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沈陽故宮展出院藏明清文人書畫

發布時間:2022-07-01 10:44: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沈陽故宮展出院藏明清文人書(shu) 畫

  6月30日,“境由心生——沈陽故宮院藏明清文人書(shu) 畫展”在沈陽故宮開展。 韓宏 攝

  中新網沈陽6月30日電 (記者 韓宏)“境由心生——沈陽故宮院藏明清文人書(shu) 畫展”6月30日在沈陽故宮師善齋、協中齋開展,通過戴進、沈周、文徵明、董其昌等名家作品共同展現與(yu) 詩詞共生的文人畫。

  明沈周設色秋泛圖。 沈陽故宮博物院供圖

  文人畫亦稱士夫畫,泛指中國古代社會(hui) 中文人、士大夫創作的繪畫,強調“以形達意”“以形傳(chuan) 神”。唐代詩人王維以詩入畫,被稱為(wei) “文人畫鼻祖”,經北宋蘇軾、文同等人倡導,文人畫不斷向前發展,並逐漸走向成熟。集文學、書(shu) 法、繪畫為(wei) 一體(ti) 的文人畫多取材於(yu) 山水、花鳥,標舉(ju) “士氣”,講求筆墨,強調神韻,並重視文學修養(yang) ,是畫家文化素養(yang) 的綜合體(ti) 現。

  本次展覽遴選沈陽故宮院藏明清文人書(shu) 畫精品,匯集“吳門四家”“鬆江畫派”“四王”“四僧”“揚州畫派”等名家名作,通過“遊曆山川”“山居雅集”“行藏在我”三個(ge) 單元呈現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修身立德、淡泊名利的品格。

  “遊曆山川”單元展出了文徵明的“設色雪景山水圖”、董其昌的“墨筆山水圖”和錢維城的“設色鬆岩古寺圖”等書(shu) 畫作品,他們(men) 將遊曆山川後的眼中景轉化為(wei) 手中物、紙上畫,打造出筆下的詩情和畫意。董其昌是明末著名的書(shu) 畫大家,其在畫壇提出的“南北宗論”極大影響到明清畫壇。本次展出的“明董其昌墨筆山水圖”,用簡略古拙的筆法畫胸中山水和文人世界,畫境枯淡而別具藝術氣息。

  青山間朗月下,對弈品茗、撫琴聽泉、吟詩作對、臨(lin) 流觀瀑,中國古代文人對精神世界追求的真實寫(xie) 照正是山居與(yu) 雅集。“山居雅集”單元通過沈周的“設色秋泛圖”、王翬的“設色溪亭獨坐圖”、石濤的“長夏山居圖”等品位高雅的文人畫,展現文人對超逸品格的不斷探索。

  蘇軾曾寫(xie) :“用舍由時,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閑處看。”展覽第三單元“行藏在我”以明代戴進、王寵,清代朱耷、弘仁等不同朝代的文人作品展現明清之際,文人各不相同的處世態度。其中,“戴進聘賢圖軸”為(wei) 本次展覽中的一級文物。畫中坡前一老者坐石上,持卷而讀,背側(ce) 溪橋,緋衣人捧詔前行。滿幅奇峰峭壁,雲(yun) 煙蘊藉,林木蒼森。圖右下角題款:“錢塘戴文進寫(xie) ”,下鈐“文進”白文方印及另一印。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9月20日。(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