紹,高鐵站台層大量應用自然采光的模式,天窗和太陽能板間隔分布,確保白天有充足的陽光照入站台。車站屋頂上鋪設的太陽能發電板預計每年可發綠電700萬(wan) 度,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為(wei) 站內(nei) 照明、取暖、製冷、通風、客運電梯及冷庫等提供綠色能源。

  高鐵站台層的地麵設計也有巧思,每隔一段距離就有“導光管”把自然光、太陽光引入候車大廳用於(yu) 照明。“我們(men) 通過光導管的方法,把站台自然光通過反射原理引入候車廳。”馬輝說。

  中央光庭更是將自然光用到極致。據了解,這道東(dong) 西向長587米的中央光庭寬18米、高23米,用自然光將候車層分成南北兩(liang) 個(ge) 部分,大廳的頂部采用了玻璃透光帶的設計,讓整個(ge) 候車廳的空間感大幅提升。

  豐(feng) 台站的空調和通風係統也進行了節能減排優(you) 化,更多采用自然通風的方式,達到了綠色建築三星標準。通過一係列的低碳設計,站房整體(ti) 節能率預計達到10%以上,每年可節省用電量約95萬(wan) 度,減少碳排放900餘(yu) 噸。

  看點4 降噪

  “緩衝(chong) 氣囊”等技術降低噪聲幹擾

  “雙層車場設計節約了土地資源,卻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中鐵建工豐(feng) 台站指揮部總工程師許慧介紹,高鐵在“空中走”,車場“負重”非常大,豐(feng) 台站鋼結構工程用鋼量達19萬(wan) 噸,地基基礎有兩(liang) 層住宅樓高。

  記者了解到,為(wei) 減少雙層車場帶來的震感,豐(feng) 台站在結構柱與(yu) 梁之間安裝了阻尼器和鋼支座,猶如在高架候車層頂板上裝置“緩衝(chong) 氣囊”。在地下室牆麵、頂麵,10米層結構頂板麵噴塗無機纖維保溫吸音材料,增強建築結構消納吸音效果。

  許慧介紹,地上二層候車室上方的樓板上也都有無機纖維噴塗,起到降噪效果。候車大廳的吊頂用的是穿孔鋁板,包括中央光庭的裝飾板也都是穿孔的,可以吸收噪聲。

  此外,為(wei) 降低噪音對周邊居民的幹擾,靠近居民樓的軌道旁都加裝了隔音屏。

  周邊路網建設單位首發集團公聯公司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北京豐(feng) 台站東(dong) 南匝道橋緊鄰三環新城連接周邊路網與(yu) 車站二層的東(dong) 立交匝道中也建設了長340.8米、高5米的全封閉隔音屏,解決(jue) 了周邊居民一直關(guan) 心的噪聲問題。

  北京豐(feng) 台站建設大事記

  2010年

  6月20日

  豐(feng) 台火車站停止辦理客運業(ye) 務。

  2017年

  9月

  北京豐(feng) 台站改建工程初步設計方案獲批通過。

  2018年

  8月14日

  6時30分京廣鐵路線路撥接完成,途經豐(feng) 台站的列車改走新線為(wei) 施工讓路。這意味著豐(feng) 台站改建工程暨新豐(feng) 台站建設項目正式開工。

  2019年

  4月21日

  北京豐(feng) 台站改建工程新建站房第一根鋼柱開始吊裝,北京豐(feng) 台站正式啟動主體(ti) 工程鋼結構施工。

  2020年

  3月13日

  受疫情影響的北京豐(feng) 台站改建工程全麵複工複產(chan) 。

  8月18日

  北京豐(feng) 台站站房一期工程實現結構封頂。

  9月8日

  北京豐(feng) 台站站房二期工程正式啟動,開始土方挖掘。

  2021年

  5月21日

  豐(feng) 台特大橋全橋貫通。

  5月28日

  北京豐(feng) 台站提前33天實現主體(ti) 結構全麵封頂。

  8月

  北京豐(feng) 台站主體(ti) 結構全部完工,開始室內(nei) 裝修。

  9月2日

  北京豐(feng) 台站開始鋪軌施工。

  11月23日

  2時10分首趟檢測試驗車從(cong) 北京豐(feng) 台站發出,北京豐(feng) 台車站改建工程聯調聯試正式開始。

  2022年

  3月15日

  北京豐(feng) 台站開通運營前的最後兩(liang) 項重點施工完成,一是將京滬線鐵路的臨(lin) 時軌道橫移到正式線位上,二是信號係統施工。至此,北京豐(feng) 台站將具備鐵路接發車條件,正式進入開通倒計時。

  4月

  北京豐(feng) 台站基本完工,具備運營條件。

  6月17日

  國鐵集團宣布北京豐(feng) 台站將於(yu) 2022年6月20日開通運營。

  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