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專家匯聚廣州獻策:加速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

發布時間:2022-08-01 14:59: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廣州7月31日電 (記者 程景偉(wei) )粵港澳大灣區在融合發展中,如何實現軌道交通建設的高質量發展?“基礎設施先導性建設與(yu) 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暨軌道交通先導與(yu) 廣州高質量發展”專(zhuan) 題研討會(hui) 近日在廣州舉(ju) 行,來自北京、上海及廣州的專(zhuan) 家學者與(yu) 央企代表參會(hui) ,為(wei) 推動大灣區互聯互通、加速建設“軌道上的大灣區”建言獻策。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專(zhuan) 家楊立峰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的落腳點還是軌道交通要發展,灣區城市間隻有實現了快速便捷的交通通達,各類要素才能實現高效配置。

  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交通工程檢測中心華南區域總經理薛冰潔建議,大灣區應將綜合交通一體(ti) 化作為(wei) 率先突破的節點,逐步形成“幹線鐵路、城際鐵路、市域快線、市內(nei) 地鐵”四層次軌道交通網絡,才能實現灣區城市群之間的融合發展需求。

  廣東(dong) 省委黨(dang) 校二級巡視員、城鎮化研究中心主任陳述認為(wei) ,縱觀東(dong) 京灣區等國際一流灣區的軌道交通特點,從(cong) 生產(chan) 生活區步行800米左右即可到達地鐵口。與(yu) 國際一流灣區城市相比,目前廣州的軌道交通建設還有一定距離,如何構建城市中心樞紐體(ti) 係,建造一個(ge) 偉(wei) 大的灣區城市中心,是一個(ge) 迫切的課題。

  陳述還認為(wei) ,軌道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大量資金,投融資模式創新迫在眉睫。

  北京中京太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黎圳青稱,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過去主要依靠政府出資本金啟動、國企從(cong) 銀行貸款完成施工的投融資模式,讓地方政府與(yu) 國企承受巨大的還債(zhai) 壓力。近年來,受新冠疫情影響,地方政府和國企為(wei) 軌道交通增加巨額債(zhai) 務的意願轉弱。

  黎圳青稱,建議以廣州為(wei) 先導區,對城市基礎設施投融資模式進行創新實踐。中京太行基金計劃拿出千億(yi) 元資金,積極參與(yu) 軌道交通設施。(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