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全球化走到曆史十字路口 中國如何發揮關鍵引領作用?

發布時間:2022-06-22 10:3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6月21日電 (張銘心)由全球化智庫(CCG)主辦的第八屆中國與(yu) 全球化論壇19日-21日在京舉(ju) 行。21日的閉幕論壇特別舉(ju) 辦了中國全球化三十人圓桌,全球化研究領域權威專(zhuan) 家們(men) 齊聚一堂,共同探析21世紀的中國與(yu) 全球化。

  CCG理事長、西南財經大學發展研究院院長王輝耀在開場致辭中表示,新冷戰、逆全球化的言論層出不窮,全球化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中國在這個(ge) 特殊時間點上,可以在後疫情時代、後俄烏(wu) 危機時代,為(wei) 推動經濟全球化再繁榮發揮關(guan) 鍵的引領作用。

  世界麵臨(lin) 百年未有大變局,全球化何去何從(cong) ?

  當前,全球化正麵臨(lin)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疫情肆虐、貧富差距擴大、地緣政治博弈、供應鏈波動等因素疊加,國際體(ti) 係麵臨(lin) 重置。在此情形下,全球化會(hui) 如何發展?將衰弱還是重構?

  針對以上問題,與(yu) 會(hui) 專(zhuan) 家認為(wei) ,審視全球化的發展趨勢不僅(jin) 要拉長時間維度,還要從(cong) 多角度進行分析思考。

  紐約大學東(dong) 亞(ya) 係、比較文學係教授,北大國際批評理論中心主任張旭東(dong) 認為(wei) ,如果把資本主義(yi) 全球化理解為(wei) 現代世界曆史的進程,它從(cong) 來未在和諧、光滑的“曆史地表”上擴展,而是成長於(yu) 各種矛盾衝(chong) 突和社會(hui) 障礙中。所以,“當前的境況不是逆全球化和去全球化,而是符合全球化曆史的發展趨勢”。

  中國社科院亞(ya) 太與(yu) 全球戰略研究院院長李向陽表示,如果生產(chan) 關(guan) 係的規則和秩序無法適應跨境生產(chan) 要素和商品流動,就會(hui) 阻礙全球化,反之則會(hui) 推動全球化。“因此,全球化是有周期性的”。

  “全球化沒有終結”成為(wei) 與(yu) 會(hui) 嘉賓共識。CCG特邀高級研究員、德國波恩大學全球研究中心主任辜學武指出,全球化不會(hui) 終結,因為(wei) 其真正動力是市場經濟。他認為(wei) ,盡管遇到諸多障礙和反複打擊,但隻要以資本為(wei) 導向的市場經濟不會(hui) 終結,全球化就會(hui) 繼續下去。

  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郭忠華則認為(wei) ,盡管全球化在某些領域有所回潮,但是在另外一些領域更加強勁,比如說數字化、人工智能等技術發展領域。

  麵對當今全球化局勢,中國該扮演怎樣角色?

  CCG學術委員會(hui) 專(zhuan) 家、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認為(wei) ,“世界是傾(qing) 斜、不均衡的,而當今世界是亂(luan) 的,我們(men) 處在急劇的變動和演化之中”。在這種情況下,全球化處於(yu) 曆史十字路口,人類也麵臨(lin) 著溝通、分裂、經濟危機、信用赤字等多重“考題”。

  麵對如今的全球化局勢,和全球化一同站在曆史十字路口的中國該扮演怎樣的角色,又該發揮怎樣的作用?

  中央黨(dang) 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吳誌成認為(wei) ,站在全球化發展的十字路口,中國作為(wei) 負責任的大國,“需堅持正義(yi) ,不斷地推動全球化砥礪前行”。他提出以下建議:

  ——保持清醒和戰略定力,認清全球化,統籌好兩(liang) 個(ge) 大局;

  ——加快國家治理現代化;

  ——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guan) 係和大國關(guan) 係;

  ——積極引導全球化發展導向;

  ——有效加強參與(yu) 全球化的能力建設;

  ——推動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走深走實。(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