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畔建起“城市綠肺” 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生態地標
中新網北京8月8日電 (記者 陳杭)走進北京通州大運河南岸的城市綠心森林公園,原東(dong) 方化工廠、東(dong) 亞(ya) 鋁業(ye) 等老工業(ye) 遺痕跡漸漸淡去,成為(wei) 北京城市副中心一道靚麗(li) 的生態風景線。
8月8日晚,2022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將在通州區城市綠心活力匯(城市綠心森林公園)開幕。今年的文化節由北京市委宣傳(chuan) 部、中國新聞社主辦,北京文物局聯合通州區委區政府、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物報社、市委網信辦、市發改委、市文旅局、市體(ti) 育局等單位共同承辦。
城市綠心曾是一片化工集聚區,其中就有占地約1.76平方公裏的東(dong) 方化工廠,以及周邊63家工業(ye) 企業(ye) 。如今,轟鳴的機器已歸於(yu) 沉寂。
公園北門不遠處,是原東(dong) 方化工廠入口,保留了門房和升旗廣場等設施,注入了新的社會(hui) 功能。其中,升旗廣場被改造成為(wei) 展現原廠區布局的沙盤,鐫刻時代記憶與(yu) 風貌。
沿此處向南行走數百米,原東(dong) 方化工廠核心區已化身為(wei) 小動物、鳥類提供生活空間的生態保育核。北京北投生態環境有限公司生態環境事業(ye) 部主管王雅妮表示,北投集團以原廠老工業(ye) 遺址的生態修複為(wei) 核心,設立生態保育核。
王雅妮說,將場地再生、生態保育、森林遊憩和科普展示的內(nei) 容融入其中,營造多樣動物棲息生境,為(wei) 小動物、鳥類提供生活的空間。
在公園建設過程中,如何進行環境管控,才能保障遊客人體(ti) 健康和環境敏感點的環境安全?
“北投集團實施了‘五位一體(ti) ’的環境管控策略。”王雅妮說,包括阻隔覆土+生態恢複+自然衰減+環境監測+製度控製。
同時,為(wei) 了對東(dong) 方廠地區進行生態治理,開展大規模植樹造林,建成大尺度的城市森林公園,北投集團多次協調調度,組織相關(guan) 單位深入研究論證,創新提出了生態保育核理念,以生態的辦法解決(jue) 生態的問題。如今,生態保育核區內(nei) 生態環境持續向好,鳥類種類和數量大幅增加。
截至目前,綠心生態保育核區內(nei) 已監測到約50種小動物在此“安家”。記錄到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3種,包括灰臉鵟鷹、雀鷹、縱紋腹小鴞;北京市一級保護動物5種,包括大斑啄木鳥、星頭啄木鳥等;北京市二級保護動物15種,包括環頸雉、綠頭鴨等,保護物種占總物種數56.1%。
作為(wei) “五位一體(ti) ”環境管控策略的一部分,北投集團還科學布置了“上天入地”的監測網絡,建立了空氣-土壤氣-地下水-生態環境的多介質監測體(ti) 係,動態評估風險管控與(yu) 生態恢複效果。
“監測結果表明,生態保育核區域環境空氣質量達標,管控效果和生態恢複效果顯著,實現了環境管控目標,也為(wei) 國家汙染場地治理行業(ye) 發展提供了可借鑒性經驗。”談及環境管控成果,王雅妮如是說。(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