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電賽道迎發展風口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公司爭相布局
日前,蔚來與(yu) 寧德時代宣布布局換電賽道的新進展。蔚來稱,到2025年,將與(yu) 殼牌在國內(nei) 共建100座換電站。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充電模式的效率製約日益顯著,充電補能方式愈發多元化,換電模式正吸引各方巨頭布局,迎來快速發展期。
換電模式優(you) 勢突出
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發展駛入“快車道”。工信部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chan) 銷分別完成266.1萬(wan) 輛和260萬(wan) 輛,同比均增長1.2倍,市場滲透率達21.6%。同時,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快速提升,公安部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001萬(wan) 輛。
在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僅(jin) 靠充電方式難以滿足巨大的補能需求,且充電方式存在補能時間長、不靈活等瓶頸,飽受新能源車主的詬病。在此背景下,換電模式應運而生,成為(wei) 縮短新能源汽車補能時間的重要途徑。
除補能時間短外,換電模式還具有一係列優(you) 勢。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10分鍾的燃油車補能時間是衡量電動汽車充電速度快慢的重要標準,而換電模式可以將補能時間縮短至3分鍾-5分鍾,有效解決(jue) 了充電時間長的問題。
“換電模式下電池充電較為(wei) 靈活,可以更好配合電網運營,解決(jue) 不同時間段負荷不均勻問題,提高其利用率。”江西新能源科技職業(ye) 學院新能源汽車技術研究院院長張翔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從(cong) 長遠來看,換電站可以支持清潔能源發電,對減少碳排放有很大的幫助。”
“另外,采用換電模式的車輛應用車電分離技術,便於(yu) 電池的產(chan) 權與(yu) 用權分離,可以消除終端用戶對車輛保值的顧慮。”張翔說。
東(dong) 興(xing) 證券表示,基於(yu) 換電補能的諸多優(you) 點、車電分離的新商業(ye) 模式和換電運營的盈利高確定性,預計“十四五”期間換電設備市場規模將實現超10倍增長。
各方加快布局
中汽協預計,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550萬(wan) 輛,同比增長56%以上。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繼續攀升,作為(wei) 新能源汽車補能的重要技術路徑,換電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企業(ye) 加速布局。
車企方麵,8月1日,首座蔚來與(yu) 殼牌合作的充換一體(ti) 站上線運營。該站是蔚來在全國布局的第1048座換電站、第1777座充電站,其投運標誌著蔚來與(yu) 殼牌在電動汽車能源領域的合作正式開啟。此外,雙方將共同推進充換電設施的建設與(yu) 運營。
動力電池企業(ye) 方麵,7月31日,寧德時代宣布已與(yu) 成都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換電運營、研發、資源綜合利用等領域開展全方位合作。
換電設備商方麵,瀚川智能日前發布公告,公司擬進行不超過10億(yi) 元定增申請獲上交所受理,募資擬用於(yu) 智能換電設備生產(chan) 建設項目、智能電動化汽車部件智能裝備生產(chan) 建設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隨著各方加速布局,我國新能源汽車換電站規模快速擴張。中國充電聯盟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換電站保有量新增284座,截至2022年6月末累計達1582座,同比增長121%。
信達證券表示,隨著政府支持動力電池包標準化推進,車企電池型號標準化的接受度提高,換電站規模有望進一步擴大。
痛點亟待解決(jue)
當前,換電模式迎來了快速發展機遇期,但仍麵臨(lin) 不少“痛點”需要去解決(jue) 。
“電池包標準不統一、換電車型較少、利用率較低等問題製約了換電模式的發展。”張翔表示,每個(ge) 廠家電池包的規格不一樣製約了換電站的發展,如果將電池包標準化的問題解決(jue) 了,換電的商業(ye) 模式就會(hui) 被打通。
為(wei) 推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的快速發展,近年來國家和地方陸續出台政策,在換電模式推廣、配套設施建設、行業(ye) 標準製定等方麵給予大力支持。
2022年以來,相關(guan) 支持政策進一步加碼,換電支持政策逐步完善。今年3月,工信部發布的《2022年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指出,加快構建完善電動汽車充換電標準體(ti) 係,推進純電動汽車車載換電係統、換電通用平台、換電電池包等標準製定。
地方層麵,北京、成都、廣西、安徽、蘇州等地今年紛紛出台換電支持政策。以蘇州為(wei) 例,《蘇州市“十四五”電動汽車公共充換電設施規劃》提出,“十四五”期間需投資約60億(yi) 元建設充換電設施;到2025年,帶動電動汽車行業(ye) 產(chan) 值增長843.4億(yi) 元、動力電池行業(ye) 產(chan) 值增長328.21億(yi) 元。重慶市計劃到2025年底建成換電站200座,形成適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換電設施服務體(ti) 係。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