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退休不褪色 長沙“老兵”科普隊築愛心陣地守一腔赤誠

發布時間:2022-07-27 15:16: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沙7月27日電 (張雪盈)每到寒暑假,位於(yu) 長沙科大佳園社區的“科普遊藝宮”就成了周邊學生最愛的科技樂(le) 園。該樂(le) 園由長沙科大佳園軍(jun) 隊離退休幹部服務站的“老兵”科普隊隊員精心打造,他們(men) 為(wei) 此親(qin) 自動手研製了電子、機械、數學等多領域的科普遊藝項目,為(wei) 孩子們(men) 進行生動的科學知識普及。

  這支由70多人組成的“老兵”科普隊成立於(yu) 2007年,隊員多是從(cong) 國防科技大學領導崗位或科研教學崗位上退役下來的老專(zhuan) 家、老教授。盡管退休多年,這群本當安享天倫(lun) 、大多已是耄耋之年的老者,仍然初心不改,把畢生所學春風化雨、潤澤後生。

  以“科普”點燃孩子科學夢想

  農(nong) 村學校科普力量相對薄弱,孩子們(men) 通常很難接觸到優(you) 質的科普教育,這始終牽動著科普隊隊員們(men) 的心。為(wei) 此,他們(men) 特地對電子積木拚裝、密碼鎖結構分析等百餘(yu) 台科普設備進行了便攜化改造,將“科普大篷車”開到鄉(xiang) 村孩子們(men) 身邊,讓他們(men) 有機會(hui) 親(qin) 身參與(yu) 有趣的科普遊戲,獲得難得的科技體(ti) 驗。

  新穎有趣的“科普大篷車”受到鄉(xiang) 村孩子們(men) 熱捧。“教室裏、走廊上,站滿了前來聽課的學生,為(wei) 了給孩子們(men) 更好的學習(xi) 體(ti) 驗,我們(men) 有時候會(hui) 把課堂搬到操場上。”科普隊副隊長張俊科說。

  今年86歲的張俊科曾在操場上連續宣講了50多項科普內(nei) 容,演示了40多台科普設備。“就是想讓孩子們(men) 多看看,希望能在他們(men) 心中埋下一顆科學的種子,點燃他們(men) 的科學夢想。”

  據悉,科普隊的足跡至今已遍布湖南平江、瀏陽等地十多個(ge) 村,共為(wei) 3000多名農(nong) 村留守兒(er) 童點亮了科技夢想之光。

  張俊科介紹,在城市,依托“科普遊藝宮”,科普隊還在每年寒暑假例行舉(ju) 辦“科普夏令營”與(yu) “科普冬令營”,每年接待參加活動的青少年及各地參觀訪問的代表團達數百人,14年累計讓近6000多名孩子受益,使“科普遊藝宮”成為(wei) 了孩子們(men) 的科技樂(le) 園。

  用“科技”紓解企業(ye) 發展困境

  科學技術,往往是製約中小微企業(ye) 發展的關(guan) 鍵所在。近年來,“老兵”科普隊堅持“科技幫扶”,積極為(wei) 有需要的企業(ye) 答疑解惑,助力其科技攻關(guan) 和產(chan) 品研發。

  78歲的楊昂嶽教授是“老兵”科普隊的現任隊長,曾在國防科技大學教授機械原理與(yu) 製造,退休後擔任長慶機電科教公司技術顧問,至今已有10年之久。

  憑借多年科研經驗,楊昂嶽研發出適用於(yu) 高校實驗課程的新產(chan) 品100餘(yu) 項,獲得兩(liang) 項國家發明專(zhuan) 利與(yu) 多項實用新型專(zhuan) 利,幫助企業(ye) 從(cong) 一個(ge) 街道小廠蛻變為(wei) 全國高教機電類教學儀(yi) 器設備廠家中的龍頭企業(ye) ,公司產(chan) 品目前已遠銷意大利、古巴、泰國等地。

  長沙華望熏蒸消毒公司存在的煙葉長期儲(chu) 存醇化難題,也在科普隊另一名隊員吳水生的幫助下順利解決(jue) 。

  煙葉收割烘烤後,需按要求進行醇化,以去除青雜味提升品質,但時間一久又容易發黴影響質量。了解到該情況後,吳水生克服自己聽力消退的困難,在企業(ye) 潛心試驗上百次,研究出“真空防蟲儲(chu) 存法”,開創了煙葉長期無公害存儲(chu) 方式的先河。

  為(wei) 經濟社會(hui) 發展奉獻餘(yu) 熱的隊員們(men) 不在少數。據統計,“老兵”科普隊已為(wei) 20多家中小微企業(ye) 提供技術谘詢1000餘(yu) 次,幫助技術攻關(guan) 和研發新品130餘(yu) 項,極大提高了企業(ye) 科技實力,提升了市場競爭(zheng) 力。

  獻餘(yu) 熱深度融入社區治理

  在走出去服務社會(hui) 的同時,“老兵”科普隊成員還積極加入社區誌願服務隊,經常在所在社區及周邊社區開展科普活動、提供科技服務,深度融入社區治理。

  “這些老人既是社區居民,也是國防科技大學的退休幹部。因此,我們(men) 一直在探索如何將社區資源與(yu) 國防科技教育相結合,以更好地開啟民智、匯聚民力,共建共享和諧社區。”長沙科大佳園軍(jun) 隊離退休幹部服務站黨(dang) 委副書(shu) 記、副站長盧光輝表示。

  為(wei) 幫助社區老年人適應時代發展,科普隊主動開設“科技大講堂”,舉(ju) 辦老年人電腦普及班,與(yu) 社區一同設計建造科技遊藝室,並開展“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等係列宣傳(chuan) 誌願者活動,為(wei) 一大批電腦“門外漢”和老年手機用戶掃了盲,大大豐(feng) 富了社區居民的老年生活。

  如今的科大佳園社區,老年人一塊進行讀書(shu) 分享、交流書(shu) 畫心得、分享攝影技巧等已成為(wei) 生活常態。“是‘老兵’科普隊的‘科技大講堂’讓我們(men) 趕上了時代的列車。”科大佳園社區一位老人感歎。

  莫道桑榆晚,不墜為(wei) 霞心。“我們(men) 做這些事,就是想要盡己所長,發揮餘(yu) 熱。”楊昂嶽說。(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