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券”激活在線消費,“乘數效應”持續迸發
“搶到了!我特意上了一個(ge) 鬧鈴,終於(yu) 搶到了滿150減50的商超消費券”“今年‘618’我買(mai) 了一款空氣炸鍋,通過參加電商平台‘滿減’活動,再加上消費券優(you) 惠,便宜了近200元”……
2022年“618電商網購節”期間,我國部分地區遭遇疫情衝(chong) 擊,消費者消費意願、消費場景和消費能力都受到影響。對此,各大電商平台通過“滿減”活動、流量扶持、物流補貼、售後保障等舉(ju) 措,疊加各地政府發放的消費券,消費活力得到進一步激發。
“在疫情影響下,線上消費占比不斷提升,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會(hui) 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快速上升。”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yu) 消費研究所副所長關(guan) 利欣表示,為(wei) 適應這個(ge) 趨勢,多地政府通過電商平台發放消費券,加大促消費力度。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經濟發展不僅(jin) 需要豐(feng) 富供給端,還需要在需求端通過開展消費節活動,發放消費券等方式刺激消費潛力、釋放消費效應,激發經濟活力。
伴隨著各電商平台的參與(yu) ,消費券的“乘數效應”不斷迸發。
618期間,京東(dong) 智能城市消費促進平台助力多地政府發放總金額近10億(yi) 元的消費券(含數字人民幣消費券),撬動城市消費杠杆率平均近10倍,提振地方消費,促進消費新模式新場景持續湧現。
在消費補貼的促進下,消費潛力明顯釋放,618期間,蘇寧易購門店客流同比提升超3倍,高端家電銷售同比增長182%,一站式以舊換新訂單同比增長172%。
截至6月21日20時,杭州第一期數字消費券核銷518.33萬(wan) 張,核銷金額5208.88萬(wan) 元,核銷率達52.1%,消費劵直接帶動的消費達8.84億(yi) 元。
……
“從(cong) 實際效果來看,消費券政策成效顯著。”京東(dong) 集團首席經濟學家沈建光認為(wei) ,利用數智化手段促進消費回暖,已成為(wei) 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促進經濟‘回血’的關(guan) 鍵舉(ju) 措。隨著消費降幅收窄,線上消費回暖,數智技術尤其是發放消費券在提振經濟上可以實現多重效應。
國研新經濟研究院創始院長、新經濟智庫(CiNE)首席研究員、灣區新經濟研究院院長朱克力認為(wei) ,電商平台發放消費券體(ti) 現出平台經濟為(wei) 穩增長、惠民生、促發展帶來的新價(jia) 值,同時也能在此過程中提升中小企業(ye) 數字化思維、加快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步伐。“同時,當政策工具與(yu) 平台優(you) 勢結合後,消費券的常態化可更好地賦能經濟增長,為(wei) 社會(hui) 發展和民生改善起到積極作用。”
消費券作為(wei) 一種“短期刺激”的手段,如何長期拉動消費?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經濟係主任、教授韓文龍認為(wei) ,消費券既有短期刺激效應,也具有長期拉動消費的效應,關(guan) 鍵在於(yu) 消費券政策設計時的出發點和經濟目標。
“一些公益性、紅利性、轉移支付性的消費券一般具有短期刺激效應,一些激勵性和補貼性的消費券則具有一定的長期拉動效應。例如支持教育、醫療和旅遊等服務性消費的補貼政策,支持企業(ye) 進行技術改造和綠色發展的激勵政策等,持續時間相對較長,具有拉動消費的長期效應。”韓文龍說。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教授李戎表示,從(cong) 中長期來看,促進消費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消費意願能否最終轉化為(wei) 購買(mai) 力,還是要看消費者的錢包鼓不鼓。“建設統一大市場、降低直接稅、完善社會(hui) 保障製度等方麵的政策和改革,都有助於(yu) 經濟的提升和收入的增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