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國內

上海拓展數字孿生應用 助力構建城市“元宇宙”

發布時間:2022-09-05 15:28:00來源: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上海9月5日電 (浦帆)“交通行業(ye) 數字孿生就是不斷探索和實踐的重要成果,我們(men) 的第一步就是實現‘虛實映射’,進而按照‘虛實分析’‘虛實優(you) 控’ ‘虛實共生’等目標逐步推進。”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劉斌在4日下午舉(ju) 行的“通 未來”上海交通數字孿生治理分享會(hui) 上表示,現如今,許多“元宇宙”應用場景已融入民眾(zhong) 的生活日常中。在上海,港口、機場、工地、路網等場景,已在數字孿生的“虛實結合”中提升著城市的精細治理效能。

  航運中心新能級 數字孿生新港口建成

  上海是東(dong) 方大港,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率先推出數字孿生係統。上港集團表示,洋山四期數智平台是在大數據應用基礎上,運用孿生技術以及智能算法在集裝箱碼頭領域的一次有效的應用和突破性嚐試,是未來數據賦能港口生產(chan) 及精益化管理的重要努力方向。與(yu) 港口傳(chuan) 統運營管理相比,數字孿生平台具有不可比擬的場景優(you) 勢。

  以監管方麵為(wei) 例,全麵的數字化生產(chan) 裝備、5G網絡係統、生產(chan) 經營者、生產(chan) 管理者、設備操作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使用數字孿生移動設備,全方位掌握港口生產(chan) 運營狀態。數字孿生平台利用強大的3D場景渲染能力,不僅(jin) 可以快速定位觀測港口運營態勢,集裝箱堆區布局,還可以快速定位觀測設備部件運動。據了解,數字孿生平台的現場場景還原能力,在廣度、深度上遠超視頻係統和無人機係統。

  此外,數字孿生可模擬的氣象環境,可以對不同氣象環境下生產(chan) 過程的影響進行建模,設計出相應的生產(chan) 計劃。

  數字孿生機場 讓個(ge) 體(ti) 與(yu) 體(ti) 係更智慧

  數字孿生機場主要針對機場生產(chan) 保障和運營管理中的智能響應需求,基於(yu) 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態勢感知、優(you) 化處理、智能交互和智慧決(jue) 策能力,促進機場實現安全、運行、服務、經營、交通、環境、貨運、管理等8個(ge) 領域的智慧化。

  上海機場的智慧化包括個(ge) 體(ti) 和體(ti) 係兩(liang) 個(ge) 層麵。機場個(ge) 體(ti) 的智慧化是基礎,聚焦安全、運行、服務等重點領域,實現態勢看得見、指令叫得到、航班飛得準。而機場體(ti) 係智慧化,是在個(ge) 體(ti) 智慧化基礎上,實現城市區域化管理和企業(ye) 精細化管控。

  比如,上海機場集團航班態勢感知平台整合了跑道監測、停機位容量、航空器保障節點、航空器滑行路徑、航站樓內(nei) 旅客分布情況等海量實時數據,融合形成了十分直觀的運行實況信息,機場運行監控人員以全局視角來觀測和了解機場飛行區內(nei) 各個(ge) 區域的航班運行狀態,更及時發現問題,快速地進行決(jue) 策和指揮調度,處置突發事件。

  從(cong) 新路網到新基建 數字孿生持續賦能

  作為(wei) 跨越黃浦江的交通主幹道,從(cong) 1993年“服役”至今的楊浦大橋其實是數字化轉型的“新兵”。目前,楊浦大橋數字孿生1.0已經上線使用半年,成效顯著。數據顯示,橋梁病害處置率從(cong) 90%提高到100%、大橋危化品車輛違禁基本消失,超限車輛通行次數已快速下降到每月10次以內(nei) 。

  此外,“智慧工地”建設也在穩步推進中。2022年8月,上海交通建設工程綜合監管平台1.0正式上線,平台目前已覆蓋上海在建軌道交通、公路、市政、水運、鐵路、樞紐等6大類交通建設工地。

  以防汛防台為(wei) 例,如遇暴雨台風天氣,平台可以一鍵切換到應急模式之防汛防台子場景,針對已納入平台監管的136個(ge) 工地,共250路攝像機,一鍵下發人員撤離算法任務,確保工地台汛期間的人員安全。平台正式實戰運行以來,已消除各類風險3600餘(yu) 條,處置閉環率達97%(其餘(yu) 均在處置管控中)。

  據上海市城運中心透露,目前中心已接入72個(ge) 部門(單位)的220個(ge) 係統和一批數字孿生應用場景,並積極推廣數字孿生在基礎設施、曆史建築、社區、文旅、教育、醫療、應急、消防等領域的應用,在城市安全、城市運行、創新引領等方麵打造一批獨具特色的數字孿生應用場景。(完)

(責編:陳濛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