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電動汽車須防患於未“燃”

發布時間:2022-07-12 11:22:00來源: 經濟日報

  電動汽車須防患於(yu) 未“燃”

  杜 銘

  近期,全國多地持續高溫天氣,給新能源汽車使用安全帶來了一定影響。應急管理部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平均每日火災事故超7例,此現象應引起高度關(guan) 注。

  近些年,新能源汽車發展勢頭迅猛,成為(wei) 汽車產(chan) 業(ye) 最大看點,逐漸進入千家萬(wan) 戶。不過,很多人對新能源汽車的諸多特性還缺乏足夠認識。比如說,電池性能表現對新能源汽車有很大影響,而電池對高溫或低溫的工作環境十分敏感。在高溫、高負荷、劇烈碰撞等條件下,汽車動力電池一旦起火,容易導致車輛自燃事故,且起火迅速、極難撲救,嚴(yan) 重威脅人身安全。

  正因如此,有必要防患於(yu) 未“燃”,補足動力電池在安全性能方麵的短板,以大力提升電動汽車安全係數,為(wei) 新能源汽車在我國加快推廣普及營造良好環境。

  首先,有關(guan) 部門要從(cong) 源頭完善法律法規,補上監管空白。由於(yu) 電動汽車與(yu) 燃油車的特性不同,大量新技術的應用,倒逼管理手段也要跟上。比如,工信部於(yu) 2020年製定的《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中重點提到,要求電池單體(ti) 發生熱失控後,電池係統在5分鍾內(nei) 不起火不爆炸,為(wei) 乘員預留安全逃生時間。

  其次,要鼓勵生產(chan) 企業(ye) 加大研發力度,通過技術迭代升級,不斷完善電動汽車安全性能。燃油車技術發展近百年,已較為(wei) 成熟,改進空間越來越小。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雖在短短數年間突飛猛進,但不可否認,很多地方還存在明顯的技術短板甚至是缺陷,亟待補齊,電池起火安全隱患就是其中之一。

  事實上,很多汽車生產(chan) 企業(ye) 以及動力電池供應商早已意識到這一點,技術攻關(guan) 步伐從(cong) 未停歇。近日,寧德時代發布了“麒麟電池”技術,通過在兩(liang) 塊電芯之間加液冷板,減少相鄰兩(liang) 塊電芯熱傳(chuan) 導,從(cong) 而降低“熱失控”風險,有望避免電動汽車在高溫、高負荷條件下發生自燃現象。

  此外,全社會(hui) 要加強電動汽車使用安全知識宣傳(chuan) 普及。電動汽車企業(ye) 要負起生產(chan) 者責任,及時為(wei) 消費者檢查、維修車輛,尤其是動力電池等關(guan) 鍵部件,通過技術升級等手段,杜絕車輛安全隱患;消費者要掌握一定的車輛安全使用常識,不違規用電,平時做好車輛維護保養(yang) 工作,並注意行車安全。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