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致重慶51條河流斷流24座水庫幹涸 正全力抗旱保供水
中新社重慶8月15日電 (記者 劉相琳)記者15日從(cong) 重慶市水利局獲悉,受連晴高溫影響,重慶51條河流斷流,24座水庫幹涸,2138眼機電井出水不足。重慶市應急管理局稱,該市已有31個(ge) 區縣遭受幹旱災害,累計受災人口超60萬(wan) 人,農(nong) 作物受災麵積達3.67萬(wan) 公頃。當地正全力以赴抗擊旱情。
據統計,截至8月15日8時,重慶33個(ge) 區縣部分地區土壤輕到重度缺墒,其中9個(ge) 區縣部分地區土壤中度缺墒,5個(ge) 區縣部分地區土壤重度缺墒。重慶全市水利工程蓄水量23.66億(yi) 立方米,占應蓄水量的63.3%,26個(ge) 區縣已低於(yu) 70%,7個(ge) 區縣低於(yu) 50%。
重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已於(yu) 15日18時,將幹旱災害黃色預警和抗旱Ⅳ級應急響應升級為(wei) 幹旱災害橙色預警和抗旱Ⅲ級應急響應。
幹旱已致重慶農(nong) 村供水35.8萬(wan) 人受影響。針對受旱情持續影響的高山邊遠區域等臨(lin) 時性缺水人口,重慶正通過組織鄉(xiang) 鎮、村組幹部加密監測,因地製宜采取管網延伸、泵站提水、打井取水等方式予以保障。
在土壤中度缺墒的重慶長壽區,當地建成龍溪河、桃花溪水係連通工程,從(cong) 龍溪河向桃花溪調水4次,為(wei) 桃花溪補水300萬(wan) 立方米,惠及沿線民眾(zhong) 42萬(wan) 餘(yu) 人。在農(nong) 村地區,該區對高價(jia) 值農(nong) 業(ye) 經濟作物采取“打點滴”式節水灌溉,1.2萬(wan) 畝(mu) 經濟果樹肥水施藥實現“點到為(wei) 止”。
在渝東(dong) 北地區的開州區,該區要求各水庫(水電站)禁止放水發電,先保人畜飲水後保農(nong) 田灌溉。同時,集中調度送水車輛15輛,以及一批抗旱儲(chu) 水袋、儲(chu) 水桶等,對鄉(xiang) 鎮街道組織開展送水,每天送水300噸左右。
在渝東(dong) 南地區彭水縣,大部鄉(xiang) 鎮已陸續出現水源大幅減小和枯竭現象,各鄉(xiang) 鎮開展跨村跨鄉(xiang) 調度臨(lin) 時水源、實施管網延伸、安排抽水和車輛送水等,特別是對邊緣戶、五保戶、留守兒(er) 童、孤寡老人等弱勢群體(ti) ,安排專(zhuan) 人送水入戶,臨(lin) 時解決(jue) 了6.9萬(wan) 餘(yu) 人的缺水問題。
針對當前旱情,重慶正按照“先生活、再生產(chan) 、後生態”原則,做好相鄰水源工程、供水工程互聯互通,做好調水、節水計劃,啟動備用水源,持續分區分時調控供水。
目前,重慶市水利局工作組已奔赴7個(ge) 區縣現場蹲點督導,對25個(ge) 區縣等開展現場巡回指導。重慶市水利局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通過延伸管網、新建水源、送水等方式,重慶城鄉(xiang) 供水總體(ti) 有保障。(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