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景點成奪命險地 平台推薦擔責嗎?
網紅景點成奪命險地 平台推薦擔責嗎
平台有安全提醒義(yi) 務和內(nei) 容審核義(yi) 務 未做風險提示則存在一定侵權責任
在8月13日“龍漕溝”發生山洪並造成7人死亡後,不少網友發現此“網紅打卡地”實際上是一個(ge) 未開發景區,屬地質災害點位且多次發生山洪。北京青年報記者發現,事發後在多個(ge) 網絡平台仍能搜索到該地點的大量推薦內(nei) 容且無危險提示。除了龍漕溝外,還有不少“未開發景區”、“野生景點推薦”等內(nei) 容推薦,這些地點此前已被提示相關(guan) 風險或事故發生地。
律師分析認為(wei) ,對未經過商業(ye) 開發且存在高風險的旅遊景點,平台有安全提醒和內(nei) 容審核義(yi) 務,發布者也有提醒風險的義(yi) 務,否則雙方均存在一定侵權責任。
網紅景點實為(wei) 未開發景點
據彭州市應急管理局消息,8月13日,龍門山鎮龍漕溝突發山洪,河道中未撤離遊客被卷入山洪,造成7人死亡。
網上視頻顯示,事發時,有遊客正在龍漕溝附近露營,河道旁邊搭建好的天幕都沒有來得及收起,就被突如其來的洪水衝(chong) 倒,遊客們(men) 來不及撤離,被困在洪水中,有的直接被衝(chong) 走。
實際上,龍漕溝是一段未開發景區。由於(yu) 易發生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災害,按照當地政府要求,禁止一切人員進入河道內(nei) 。
但是,在眾(zhong) 多社交平台上,都有大量網友發布的“攻略”“遊記”等內(nei) 容,曬出自己前往龍漕溝遊玩的經曆,配上風景優(you) 美的圖片和視頻等內(nei) 容,推薦和吸引其他遊客前往。
一名旅行博主通過視頻的形式,曬出了在龍漕溝內(nei) 的野炊體(ti) 驗。在淺灘上,搭起帳篷,支起炊具,把飲料放進小溪中冰鎮。不僅(jin) 白天在此嬉戲玩耍,就連晚上也會(hui) 在此過夜。
另一篇《成都周邊遊|彭州小眾(zhong) 森林徒步秘境耍水避暑》的內(nei) 容,則組織大家來龍漕溝“AA同遊”,該組織者介紹了龍漕溝的美景,設計了11公裏的徒步路線,在每周四和周末組織前往。發布者稱“這裏特別適合周末帶娃來避暑耍水”。
龍漕溝為(wei) 三級地質災害點位
事故發生後,不少網友質疑事發地並非景區,存在安全隱患。北青報記者檢索發現,確實在不少APP上將龍漕溝稱作“玩水聖地”,還有網友發布在河水中戲水的視頻。其他目擊者回憶說,當日下午當地隻下了一點小雨,因此沒想到會(hui) 發生如此嚴(yan) 重的山洪。
的確,龍漕溝風景優(you) 美,但實際上屬於(yu) 三級地質災害點位,易發生泥石流、山洪災害。據事發地所在的龍門山鎮政府2021年發布的文章介紹,汛期溝內(nei) 容易暴發“齊頭水”。文中介紹,“齊頭水”是指後山下雨,前山發生山洪的自然災害。往往剛聽到河道裏傳(chuan) 來轟鳴聲,水頭即刻就到達眼前。如果有人碰巧就在河道裏,往往來不及逃脫,瞬間就被洪流卷走。
彭州市應急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也向北青報記者證實,事發地並非景區,13日工作人員已通過工作群給各個(ge) 鎮發通知,要求禁止人員進入河道玩耍。
事件發生後,北青報記者在某平台搜索龍漕溝,會(hui) 出現危險提示“旅遊出行,安全第一,請勿在危險地方逗留、遊玩”,相關(guan) 推薦內(nei) 容也已被大幅下架。但是在多個(ge) 其他平台,大量相關(guan) 內(nei) 容仍存在。
部分平台推薦欄暗藏“危險”
類似龍漕溝這樣極具危險性的“網紅打卡地”的信息在相關(guan) 平台上比比皆是,此前也曾有不少景區發生危險事件。不過,在事件發生後,並沒有引起相關(guan) 平台的足夠重視,其中一些危險景點仍掛在社交平台的推薦欄中。
2019年8月,在有“中國的仙本那”之稱的湖北恩施“躲避峽”中,一場山洪導致13人遇難,4名非法帶客的野導遊被公安機關(guan) 控製。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躲避峽”屬於(yu) 屏山景區,就在事件發生前不到一個(ge) 月,當地剛剛發布《鶴峰縣文化和旅遊局關(guan) 於(yu) 屏山在建景區有關(guan) 情況的說明》稱,屏山在建景區相關(guan) 基礎設施尚未完善,存在安全隱患,暫未達到景區開放條件。根據相關(guan) 法律法規規定,任何組織及個(ge) 人不得擅自招攬遊客前往屏山在建景區旅遊。
如今,“躲避峽”依然沒有正式開放。不過,在社交平台上搜索“躲避峽”,依然有不少相關(guan) 推薦。據不完全統計,推薦“躲避峽”景點的社交平台帖子總數超過2000條,部分點讚量超過60萬(wan) ,轉發量超過5萬(wan) ,可謂“流量密碼”。
在廣東(dong) 省佛山市,也有類似的被網紅追捧的野生景區。《五一徒步|廣州佛山小眾(zhong) 路線西樵山探洞》一文稱:穿越原始的山路,一路探尋13個(ge) 山洞,沿路小溪潺潺、植被茂盛……博主配上了自己在探洞時的多張照片,並稱進入景區“不用買(mai) 票”。實際上,西樵山也是未開放景區,前不久,一女子與(yu) 一群登山愛好者相約探秘時摔傷(shang) 了腰骨。
在貴陽有一處景區“羊皮洞”,也在網上被一些博主推薦。近日,有兩(liang) 人在爬山途中摔下山崖,腿部骨折,頭部受損。消防救援人員經過4個(ge) 多小時,終於(yu) 將兩(liang) 名被困人員送入船內(nei) 。
類似的案例比比皆是,在一些生活方式社交平台、短視頻平台、旅行遊記攻略平台等上麵,搜索“未開發景區”“野生景點推薦”“小眾(zhong) 旅遊目的地”等,均可發現大量內(nei) 容,且平台方沒有任何提示。不少網友在相關(guan) 內(nei) 容下留言稱:“不要再推薦違規內(nei) 容了!”“這地方已經發生危險了,希望大家自行判斷能不能去!”
律師
平台有安全提醒義(yi) 務和內(nei) 容審核義(yi) 務
對此,北京市時代九和律師事務所合夥(huo) 人許桂林律師對北青報記者表示,對未經過商業(ye) 開發且存在高風險的旅遊景點,平台有安全提醒義(yi) 務和內(nei) 容審核義(yi) 務。發布者在發布視頻時也有提醒廣大觀眾(zhong) 風險的義(yi) 務。若均未做出風險提示,平台及發布者均存在一定侵權責任。
許桂林律師提醒,若旅遊主管部門提醒禁止進入等提示時,旅遊者為(wei) 自身安全考慮,不得進入遊玩;發布者在發布未經商業(ye) 開發旅遊景點時,請核實景點風險是否是禁止旅遊或進入。若存在禁止旅遊或進入提醒時,建議不得發布類似旅遊視頻。
上海瀾亭律師事務所的張耀律師告訴北青報記者,這些平台應當有監管、審核相應視頻、博文的義(yi) 務,並應當對包含危險行為(wei) 或不安全因素的內(nei) 容添加明顯的安全提示,對明顯不符合安全要求的內(nei) 容及時刪除。若平台發現相關(guan) 安全隱患或虛假信息,但未及時履行上述義(yi) 務的,除可能將受到相關(guan) 部門的行政處罰以外,還應當承擔民事侵權責任。對於(yu) 一味追求流量、博取眼球而忽視安全警示或故意虛假宣傳(chuan) 、惡意引導的博主,可能將承擔侵權責任,情節惡劣的可能會(hui) 受到行政或刑事處罰。
舉(ju) 措
針對局地強降雨 兩(liang) 部門要求采取堅決(jue) 措施防止人員傷(shang) 亡
針對局地強降雨成災快、危害大,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要求采取堅決(jue) 措施防止人員傷(shang) 亡。
國家防總辦公室、應急管理部要求,突出抓好人員轉移避險,當前正值暑期旅遊高峰期,要著重抓好監測預報預警工作。特別針對山丘區施工人員、旅遊人員,督促有關(guan) 部門切實落實安全責任,該關(guan) 停的堅決(jue) 關(guan) 停,該撤離的堅決(jue) 撤離,堅決(jue) 避免山洪災害、中小河流洪水導致的群死群傷(shang) 。同時,要密切監視山洪、泥石流等災害風險,落實好臨(lin) 災預警“叫應”機製,督促包保責任人下沉一線,組織群眾(zhong) 轉移避險,采取力量預置、景區關(guan) 閉、交通管控等堅決(jue) 果斷措施,確保群眾(zhong) 生命安全。繼續做好西北融雪洪水應對,針對新疆、青海等地融雪洪水暴漲暴落的特點,提醒當地群眾(zhong) 、外來旅遊人員、工程施工人員及時避險。
兩(liang) 部門還要求,繼續做好繞陽河超警河段巡查防守和澇水搶排工作,統籌做好消殺防疫和淹沒區房屋安全鑒定工作,確保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同時,繼續做好抗旱工作,采取應急拉水調水等措施,確保群眾(zhong) 飲水安全。
此外,四川省應急管理廳8月14日通報稱,8月13日晚,省防辦印發《關(guan) 於(yu) 深刻汲取教訓紮實做好局地短時強降雨防範應對工作的緊急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緊急排查轄區內(nei) 易發多發險情的涉水景區以及灘塗、峽穀等野外風景區域,組織多部門聯合開展動態巡護,落實專(zhuan) 人在重要點位盯守巡查,做好警示提示,極端天氣情況下嚴(yan) 禁任何戶外探險、涉水活動,及時勸阻山間溪穀、淺灘水域內(nei) 野遊、露營等行為(wei) ,堅決(jue) 確保人員安全。
《通知》強調,要加強重點地區災害風險提醒提示,加大防汛避險知識宣傳(chuan) 力度,引導消夏避暑遊客和戶外探險者理性出遊,遇到險情保持冷靜,正確避險和撤離。
本組文/本報記者 溫婧 屈暢
統籌/池海波 孫慧麗(li)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