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我國新能源汽車企業迎來發展新機遇

發布時間:2022-07-26 15:30:00來源: 新華網

  新華社深圳7月25日電(記者王攀 印朋 張嘉晉)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兩(liang) 旺成為(wei) 上半年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記者近期走訪相關(guan) 企業(ye) 了解到,得益於(yu) 產(chan) 業(ye) 政策持續發力、產(chan) 業(ye) 鏈條不斷完善、技術研發持續突破、新生力量不斷加入等因素,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在“雙碳”目標的引領下,正迎來高質量發展的新機遇。

  工信部數據統計顯示,6月份,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59萬(wan) 輛和59.6萬(wan) 輛,同比均增長1.3倍。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266.1萬(wan) 輛和260萬(wan) 輛,同比均增長1.2倍,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21.6%。

  產(chan) 銷兩(liang) 旺的背後,是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產(chan) 能持續增長、新品車型不斷推出、出口連刷紀錄的火熱現實。

  7月下旬,當記者走進小鵬汽車產(chan) 業(ye) 園區時,這家企業(ye) 正緊鑼密鼓推進新產(chan) 能建設進程,展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小鵬汽車副總裁李鵬程介紹說,公司曆經三年時間,在2021年10月實現10萬(wan) 輛整車下線,至2022年6月實現第二個(ge) “十萬(wan) +”僅(jin) 曆時8個(ge) 月,“可以說是跨越式增長,我們(men) 正在爭(zheng) 取年底前產(chan) 能進一步大幅提升。”

  不隻是小鵬,粵港澳大灣區內(nei) 的新能源車企和造車新勢力,近期相繼迎來了自己的“10萬(wan) +”——廣汽集團下屬新能源品牌廣汽埃安今年上半年銷量10.03萬(wan) 輛,同比增長134%,並完成廣汽埃安新能源工廠20萬(wan) 輛/年產(chan) 能擴建;比亞(ya) 迪公司自今年3月停止燃油汽車的整車生產(chan) ,汽車業(ye) 務將專(zhuan) 注於(yu) 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當月銷量首次突破10萬(wan) 輛,至6月份已拿下第4個(ge) 月銷量“10萬(wan) +”……

  如今,在國內(nei) 各大港口,我國新能源汽車停靠在岸邊“蓄勢待發”。根據乘聯會(hui) 數據,6月份我國乘用車出口18.7萬(wan) 輛,同比增長67.7%,環比增長1.8%。其中,新能源車占出口總量的13.4%。

  7月21日,比亞(ya) 迪股份有限公司日本分公司在東(dong) 京召開品牌發布會(hui) ,宣布正式進入日本乘用車市場,並亮相三款車型。自1999年比亞(ya) 迪以二次充電電池為(wei) 起點進入日本市場以來,比亞(ya) 迪純電動大巴、新能源儲(chu) 能係統以及純電動叉車等業(ye) 務在日本順利開展。

  今年上半年,比亞(ya) 迪產(chan) 銷量實現高速增長,累計生產(chan) 新能源汽車647914輛,同比增長312.18%;銷售新能源汽車641350輛,同比增長314.90%。比亞(ya) 迪成為(wei) 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冠軍(jun) 。

  我國新能源汽車上半年產(chan) 銷同比倍增不是意外之喜。受訪企業(ye) 認為(wei) ,新能源汽車發展借助了我國汽車產(chan) 業(ye) 的超大規模市場優(you) 勢和全產(chan) 業(ye) 鏈優(you) 勢。

  “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兩(liang) 旺的良好局麵,不是某一家車企努力的結果,而是汽車行業(ye) 、政策配套、資本市場、技術進步等因素的疊加合力。”小鵬汽車副總裁李鵬程說。

  一方麵,政策驅動奠定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基礎。深圳市工業(ye) 和信息化局局長餘(yu) 錫權說,當前汽車產(chan) 業(ye) 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趨勢正在加速形成,汽車白色家電化、工具化特征更加明顯,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已進入高速成長期。作為(wei) 全國最早推廣新能源汽車的城市之一,截至2021年底,深圳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54.4萬(wan) 輛,新能源汽車普及率位居全國第一,在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主要環節處於(yu) 全球第一陣營。

  另一方麵,技術突破讓我國新能源汽車的產(chan) 品力得到提升。激光雷達、國產(chan) 芯片、車載基礎計算平台都實現了裝車應用;能源電池方麵,量產(chan) 的三元電池單體(ti) 能量密度達到了全球最高的300瓦時/公斤,無鈷電池達到了240瓦時/公斤,半固態電池接近量產(chan) 狀態。

  在比亞(ya) 迪全球總部,專(zhuan) 利牆懸掛著千餘(yu) 張專(zhuan) 利證書(shu) ,這些技術被歸入員工所稱的“技術魚池”。據比亞(ya) 迪公司介紹,截至6月底,比亞(ya) 迪在全球已累計申請專(zhuan) 利3.7萬(wan) 項、授權專(zhuan) 利2.5萬(wan) 項。

  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長聘教授李寶華說,動力電池是新能源汽車三大核心部件之一,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核心驅動力。中國具有全球最齊全和規模最大的動力電池產(chan) 業(ye) 鏈,包括在動力電池材料體(ti) 係、結構設計、製造技術和創新能力等方麵處於(yu) 國際領先水平。

  專(zhuan) 家表示,產(chan) 銷兩(liang) 旺之後,新能源汽車後市場的成熟度亟待加強。據中國汽車工業(ye) 協會(hui) 預測,全年汽車銷量將有望超過2700萬(wan) 輛,同比增長3%左右,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550萬(wan) 輛,創曆史新高。

  廣州明珞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姚維兵說,汽車正在從(cong) 機械產(chan) 品向智能化、網聯化轉型,將直接推動保險服務、維修配件、回收拆解等方麵的改變。同時,軟件編程、新材料研發等方麵人才將在汽車行業(ye) 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車的二手車流通、交易、維修等方麵還有進步空間,尤其是殘值率較低導致潛在客戶、新能源車主對二手車交易持觀望態度。

  “二手車流通承上啟下,是釋放汽車消費潛力、拉動新車銷量持續增長的重要環節,二手車、新車的順暢流通,共同形成了中國汽車的大流通。”瓜子二手車聯合創始人、高級副總裁王曉宇說。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