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保險產品悄然攪動銀行代銷江湖

發布時間:2022-09-02 11:26:00來源: 中國證券報

  近日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發現,一些帶有理財功能的保險產(chan) 品悄然走俏,正在攪動銀行代銷江湖。“如果有長期不用的錢,買(mai) 這類保險比較合適。對流動性需求不高的話,這確實是一個(ge) 不錯的投資渠道。”一位銀行理財經理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

  梳理銀行保險企業(ye) 半年報,中國證券報記者發現,今年上半年,多家銀行代理保險收入同比取得雙位數增長。同時,多家保險公司銀保渠道成為(wei) 業(ye) 績黑馬,紛紛實現放量增長,相關(guan) 業(ye) 務加速發展。

  理財經理推薦保險產(chan) 品

  “目前我們(men) 代銷的保險主要是期繳的終身壽險和年金險,還有躉繳的5年期保險,都是帶有理財性質的保險。在售的期繳產(chan) 品繳費期最長五年,最短三年,每年一萬(wan) 元起投,有確定收益,寫(xie) 在合同裏,目前年化利率多在3.5%左右。躉繳的產(chan) 品隻有預期收益,但最終實際收益是不確定的。”工商銀行華北一家網點的理財經理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期繳產(chan) 品買(mai) 的人比較多。”上述理財經理表示:“如果有長期不用的錢,買(mai) 這類保險比較合適。對流動性需求不高的話,這確實是一個(ge) 不錯的投資渠道。”他還表示,此前市場波動較大,不少前來谘詢的投資者對一些風險較高的資產(chan) ,如基金的看法比較謹慎。“今年我很少主動向客戶推薦買(mai) 基金。如果客戶有購買(mai) 基金需求的話,我比較建議通過定投的方式來投資,可以平攤成本。”另外,他還建議資金分散配置:“比如,50%可以配置為(wei) 存款,30%-40%配置成保險,10%-20%投資高風險的產(chan) 品如基金。”

  “今年偏股基金市場表現不太好,保險還是有客戶配置的,畢竟可以用來避險。”招商銀行上海某網點的一位理財經理表示。

  中國證券報記者調研發現,隨著基金淨值波動加劇以及銀行理財產(chan) 品收益率吸引力弱化,銀行理財經理推薦基金和理財產(chan) 品的熱情有所下降,一些帶有理財功能的保險產(chan) 品得到很多銀行理財經理“力薦”。

  多位理財經理表示,有預定利率、收益寫(xie) 進合同裏的保險,較大的賣點在於(yu) ,存夠一定期限,既可保本又可保收益。在利率下行的大趨勢下,這類保險中長期投資性價(jia) 比較高。

  銀行代理保險收入大增

  今年上半年,股票市場震蕩盤整,對銀行財富管理業(ye) 務發展帶來一定影響。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多家銀行上半年財富管理收入總體(ti) 有所下降,但代銷業(ye) 務產(chan) 品結構出現新變化。具體(ti) 來看,基金代銷收入同比有所下降,而保險代銷收入大幅增長。

  比如,今年上半年,招商銀行財富管理手續費及傭(yong) 金收入188.73億(yi) 元,同比減少8.13%,其中代理保險收入89.84億(yi) 元,同比增長61.61%;代理基金收入34.74億(yi) 元,同比減少46.95%。對此,招商銀行解釋稱,主要是客戶權益類產(chan) 品配置降低,客戶避險情緒及需求上升,期繳保險銷量同比上升。

  平安銀行亦是如此。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平安銀行手續費及傭(yong) 金淨收入為(wei) 160.62億(yi) 元,同比下降7.7%。上半年實現代理基金收入16.83億(yi) 元,受市場等因素影響,同比下降29.3%;實現代理保險收入10.65億(yi) 元,同比增長26.3%。

  國有大行代理保險的收入增長幅度也較為(wei) 可觀。建設銀行半年報顯示,該行上半年代理業(ye) 務手續費收入129.54億(yi) 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1.12億(yi) 元,增幅9.39%,主要是代理保險收入增長帶動。農(nong) 業(ye) 銀行上半年實現代理保險保費809億(yi) 元,其中代理期繳保費同比增長19.6%。

  業(ye) 內(nei) 人士指出,短期波動不改長期趨勢,看好財富管理市場的後續發展。受益於(yu) 財富管理,銀行作為(wei) 居民財富管理主要的金融產(chan) 品代銷機構,擁有客戶資源多、金融產(chan) 品豐(feng) 富等優(you) 勢,較易實現年金險、養(yang) 老險的場景化營銷。

  在平安銀行看來,財富管理已成為(wei) 商業(ye) 銀行業(ye) 務發展升級的重要方向,也促使商業(ye) 銀行以財富管理的視角升級、重構銀保業(ye) 務。據悉,2021年以來,平安銀行啟動新銀保業(ye) 務改革,與(yu) 平安壽險深度合作,將代理保險業(ye) 務內(nei) 嵌到財富管理體(ti) 係中,為(wei) 私行財富業(ye) 務的持續發展開辟新賽道。

  銀保渠道加速壯大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近年來,個(ge) 險代理人渠道增長乏力,各公司為(wei) 穩定業(ye) 務平台,高度重視銀保業(ye) 務的發展。

  今年上半年,主要上市險企個(ge) 險代理人渠道保費收入出現不同程度下滑,銀保渠道保費收入卻紛紛放量增長。中國人壽銀保渠道總保費收入426.09億(yi) 元,同比增長23.7%。太保壽險銀保渠道保險業(ye) 務收入178.28億(yi) 元,同比增速高達876.3%。人保壽險銀保渠道保費收入392.8億(yi) 元,同比增長41.9%。新華保險銀保渠道保費收入311.95億(yi) 元,同比增長7.8%。在用來計算新業(ye) 務價(jia) 值的首年保費中,中國平安銀保渠道同比增加45%。

  “居民儲(chu) 蓄不斷提升、處於(yu) 高位,在剛兌(dui) 型理財產(chan) 品淡出市場後,消費者對於(yu) 基金、理財產(chan) 品的需求在某種程度上有所下降,保險產(chan) 品成為(wei) 重要選擇。銀行客群顯著分化,中高端客戶在保險保障、品質養(yang) 老、資產(chan) 傳(chuan) 承等方麵的需求日益增長。”中國人保副總裁肖建友近日在公司中期業(ye) 績發布會(hui) 上表示,銀保市場發展機遇期正在顯現並受到更多關(guan) 注,壽險業(ye) “老七家”上半年銀保渠道總保費同比增速達到21.3%。

  今年6月,中國保險行業(ye) 協會(hui) 發布的《2021年銀行代理渠道業(ye) 務發展報告》顯示,2021年人身險公司銀保業(ye) 務全年累計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11990.99億(yi) 元,較2020年同比增長18.63%,連續四年呈現增長態勢。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