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公益人士廈門交流:聚焦“兩岸社會企業交流與合作”
(聚焦海峽論壇)兩(liang) 岸公益人士廈門交流:聚焦“兩(liang) 岸社會(hui) 企業(ye) 交流與(yu) 合作”
中新網廈門7月12日電 (記者 楊伏山)第十屆兩(liang) 岸公益論壇12日在廈門舉(ju) 行,來自兩(liang) 岸80餘(yu) 家公益組織、媒體(ti) 、社會(hui) 企業(ye) 、專(zhuan) 家學者及青年代表150餘(yu) 人,以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參加論壇開幕式及主論壇、分論壇等活動。
中國宋慶齡基金會(hui) 副主席於(yu) 群、台灣中華文化推廣協會(hui) 代理事長郭襄潁、台灣中華華夏文化交流協會(hui) 副理事長陳春華、香港義(yi) 工基金常務副主席文頴怡、廈門市副市長廖華生等出席論壇。
由中國宋慶齡基金會(hui) 聯合兩(liang) 岸暨香港有關(guan) 機構共同主辦的本屆兩(liang) 岸公益論壇,已是第十屆。於(yu) 群稱,今年是兩(liang) 岸公益論壇創立十周年,論壇要不斷創新形式、豐(feng) 富內(nei) 容,不斷增強生命力和適應性,發揮公益溫暖人心的作用,為(wei) 深化兩(liang) 岸融合發展、增進兩(liang) 岸同胞心靈契合貢獻智慧和力量。
近年來,兩(liang) 岸社會(hui) 企業(ye) 發展態勢良好,日漸成為(wei) 兩(liang) 岸青年人特別是高校學生創新創業(ye) 的新趨勢。本屆論壇以“兩(liang) 岸社會(hui) 企業(ye) 交流與(yu) 合作”為(wei) 主題,設置“社會(hui) 企業(ye) 理念與(yu) 公益慈善文化”“社會(hui) 企業(ye) 與(yu) 社會(hui) 發展”分論壇議題,兩(liang) 岸及香港16位愛心企業(ye) 家、青年代表和專(zhuan) 家學者受邀進行深入探討和交流,為(wei) 兩(liang) 岸社會(hui) 企業(ye) 人士搭建交流平台,助力兩(liang) 岸社會(hui) 企業(ye) 融合發展。
郭襄潁在論壇上倡議,要努力推動“雙向循環”的公益模式,創造更多“施方”與(yu) “受方”的交融互助,讓每一份愛都能成為(wei) 種子,未來能庇蔭更多的人,使公益得到生生不息的良性循環和持續深遠的正向發展,讓公益變得更有趣、更時尚、更流行,成為(wei) 人們(men) 常態生活中的美好期待。
以線上方式蒞會(hui) 的文頴怡在致辭時說,近年來,香港社會(hui) 企業(ye) 數量顯著增長,遍布各行各業(ye) ,提供的產(chan) 品及服務日益多元化,尤其是一些新創立的社會(hui) 企業(ye) ,以其創新和活力受到社會(hui) 廣泛關(guan) 注,大放異彩。“期待通過兩(liang) 岸公益論壇的平台,大家可以彼此借鑒,為(wei) 社會(hui) 企業(ye) 的未來發展出謀獻策,讓更多弱勢社群從(cong) 中得到滿足感和成就感。”
廖華生稱,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無數的誌願者奉獻在有挑戰性的崗位上,展現了“我們(men) 就是廈門、廈門就是我們(men) ”的城市品格。兩(liang) 岸公益論壇舉(ju) 辦十年來,受到兩(liang) 岸民眾(zhong) 一致稱讚。我們(men) 希望並堅信第十屆兩(liang) 岸公益論壇的舉(ju) 辦必將推進兩(liang) 岸公益事業(ye) 的發展,必將為(wei) 我們(men) 兩(liang) 岸同胞福祉和親(qin) 情作出更多的貢獻。
在嗶哩嗶哩擁有數十萬(wan) 粉絲(si) 、千萬(wan) 次視頻播放量的UP主、台灣女生“肆零”(潘思寧)受邀講述台灣青年在大陸的公益故事,引發現場熱烈反響。
在當天開幕式上,兩(liang) 岸多位熱衷公益、積極參與(yu) 兩(liang) 岸公益論壇的人士為(wei) 論壇十周年發來微視頻,展示在論壇的豐(feng) 碩收獲,表達對論壇更好發展的熱切期望。
主論壇上,中央民族大學基金會(hui) 研究中心主任李健作《海峽兩(liang) 岸公益事業(ye) 發展研究》課題發布,為(wei) 深化兩(liang) 岸公益事業(ye) 發展提供研究支持;海峽兩(liang) 岸青年交流協會(hui) 執行長鄭博宇發布“海峽青年公益故事匯”活動,他表示,活動將邀請在大陸積極投身公益的台籍青年講述公益故事,分享公益路上的感悟和收獲,期待從(cong) 青年視角詮釋公益新定義(yi) ,為(wei) 公益提供新思路。(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