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年內央企國資控股上市公司並購同比增長80%

發布時間:2022-08-20 16:12:00來源: 中國經濟網

  本報記者 杜雨萌

  隨著國企改革三年行動進入倒計時,從(cong) 國有資本布局優(you) 化和結構調整這一分項改革內(nei) 容看,央企並購重組聚焦核心業(ye) 務的特點已愈發清晰。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8月19日,涉及央企國資控股上市公司的並購事件為(wei) 216起,與(yu) 去年同期的120起相比,同比增長80%。

  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的國企改革專(zhuan) 家認為(wei) ,後續,無論是從(cong) 改革縱深發展的訴求或是現實可能來看,央企專(zhuan) 業(ye) 化整合空間依然較大,且機會(hui) 多、行業(ye) 覆蓋範圍廣。

  央企國資控股上市公司

  重大資產(chan) 收購同比增250%

  8月13日,中材國際發布公告稱,正在籌劃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mai) 中國建築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有限公司持有的合肥水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100%股權並募集配套資金事宜。在此之前,中國鋁業(ye) 7月24日消息稱,擬通過非公開協議方式以現金收購雲(yun) 南冶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持有的雲(yun) 鋁股份9%股權。事實上,這僅(jin) 僅(jin) 隻是今年以來央企專(zhuan) 業(ye) 化整合中的一個(ge) 縮影。

  同花順iF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截至8月19日,剔除交易失敗案例,A股市場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共發生734起並購事件,去年同期發生513起並購事件,同比增長43.08%。其中,今年涉及央企國資控股上市的並購事件為(wei) 216起,占比約29.43%。

  從(cong) 涉及重大資產(chan) 收購的角度來看,在今年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共涉及29起,同比增長7%。其中,僅(jin) 央企國資控股上市公司就有14起,占比約48.28%;而去年同期,央企國資控股上市公司涉及的重大資產(chan) 收購僅(jin) 有4起。也就是說,今年央企國資控股上市公司涉及的重大資產(chan) 收購同比增長250%。

  多家央企國資控股上市公司均表示,相關(guan) 重大資產(chan) 收購將增加公司的抗風險能力、競爭(zheng) 力以及盈利能力。

  中國企業(ye) 聯合會(hui) 研究員劉興(xing) 國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經過多年來的優(you) 化調整,相較於(yu) 中央企業(ye) 集團層麵的戰略性重組,當前階段,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優(you) 化和結構調整的主要方向,已經轉向於(yu) 中央企業(ye) 內(nei) 部和中央企業(ye) 之間同類或相似業(ye) 務、上下遊緊密關(guan) 聯業(ye) 務的專(zhuan) 業(ye) 化重組整合。

  “借助專(zhuan) 業(ye) 化整合,既可以減少中央企業(ye) 及其子公司的業(ye) 務重合,避免重複投資,另外,也可以進一步促進央企聚焦主責主業(ye) 。”劉興(xing) 國稱,通過將原本分散布局在不同央企或央企子公司的同類或相似業(ye) 務、緊密關(guan) 聯業(ye) 務整合到同一央企集團或央企子公司,可以從(cong) 多方麵為(wei) 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積極貢獻。一是可以有效提升產(chan) 業(ye) 集中度,從(cong) 而推動產(chan) 業(ye) 市場規範有序發展,減少產(chan) 業(ye) 內(nei) 部無序競爭(zheng) 所帶來的損耗;二是可以集中安排使用各類資源,統一調度資金,如集中進行研發投入,協同進行科技攻關(guan) ,從(cong) 而加快取得技術突破;三是可以快速增強中國企業(ye) 的產(chan) 業(ye) 競爭(zheng) 力,更好參與(yu) 產(chan) 業(ye) 國際競爭(zheng) 。

  空間大、機會(hui) 多

  行業(ye) 覆蓋範圍廣

  盡管近年來央企專(zhuan) 業(ye) 化整合已取得積極進展成效,但麵對當前國內(nei) 、國際環境中一些突發因素的超預期表現以及全球市場的劇烈波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的穩定顯然也遇到了極大挑戰。在此背景下,深入實施行業(ye) 領域更廣、參與(yu) 層麵更寬、精細程度更高的專(zhuan) 業(ye) 化整合已頗具緊迫性。

  為(wei) 此,國資委副主任翁傑明強調,下一步,要通過專(zhuan) 業(ye) 化整合,有效解決(jue) 中央企業(ye) 之間的同質化競爭(zheng) 、重複建設等問題,實現主責主業(ye) 更加聚焦,產(chan) 業(ye) 結構更加清晰,形成一批專(zhuan) 業(ye) 水平高、創新能力強、引領作用突出的“專(zhuan) 精特新”子企業(ye) ,打造一批具有全球競爭(zheng) 力的世界一流企業(ye) ,推動整體(ti) 資源配置效率明顯提升,國有經濟布局結構不斷優(you) 化。

  其中,在加快央企間資源有效整合方麵,翁傑明表示,要深入開展企業(ye) 間同一業(ye) 務或同質業(ye) 務的整合,在檢驗檢測、醫療健康、裝備製造、人工智能、新能源、雲(yun) 計算、鋼鐵、物流等重點領域和戰略性、前瞻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加快培育競爭(zheng) 能力強、資源配置優(you) 的一流企業(ye) 。

  “事實上,從(cong) 央企專(zhuan) 業(ye) 化整合的發展趨勢來看,未來其覆蓋麵或將全麵擴散到中央企業(ye) 及其子公司所涉及的各個(ge) 領域。”劉興(xing) 國認為(wei) ,在前期中央企業(ye) 的多元化發展中,絕大多數央企幾乎都涉足眾(zhong) 多產(chan) 業(ye) 領域,個(ge) 別央企甚至出現全產(chan) 業(ye) 布局。再或是同一個(ge) 產(chan) 業(ye) 中有多家央企子公司在參與(yu) 。所以,無論是從(cong) 改革縱深發展的訴求或是現實可能來看,未來央企專(zhuan) 業(ye) 化整合空間依然較大,且機會(hui) 很多、行業(ye) 覆蓋範圍很廣。

  談及後續央企專(zhuan) 業(ye) 化整合需要注意的事項,劉興(xing) 國表示,首先,監管機構在推動央企專(zhuan) 業(ye) 化整合時,要盡量遵循市場化原則,避免強行進行整合;其次,監管機構和企業(ye) 都要做好專(zhuan) 業(ye) 化整合的籌劃與(yu) 安排,穩妥有序推進整合,有效管控整合潛在風險;最後,企業(ye) 要在形式上的重組整合完成後,紮實推進後期的深度融合,確保資源、資產(chan) 、人員、製度、文化、市場渠道等各方麵都做到有機整合。

  中國企業(ye) 改革與(yu) 發展研究會(hui) 研究員吳剛梁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無論是戰略性重組或是專(zhuan) 業(ye) 化整合,最重要的都是要實現重組企業(ye) 之間的資產(chan) 、業(ye) 務與(yu) 人員融合,進而產(chan) 生1+1>2的協同效應。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