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如何推動中醫藥文化走向世界?
中新社北京7月6日電 題:如何推動中醫藥文化走向世界?
中新社記者 李純
“當時是給意大利的一個(ge) 學生講《易筋經》,一開始就要講‘運氣’‘氣沉丹田’,他就一直問我這個(ge) ‘氣’是什麽(me) 意思,”談及推動中醫藥文化國際傳(chuan) 播的經曆,史欣瑩回憶說,“我就跟他講,就像汽車的汽油一樣,‘氣’是人身體(ti) 中的一種動力,他好像明白了一點點。”
史欣瑩是泰州市中醫院針灸科的副主任中醫師,兩(liang) 個(ge) 月後,她將與(yu) 同事們(men) 前往馬耳他,開展中醫醫療援助。目前,醫療隊正在南京接受培訓,除了學習(xi) 涉外禮儀(yi) 、了解當地情況,一項重要的培訓課程就是如何向外國人介紹中醫藥文化。
隨著中醫藥的國際認可度與(yu) 影響力持續提升,更好地向世界傳(chuan) 播中醫藥文化,加深海外對中醫藥的認識與(yu) 理解,將有助於(yu) 中醫藥為(wei) 人類衛生健康事業(ye) 作出更大貢獻。在近期於(yu) 北京舉(ju) 行的首屆中醫藥文化國際傳(chuan) 播論壇上,與(yu) 會(hui) 嘉賓就此展開研討,推動中醫藥文化走向世界。
國際認可有助於(yu) 中醫藥文化海外傳(chuan) 播
今年2月28日至3月2日,世界衛生組織召開專(zhuan) 家會(hui) 議。專(zhuan) 家評估指出,中醫藥治療新冠肺炎安全、有效,建議各成員國進行借鑒和推廣。這一評估結果表明,有著數千年曆史的中醫藥在當前新發傳(chuan) 染性疾病防治及全球公共衛生治理中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這也是中醫藥正在獲得越來越多國際認可的一個(ge) 縮影。數據顯示,中醫藥已傳(chuan) 播至196個(ge) 國家和地區,建成30個(ge) 較高質量的中醫藥海外中心和56個(ge) 中醫藥國際合作基地。
此外,113個(ge) 世衛組織成員國認可針灸等中醫藥診療方式,29個(ge) 成員國為(wei) 中醫藥的規範使用製定了有關(guan) 法律法規,還有20個(ge) 成員國將針灸等中醫藥診療納入本國醫療保障體(ti) 係。有觀點認為(wei) ,中醫藥具有廣闊的海外發展前景,國際社會(hui) 對中醫藥的認可將有助於(yu) 中醫藥文化的海外傳(chuan) 播。
“中醫藥不僅(jin) 是生存哲學,也是文化符號。”中國外文局局長、中國翻譯協會(hui) 會(hui) 長杜占元認為(wei) ,中醫藥的理論和實踐傳(chuan) 承發展了2000多年,在當代仍然發揮著重要作用,足見其科學價(jia) 值與(yu) 文化價(jia) 值。同時,中醫藥作為(wei) 防治疾病、守護健康的方法手段,具有很強的實用價(jia) 值,更易於(yu) 被普通民眾(zhong) 感知和認可。
中醫藥文化國際傳(chuan) 播切忌自話自說
與(yu) 此同時,中醫藥的海外傳(chuan) 播也麵臨(lin) 中西方文化差異、中醫藥服務機構規模小且單一、缺乏足夠合法化路徑等問題,仍需尋求突破之道。
比如,在史欣瑩看來,中國人熟知的“上火”就很難用英語講清。參加論壇的媒體(ti) 人淩朔則表示,在東(dong) 南亞(ya) 能夠講清什麽(me) 是“上火”,卻說不通中醫的“寒”,因為(wei) 當地人很少有“體(ti) 寒”這種概念。
中國公共關(guan) 係協會(hui) 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執行主任、中國傳(chuan) 媒大學媒介與(yu) 公共事務研究院副院長呂大鵬認為(wei) ,國際化傳(chuan) 播一定會(hui) 遇到文化差異,應當根據不同的文化分區探索相應的中醫藥文化傳(chuan) 播方式,結合目標受眾(zhong) 的文化理念、思維方式,有針對性地展示中醫藥的效果。
“中醫藥是中國的優(you) 秀文化,怎麽(me) 把這個(ge) 文化中的當代價(jia) 值和世界意義(yi) 提煉出來,是當下最關(guan) 鍵的。”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新聞與(yu) 傳(chuan) 播研究所所長胡正榮認為(wei) ,中醫藥文化國際傳(chuan) 播切忌自話自說,要找到中醫藥文化與(yu) 國外文化之間的共同性、共情性,以此搭建溝通傳(chuan) 播的橋梁。
內(nei) 部認同是對外推廣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與(yu) 會(hui) 嘉賓在討論中醫藥如何“走出去”時,不約而同地談到了中國人的中醫藥文化自信。
“中醫藥的國際品牌傳(chuan) 播需要從(cong) 中國人的內(nei) 部認同開始。”清華大學國家形象傳(chuan) 播研究中心主任、新聞與(yu) 傳(chuan) 播學院教授範紅指出,中醫藥文化不僅(jin) 麵臨(lin) 國際傳(chuan) 播問題,更重要的是中國人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同,這是中醫藥對外推廣的一個(ge) 基礎。
中國政法大學思政研究所副教授、中國孔子基金會(hui) 孔子學堂主講老師郭繼承認為(wei) ,推廣中醫藥文化麵臨(lin) 的挑戰,首先便是人們(men) 習(xi) 慣用西醫的理論框架來認知、評價(jia) 中醫。從(cong) 國家層麵,按照中醫自身規律和特點製定考核標準、評價(jia) 標準、培養(yang) 人才方案,是促進中醫藥事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
他還指出,中醫藥文化的世界推廣需要固本培元、中西兼通。固本培元意味著中國首先要重視、發展中醫,這是中醫藥振興(xing) 發展的源頭活水。中西兼通則是指醫者、傳(chuan) 播者、推廣者不僅(jin) 要展現中醫藥的良好療效,也要說“別人聽得懂的話”,讓世界人民認可中醫理論。(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