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青海大通縣公布“8·18”山洪災害成因、救援安置等情況

發布時間:2022-08-19 10:39: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記者從(cong) 西寧市大通縣“8·18”山洪災害新聞發布會(hui) 獲悉,8月17日22時25分,西寧市氣象局、大通縣氣象局發布暴雨紅色預警,隨後全市大部分地區出現強降雨。至18日零時許,西寧市大通縣青林鄉(xiang) 、青山鄉(xiang) 瞬間強降雨,引發山洪,造成泥石流,致使河流改道漫溢,2個(ge) 鄉(xiang) 鎮6個(ge) 村1517戶6245人受災。截至目前,災害已造成17人死亡,成功營救20名失聯人員,仍有17人失聯,2棟房屋被衝(chong) 毀,14棟房屋大部分受損,其他房屋、道路、橋梁、河道等災損情況正在進一步統計中。

  經自然資源、水利、氣象等部門現場查看,綜合分析此次災害成因,初步認為(wei) 此次災害的原因有三個(ge) 方麵:

  一是近期連續降雨致使土壤水量達到或接近飽和,8月份以來,青林鄉(xiang) 降雨量累計達114毫米,超過50年來8月平均值,地表徑流量加大,短時超強降雨引發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災害。

  二是此次降雨時間短、強度大,降雨過程持續一小時左右,青山鄉(xiang) 、青林鄉(xiang) 分別形成降雨量約34.6毫米和39.3毫米,降水強度曆年罕見。加之青林,青山本地強降水和上遊寶庫鄉(xiang) 降水匯聚,地表徑流增大,匯水麵大,短時間內(nei) 形成了山洪。

  三是青山鄉(xiang) 沙岱河河長約33公裏,流域麵積124.35平方公裏,河穀狹窄落差大,多年平均流量每秒1.07立方米,17日強降雨致使河道流量突增至100立方米左右,山洪流量大,引發山洪災害。

  災害發生後,青海省先後迅速啟動省級突發災害事件II級和I級應急響應,組織消防、公安、解放軍(jun) 、武警、應急等部門和鄉(xiang) 村幹部、周邊鄉(xiang) 鎮、村群眾(zhong) 共計4500餘(yu) 人參與(yu) 救援,並醫護、救援車朝共計160餘(yu) 輛。在大通一中,朔山中學設立受災群眾(zhong) 安置點,已緊急避險轉移安置1249名群眾(zhong) ,調運帳篷、行軍(jun) 床、棉被、方便麵、礦泉水,藥品等救災物資5000餘(yu) 件,同時組織工作專(zhuan) 班,一對一做好遇難者家屬安撫善後工作。大通縣各醫院緊急騰出130間病房用於(yu) 救治傷(shang) 員,並開通綠色通道。山洪災害中的9名輕症傷(shang) 員已轉運至西寧市第一醫療集團第二分院救治,生命體(ti) 征平穩。縣疾控中心派出消殺隊共4組8人,已完成3輪消殺。

  (總台記者 李永輝 馬雅慧 楊成)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