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鞍鋼集團擬與淩鋼集團重組 鋼鐵行業兼並重組提速

發布時間:2022-06-24 14:19: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向炎濤

  見習(xi) 記者 賀王娟

  鋼鐵行業(ye) 的兼並重組還仍在繼續。6月23日,淩鋼股份公告稱,公司收到控股股東(dong) 淩鋼集團通知,獲悉鞍鋼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稱“鞍鋼集團”)正在籌劃與(yu) 淩鋼集團進行重組事項,可能導致公司實際控製人發生變更。

  這是鞍鋼集團繼去年重組本鋼集團成為(wei) 國內(nei) 第二大鋼鐵集團之後的又一次重組。重組之後,鞍鋼集團的粗鋼產(chan) 能將逼近7000萬(wan) 噸,其國內(nei) 鋼企第二的位置將進一步鞏固。

  多位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專(zhuan) 家表示,鋼鐵行業(ye) 兼並重組將是大勢所趨,在鋼鐵產(chan) 能“減量化”趨勢之下,鋼企通過兼並重組進行產(chan) 能置換以擴大規模、優(you) 化產(chan) 能結構是鋼企保住自身行業(ye) 地位的一個(ge) 手段。同時,鋼企間的兼並重組也符合國家對央企改革和國企改革的要求,有利於(yu) 鋼鐵行業(ye) 的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提升行業(ye) 集中度、加強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協同,提升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行業(ye) 話語權。

  重組尚處於(yu) 籌劃階段

  鞍鋼集團2010年由原鞍山鋼鐵集團和攀鋼集團聯合重組而成,是國務院國有資產(chan) 監督管理委員會(hui) 監管的中央企業(ye) 。2021年8月,鞍鋼集團和本鋼集團實現重組,遼寧省國資委將所持本鋼51%股權無償(chang) 劃轉給鞍鋼,本鋼成為(wei) 鞍鋼的控股子企業(ye) 。鞍鋼集團因此成為(wei) 國內(nei) 產(chan) 能僅(jin) 次於(yu) 中國寶武的第二大鋼鐵集團。

  鞍鋼集團與(yu) 淩鋼集團的重組尚處於(yu) 籌劃階段,方案確定後還需要獲得有關(guan) 部門批準。

  而對於(yu) 此次鞍鋼與(yu) 淩鋼重組,蘭(lan) 格鋼鐵研究中心主任王國清對記者表示:“鞍鋼集團與(yu) 淩鋼集團同位於(yu) 遼寧,重組有利於(yu) 鞍鋼集團將遼寧大部分鋼鐵企業(ye) 納入到自身旗下。從(cong) 鞍鋼集團近幾年的兼並重組步伐來看,鞍鋼有意保住自己在區域市場的行業(ye) 地位。從(cong) 產(chan) 品結構來看,鞍鋼與(yu) 淩鋼存在一定的互補,重組有利於(yu) 鞍鋼保住其在遼寧乃至整個(ge) 東(dong) 北地區的行業(ye) 地位。”

  上海鋼聯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宋小文告訴《證券日報》記者,鞍鋼集團“十四五”時期明確了“7531”(7000萬(wan) 噸粗鋼、5000萬(wan) 噸鐵精礦、3000億(yi) 級營業(ye) 收入、百億(yi) 級利潤)戰略目標。在國家嚴(yan) 控鋼鐵產(chan) 能背景下,要實現規模的快速擴大,兼並重組是必由之路。

  “鞍本重組後,鞍鋼集團粗鋼產(chan) 能達到6300萬(wan) 噸,僅(jin) 次於(yu) 中國寶武,位居國內(nei) 第二,行業(ye) 話語權和主導權繼續增強。如果鞍鋼重組淩鋼,產(chan) 能將接近7000萬(wan) 噸,對國內(nei) 鋼鐵行業(ye) 兼並重組將繼續起到良好示範,有助於(yu) 行業(ye) 兼並重組的快速推進。”宋小文說。

  積極推進行業(ye) 兼並重組

  事實上,近年來,鋼鐵行業(ye) 一直在推進兼並重組。中國寶武在發展過程中也與(yu) 多家地方國企重組,於(yu) 2019年和2020年先後與(yu) 馬鋼集團、太鋼集團重組。2021年7月份,中國寶武宣布擬戰略重組山東(dong) 省國企山鋼集團;今年4月份,中國寶武獲得新鋼集團51%股權。2021年,中國寶武粗鋼產(chan) 量1.2億(yi) 噸,連續兩(liang) 年位居世界第一。

  近日,國務院國資委印發《關(guan) 於(yu)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改革有關(guan) 事項的通知》,經國務院國資委對國有資本投資公司試點改革情況的全麵評估,國投集團、華潤集團、招商局集團、中國建材和中國寶武五家央企正式轉為(wei)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

  “中國寶武成為(wei) 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無疑將加強企業(ye) 重組資本運作手段,加快鋼鐵產(chan) 業(ye) 聚集,優(you) 化產(chan) 業(ye) 結構,提升行業(ye) 整體(ti) 競爭(zheng) 力。”王國清表示,中國寶武作為(wei) 行業(ye) 龍頭,其在企業(ye) 管理、技術創新、綠色低碳等方麵有著先進經驗,通過兼並重組,能夠帶動體(ti) 係內(nei) 企業(ye) 共同高質量發展。

  王國清表示,當前我國鋼鐵行業(ye) 通過兼並重組集中度有所提升,但與(yu) 國外相比集中度仍然不夠。預計接下來,鋼鐵行業(ye) 還會(hui) 進一步兼並重組。大的產(chan) 業(ye) 集團的形成將帶動整個(ge) 體(ti) 係各項業(ye) 務的融合與(yu) 協同,在鐵礦石等原料采購端也有利於(yu) 形成集中采購製,從(cong) 而更容易實現原材料供應的穩定性和價(jia) 格的可控性。此外,也有利於(yu) 保證供應鏈體(ti) 係的穩定。

  宋小文也認為(wei) ,中國鋼鐵消費經曆高速增長,大量貿易企業(ye) 、軋鋼企業(ye) 快速壯大,並在冶煉環節投資,導致以小高爐、小轉爐為(wei) 主體(ti) 的鋼鐵廠數量較多,產(chan) 業(ye) 集中度偏低。鋼鐵行業(ye) 兼並重組是大勢所趨,目前中國鋼鐵生產(chan) 能力過剩,如果不加強兼並重組隻會(hui) 導致惡性競爭(zheng) ,造成市場混亂(luan) ,鋼鐵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基礎的重要工業(ye) ,必須要保持穩定和健康發展。

  集中度提升有助資源整合

  受上遊原料價(jia) 格下跌、下遊市場需求疲軟等因素影響,近期尤其是6月中旬以來鋼價(jia) 一路下行,鋼企虧(kui) 損明顯。某上市鋼企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當前鋼鐵行業(ye) 對於(yu) 上遊原料端的議價(jia) 能力弱,雖然上遊原料成本下行,但鋼企利潤還是受到嚴(yan) 重擠壓。

  6月23日,雖然期鋼漲幅明顯,但現貨市場鋼價(jia) 仍處於(yu) 下跌態勢。期貨方麵,截至6月23日收盤,螺紋主力期貨漲65元/噸,收報4235元/噸,漲幅1.56%;熱卷主力漲36元/噸,收報4285元/噸,漲幅0.85%;現貨市場方麵,據中鋼網數據顯示,6月23日,鋼材價(jia) 格穩中走跌,多個(ge) 鋼材產(chan) 品價(jia) 格走低,例如螺紋鋼24個(ge) 市場中,無上漲,19個(ge) 市場下跌10元/噸-90元/噸,20mmHRB400E平均價(jia) 格4224元/噸,均價(jia) 較上個(ge) 交易日下調37元/噸。

  “需求疲軟是導致6月鋼價(jia) 下跌的主要因素,疊加海外美聯儲(chu) 加息略超市場預期,市場情緒悲觀,進一步拖累鋼價(jia) 。”宋小文表示,“隨著鋼廠減產(chan) 的消息不斷發酵,原材料需求預期偏悲觀,成本下移導致鋼價(jia) 下跌空間擴大。”

  為(wei) 何上遊原料價(jia) 格下跌,鋼企還是會(hui) 嚴(yan) 重虧(kui) 損?宋小文表示,主要是因目前鋼廠消化的是前期高價(jia) 采購的原材料,因此當鋼價(jia) 大幅下跌之後,鋼企麵臨(lin) 較大的現金流困境。

  此外,接收記者采訪的多位業(ye) 內(nei) 人士均認為(wei) ,隨著鋼鐵企業(ye) 兼並重組的推進,行業(ye) 集中度提升已是大勢所趨,集中度提升之後,有助於(yu) 資源整合,加強對市場控製力,對上遊原料也將更有話語權。

  據悉,自6月21日,鋼企對焦炭企業(ye) 提降300元/噸全麵落地後,6月23日有個(ge) 別鋼企提出二輪提降,對焦炭價(jia) 格下調200元/噸。有券商煤炭行業(ye) 分析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次二輪提降有望落地,但隨著焦炭企業(ye) 限產(chan) 、鋼廠減產(chan) ,後續焦炭價(jia) 格下跌空間不大。

  而據上述上市鋼企人士透露,因受製於(yu) 上遊焦炭價(jia) 格堅挺,目前行業(ye) 已有大型鋼企正計劃集體(ti) 向焦炭企業(ye) 議價(jia) 。

  在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看來,我國鐵礦石對外依存度高,鐵礦石的定價(jia) 權並不在國內(nei) ,若鋼鐵行業(ye) 要提升對上遊鐵礦石價(jia) 格的話語權,需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zheng) 力。因此,建議國內(nei) 鋼企一是要加強技術研發提升產(chan) 品競爭(zheng) 力,向高端綜合材料商發展;二是適應國際化的市場經營環境把控海外經營風險;三是利用國際資本市場對衝(chong) 風險,提升企業(ye) 本地化的影響力。(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