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上半年A股公司擬投保董責險家數超去年全年 覆蓋率仍不足15%

發布時間:2022-07-05 14:50: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記者 冷翠華

  上半年,發布公告擬投保董責險的A股上市公司數量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董責險市場繼續快速增長。

  《證券日報》記者根據上市公司公告不完全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已有257家上市公司發布董責險投保計劃,同比增長83%,且投保計劃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248家。

  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這說明上市公司對董責險的重視程度在持續提高。不過,整體(ti) 來看,當前董責險在A股上市公司的覆蓋麵仍然較低,市場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257家公司

  發布投保計劃

  董責險全稱為(wei) 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責任險,其旨在保障上市公司的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在履行其職務行為(wei) 過程中的“不當行為(wei) ”(包括疏忽、錯誤、誤導性陳述及違反職責等)所引起的法律責任而給其個(ge) 人帶來的損失。

  董責險開始被A股上市公司關(guan) 注,源於(yu) 幾次事件驅動及新證券法的實施,最近兩(liang) 年上市公司投保量持續增長。今年上半年,已有257家上市公司發布公告擬投保董責險,而去年全年發布計劃的公司為(wei) 248家,2020年則為(wei) 113家。

  從(cong) 擬投保公司來看,上交所上市公司102家,深交所上市公司147家。中怡保險經紀執行總監申迪中對《證券日報》記者介紹,往年已經投保董責險的公司繼續投保的比例很高,在90%以上,但從(cong) 擬投保公司整體(ti) 來看,新增擬投保公司的數量略少於(yu) 行業(ye) 此前預期。其中一個(ge) 主要原因是部分擬新投保的公司本身存在較多複雜的風險因素,保險公司的承保意願不是很強,從(cong) 而承保條件較為(wei) 苛刻,例如保單價(jia) 格較高,讓有意投保的公司難以接受。同時,董責險產(chan) 品本身複雜,詢價(jia) 程序複雜,落地時間也相對較長。

  “董責險是成熟公司治理體(ti) 係中的重要一環。”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副教授郝臣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董責險谘詢增多說明相關(guan) 主體(ti) 的需求增加,而產(chan) 品的落地則受到治理理念、購買(mai) 成本、是否有相關(guan) 配套政策的出台等多因素影響。

  從(cong) 上市公司獨立董事對董責險的態度來看,大多持支持態度。例如,七匹狼獨立董事發表獨立意見稱,購買(mai) 董監高責任險,有利於(yu) 保障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相關(guan) 責任人員的權益,促進其更好地履行職責,有利於(yu) 完善公司風險管理體(ti) 係,促進公司良性發展。

  新疆眾(zhong) 和獨立董事也發表獨立意見稱,為(wei) 公司及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購買(mai) 責任保險,有利於(yu) 進一步完善公司風險控製體(ti) 係,降低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正常履行職責時可能引致的風險以及引發的法律責任所造成的損失,有利於(yu) 保障公司及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的權益,協助相關(guan) 責任人員更好地履行其職責,促進公司發展。

  申迪中表示,上市公司的董監高承擔的管理責任很大,一個(ge) 公司的任何問題都可能被歸咎於(yu) 管理不當。因此,若沒有董責險,董監高可能就會(hui) 不願意積極承擔管理責任,為(wei) 公司發展做出決(jue) 策,即陷入“做多錯多,不做不錯”的怪圈。因此,公司為(wei) 董監高安排的董責險,是吸引優(you) 秀人才加入的重要手段。

  同時,對於(yu) 投資者而言,董責險是讓他們(men) 的損失賠償(chang) 能夠有效落實的幫手。因為(wei) 上市公司及其董監高在麵對巨額賠償(chang) 金時,若沒有董責險給予現金支持,可能使得其對投資者的損失賠償(chang) 無法得到有效執行。

  從(cong) 上半年董責險的賠付情況看,申迪中表示:“概括地說,目前有A股上市公司正在對其遭到的證券類索賠、集體(ti) 訴訟就其投保的董責險申請理賠,預計隨著訴訟的進展,未來幾個(ge) 月就可能有董責險保單進行賠付。”

  董責險費率

  整體(ti) 保持上升趨勢

  市場需求持續增加,同時隨著注冊(ce) 製的推行,A股上市公司的總體(ti) 風險敞口持續上升,且目前已經有董責險觸發報案申請理賠。在多種因素綜合影響下,上半年董責險費率整體(ti) 呈上漲趨勢。

  申迪中表示,今年董責險費率整體(ti) 保持上升趨勢,各投保公司的漲幅情況取決(jue) 於(yu) 自身特點。從(cong) 影響費率的因素來看,若是續保公司的原有費率明顯低於(yu) 市場基準,則麵臨(lin) 一定的漲價(jia) 壓力,若是新參保公司,目前保險公司比較關(guan) 注擬投保公司所屬行業(ye) 的波動性,若行業(ye) 風險事件發生較多,險企承保會(hui) 較謹慎,費率也會(hui) 更高。

  體(ti) 現董責險價(jia) 格的指標是費率,即保險人按保險金額向投保人或被保險人收取保險費的比例。當前,上市公司投保董責險的責任限額、費率水平如何?記者隨機抽取了20家上市公司公告進行調查,從(cong) 其發布的保費支出與(yu) 賠償(chang) 限額可以略見一斑。

  在這20家公司中,從(cong) 責任限額來看,最高的為(wei) 1億(yi) 元,最低的為(wei) 800萬(wan) 元。20家上市公司中,有6家公司董責險賠償(chang) 限額達1億(yi) 元,2家賠償(chang) 限額為(wei) 8000萬(wan) 元,7家公司賠償(chang) 限額為(wei) 5000萬(wan) 元。

  從(cong) 保費總額與(yu) 責任限額之比來看,最高可達千分之二十,最低的則為(wei) 千分之三。例如,某上市公司擬投保董責險賠償(chang) 限額為(wei) 5000萬(wan) 元,保費限額為(wei) 100萬(wan) 元。另一家上市公司的董責險責任限額則為(wei) 1億(yi) 元,保費總額為(wei) 30萬(wan) 元。整體(ti) 來看,20家公司中,13家公司的保費總額與(yu) 責任限額之比在千分之五(含)到千分之十(含),6家公司的這一比例低於(yu) 千分之五。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董責險定價(jia) 因素較複雜,需綜合考慮投保公司的行業(ye) 、市場表現、訴訟風險、公司治理、財務狀況、輿情以及董監高個(ge) 人情況等多種因素,因此不同投保公司之間的費率水平可能會(hui) 與(yu) 市場平均費率有比較大的差距。

  縱向來看,董責險整體(ti) 費率水平近兩(liang) 年呈上漲態勢。

  例如,某上市公司2021年和2022年投保計劃的賠償(chang) 限額皆為(wei) 1億(yi) 元,保費總額則由去年的34.6萬(wan) 元增加至43.3萬(wan) 元,不過保費上漲後其保費與(yu) 賠償(chang) 限額之比為(wei) 仍不到千分之五,在上述20家上市公司中處於(yu) 較低水平。另一家公司的保費與(yu) 賠償(chang) 限額之比則由2020年的不足千分之五上漲至今年的千分之六點五。也有部分上市公司近兩(liang) 年的投保方案沒有發生變化。

  從(cong) 目前董責險在我國上市公司的覆蓋麵來看,業(ye) 內(nei) 人士認為(wei) ,盡管投保主體(ti) 越來越多,但目前我國A股上市公司投保董責險的比例尚不足15%,隨著上市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注冊(ce) 製的推進,相關(guan) 法律法規的完善,未來董責險市場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證券日報)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