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中國多地“七夕”婚慶忙 探索婚俗“新風尚”

發布時間:2022-08-05 09:25: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8月4日電 4日恰逢七夕傳(chuan) 統佳節,充滿“執子之手、與(yu) 子偕老”的中國式浪漫。當日,中國南北多地集中舉(ju) 行婚慶活動,不僅(jin) 充滿溫馨的甜蜜氛圍,重視“儀(yi) 式感”,控製結婚成本,探索婚俗“新風尚”。

  廣州市民越小姐和黎先生七夕當天領證,黎先生準備了一束玫瑰花送給新婚妻子。越小姐表示,兩(liang) 個(ge) 人的相處,不需要刻意做一些浪漫的事,平凡日子裏的小細節本身就是一種浪漫。“領完證後,我們(men) 準備一起吃飯、看電影、散步,平平淡淡地過個(ge) 七夕節。”越小姐稱。

  2021年4月,廣州被確認為(wei) 中國婚俗改革實驗區之一,如今已步入改革中期。廣州市民政局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該市通過推廣普及婚姻輔導,提高新婚家庭生活幸福感,同時,還通過一係列儀(yi) 式活動,傳(chuan) 遞文明簡約的新風尚。注重結婚意義(yi) 和體(ti) 驗的新人們(men) 不用斥巨資,但同樣能為(wei) 幸福奠下基礎。

  據統計,廣東(dong) 省當天共有5161對新人登記結婚,其中,廣州有848對新人辦理登記。

  在加大婚俗改革的步伐中,中國北疆內(nei) 蒙古自治區50對新人的草原旅行婚禮引發外界關(guan) 注。就在一天前(8月3日),內(nei) 蒙古自治區通遼霍林郭勒市舉(ju) 辦了第七屆科爾沁草原旅遊婚禮節,來自社會(hui) 各界的50對新人以藍天綠草為(wei) 證,通過蒙古族婚禮儀(yi) 式喜結良緣,情定草原。

  內(nei) 蒙古官方介紹,通過草原旅遊婚禮節這個(ge) 名片,內(nei) 蒙古正在構建起與(yu) 時代發展相適應的婚俗文化。

  內(nei) 蒙古加大婚俗改革始於(yu) 今年6月份,其主要內(nei) 容有:抵製婚禮中的鋪張浪費、大操大辦等;官方尤其倡導舉(ju) 辦具有特色的集體(ti) 婚禮,對“零彩禮、半額彩禮、不舉(ju) 行婚宴”的青年夫婦頒發獎勵證書(shu) ;引導公職人員帶頭簡樸節儉(jian) 操辦婚事,讓簡約適度、積極向上的婚俗禮儀(yi) 成為(wei) 新時尚。

  來自內(nei) 蒙古民政廳的消息顯示,今年以來,內(nei) 蒙古自治區文明辦、自治區民政廳正在進一步擴大全區婚俗改革試點覆蓋麵。目前,內(nei) 蒙古包頭市青山區、赤峰市紅山區、烏(wu) 蘭(lan) 察布市集寧區三地已成為(wei) 全國婚俗改革試點地區。內(nei) 蒙古還確定呼和浩特市賽罕區、呼倫(lun) 貝爾市阿榮旗、興(xing) 安盟烏(wu) 蘭(lan) 浩特市等8個(ge) 旗縣(市、區)作為(wei) 內(nei) 蒙古婚俗改革試點地區。

  在“中國第一龍鄉(xiang) ”黑龍江省伊春市嘉蔭縣當天舉(ju) 行的第十屆中俄國際集體(ti) 婚禮上,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20對新人共締美好姻緣。婚禮在清麗(li) 高雅的旗袍秀、濃鬱的中國風舞蹈、悠揚的小提琴演奏中拉開帷幕。20對中俄新人身著華麗(li) 的中式婚禮禮服,雙手緊扣緩緩入場,共唱《友誼地久天長》。

  中國投壺比賽和俄羅斯咬大列巴比賽將婚禮氣氛推向高潮,投壺比賽中,每一次命中都會(hui) 引來觀眾(zhong) 的歡呼喝彩;咬大列巴比賽中,中俄新人們(men) 互不相讓,現場掌聲不斷。典禮過後,新人們(men) 還參觀了嘉蔭恐龍國家地質公園和嘉蔭縣農(nong) 業(ye) 科普示範園,乘船遊中俄界江黑龍江等活動。

  當日參加集體(ti) 婚禮的10對俄羅斯新人均是多年生活、工作在中國。常年生活在哈爾濱市的新郎薩瓦和新娘麗(li) 娜表示,很榮幸能夠參加集體(ti) 婚禮,共同感受中俄兩(liang) 國婚俗文化,能夠得到這麽(me) 多人的祝福是他們(men) 人生中最難忘的經曆。(完)

(責編: 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