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帶貨”成圖書銷售新趨勢?
梁曉聲、劉震雲(yun) 、麥家等名作家紛紛走進董宇輝直播間賣書(shu)
“知識帶貨”成圖書(shu) 銷售新趨勢?
9月4日,作家劉震雲(yun) 走進東(dong) 方甄選抖音直播間,20萬(wan) 網友在線,恰逢當紅主播董宇輝去了貴州,劉震雲(yun) 和現場主播調侃:“能不能就別讓董宇輝回來了!”引得主播和一旁的俞敏洪開懷大笑。
今年6月,在新東(dong) 方做過8年英語老師的董宇輝到直播間賣起了農(nong) 產(chan) 品,他在直播間成語金句層出不窮,傳(chuan) 統文化與(yu) 生活哲學交替,讓網友從(cong) 奔商品而來轉變為(wei) 奔知識而來。受董宇輝“知識帶貨”爆紅積極影響,到8月底,東(dong) 方甄選抖音直播間粉絲(si) 猛增到近2500萬(wan) 人,近3個(ge) 月帶貨總額20億(yi) 元。
6月以來,梁曉聲、麥家、劉震雲(yun) 等一批著名作家也陸續來到董宇輝直播間,贏得作品大賣。作家走進董宇輝帶貨直播間是否成為(wei) 圖書(shu) 銷售新趨勢?能否持久?記者請出版界、文學評論界的專(zhuan) 家給予分析探討。
麥家、梁曉聲走進直播間賣書(shu)
今年開始“破圈”
今年6月,作家遲子建的長篇小說《額爾古納河右岸》被董宇輝帶貨近50萬(wan) 冊(ce) ,銷售額超過850萬(wan) 元。
董宇輝在帶貨這部小說時這樣描述:“我讀這本書(shu) 的時候,第一次充滿了對力量、對生命、森林、流水、落葉、日月、清風、苔蘚、起舞的薩滿,由衷深沉、不知所以,但一往情深地愛。”網友評論說:“就喜歡跟著董宇輝學金句,聽他講人生哲理,讀書(shu) 真的讓人閃閃發光。”“董宇輝賣書(shu) ,全網沒有可比。”
8月17日,梁曉聲做客董宇輝直播間,與(yu) 董宇輝、俞敏洪聊寫(xie) 作與(yu) 人生,帶動三冊(ce) 裝的《人世間》銷售2萬(wan) 多單,銷售額400多萬(wan) 元。當月21日,麥家做客董宇輝直播間,與(yu) 董宇輝、俞敏洪暢聊文學與(yu) 人生,吸引了40萬(wan) 網友觀看,麥家長篇小說《解密》《風聲》賣斷貨,《人生海海》在直播間銷量突破8萬(wan) 冊(ce) 。
“作家通過直播間賣書(shu) ,並非始於(yu) 今年。”著名出版人、原長江出版集團總編輯周百義(yi)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通過直播方式賣書(shu) 比較早並且比較成功的是北大教授薛兆豐(feng) ,2020年1月他在直播間一次銷售了6.5萬(wan) 冊(ce) 《薛兆豐(feng) 經濟學講義(yi) 》。去年9月9日,作家張嘉佳在掌閱旗下的都靚讀書(shu) 直播間銷售新書(shu) 《天堂旅行團》,當晚兩(liang) 分鍾銷售破萬(wan) 冊(ce) 。
作為(wei) 出版人,周百義(yi) 列出一組數據,2021年,僅(jin) 抖音電商平台銷售圖書(shu) 超1.9億(yi) 單,銷量同比增長312%,消費者人數同比增長205%,圖書(shu) 直播帶貨總時長達581.8萬(wan) 小時,累計直播觀看量為(wei) 80.5億(yi) 次。
“當然,知名作家走進帶貨直播間,是今年才開始‘破圈’的。”周百義(yi) 說,遲子建走進董宇輝直播間前,今年1月莫言攜餘(yu) 華、西川兩(liang) 位老友,舉(ju) 行了新版《生死疲勞》線上發布會(hui) ,當晚直播間人氣爆棚,抖音、嗶哩嗶哩兩(liang) 個(ge) 平台的觀看高達300萬(wan) 人次。
“知識帶貨”重塑了
作家與(yu) 讀者的關(guan) 係
作家們(men) 以怎樣的心態走進帶貨直播間的呢?以劉震雲(yun) 為(wei) 例,他在直播間現場就對著幾十萬(wan) 網友說:“自家種蘿卜,自家再出來賣,我覺得不丟(diu) 人。”
周百義(yi) 分析,作家和讀者之間通過直播視頻在虛擬世界的“雙向奔赴”,拉近了作家和讀者之間的距離,增加了黏合度。直播現場售書(shu) ,為(wei) 平台、作家創造了即時的價(jia) 值。從(cong) 長遠看,通過視頻交流這種人際傳(chuan) 播方式,今天的購書(shu) 者會(hui) 成為(wei) 明天的“粉絲(si) ”。網絡直播帶貨的興(xing) 起,讓作家可以直麵讀者、直麵市場,重塑作家、作品與(yu) 讀者、市場的關(guan) 係。鋪天蓋地的直播帶貨,以及作家親(qin) 自參與(yu) 的賣書(shu) 帶貨,為(wei) 文學圖書(shu) 的銷售提供了新的經營模式。
要看到,是互聯網技術近年走到這一步,有方便快捷的移動終端,直播這種傳(chuan) 播形式才可能以極低的成本走進千家萬(wan) 戶,得到廣泛普及。
近年出版社、書(shu) 店都嚐試過網絡直播售書(shu) ,均收效甚微,為(wei) 何今年卻在董宇輝的直播間獲得了成功?網上也有人提問“職業(ye) 賣書(shu) 的當當,為(wei) 何沒出董宇輝?”
在這位網友看來,在董宇輝之前,一本書(shu) 想要靠直播大賣,流量的加持必不可少,羅永浩、易烊千璽等人都有過成功帶火冷門圖書(shu) 的經曆。
同樣是直播賣書(shu) ,當當等抖音圖書(shu) 賬號主播在介紹一本書(shu) 時,很多時候不是介紹書(shu) 的內(nei) 容,而是講述這本書(shu) 被誰推薦過,讀完有什麽(me) 實際好處,現在下單有多便宜等。更有一些小主播,在直播間玩起了性價(jia) 比,將賣書(shu) 變成了拋售。他們(men) 在直播間裏打出“賠錢”“甩賣”等字樣,介紹商品時感覺不到對書(shu) 的喜愛,滿眼都是無奈。
然而東(dong) 方甄選的董宇輝,其直播賣書(shu) 的獨特優(you) 勢,除了請作家大咖到現場互動,還利用自己的知識儲(chu) 備、文化優(you) 勢,在賣書(shu) 時加入了自己的思考,讓賣書(shu) 這件事兒(er) 變得“高大上”起來。如在售賣《藏在地圖裏的中國曆史》時,董宇輝說:“英雄會(hui) 死去,城市會(hui) 消失,所有的故事也會(hui) 隨風逝去。但你腳下的大地,會(hui) 像傳(chuan) 說、神話、天、月一樣留存著,輝煌而引人入勝,就像你的老朋友一樣,訴說著什麽(me) 。”在售賣小說《月亮與(yu) 六便士》的時候,他會(hui) 說:“不要忘了平淡生活裏除了紮破皮膚的刺,其實還有原本讓你魂牽夢縈的詩與(yu) 遠方。”
魯迅也注重稿費和版稅收入
直播帶貨不會(hui) 傷(shang) 害文學創作
知名作家頻頻走進董宇輝帶貨直播間這一現象,在知名評論家、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樊星看來,可能與(yu) 疫情防控期間直播帶貨的新傳(chuan) 播方式大流行有關(guan) 。“既然可以通過直播帶各種商品,當然也可以通過直播傳(chuan) 播當紅作家的文學作品。這樣的新傳(chuan) 播方式,在文學傳(chuan) 播史上是史無前例的。它有助於(yu) 文學進入廣大網紅粉絲(si) 的視野,其效果比常見的文學廣告、新書(shu) 推廣會(hui) 更有新鮮感、現場感、熱鬧感。”
直播帶貨是否會(hui) 成為(wei) 未來文學作品和其他書(shu) 籍新作的主要銷售手段?樊星認為(wei) 在營銷手段不斷推陳出新的當下,直播帶貨會(hui) 成為(wei) 圖書(shu) 銷售的主要手段之一。這是一個(ge) 各種新點子、新嚐試層出不窮、流光溢彩的年代,也是一個(ge) 很多新嚐試“各領風騷兩(liang) 三年”的時代。能否長久,一切取決(jue) 於(yu) “知識帶貨”能否不斷適應廣大粉絲(si) 、讀者日新月異的文化需求、精神需要。一旦各路“知識”網紅蜂擁而上,勢必形成競爭(zheng) 態勢。在激烈的競爭(zheng) 中,能否不斷出新,不斷推出新的熱門人物、暢銷書(shu) 、熱議作品,引發大眾(zhong) 的持續聚焦、議論,至關(guan) 重要。
“知識網紅”直播帶貨,總歸是一件好事,它的商業(ye) 邏輯,也不存在對作家的文學創作和作品文學價(jia) 值的實現造成傷(shang) 害。“優(you) 秀的文史作品從(cong) 來都有市場,包括相當具有閱讀難度的作品,如《易經》、李商隱的詩,還有西方的那些經典,如《尤利西斯》《喧嘩與(yu) 騷動》等。文學與(yu) ‘商業(ye) 邏輯’的結合沒什麽(me) 可怕。魯迅也非常注重稿費和版稅的收入。”
周百義(yi) 也認為(wei) ,直播帶貨隻是一種銷售的方式,不會(hui) 對文學創作和文學的價(jia) 值實現帶來實質性的影響。在互聯網時代,由於(yu) 意見領袖的作用和讀者的從(cong) 眾(zhong) 心理,在圖書(shu) 的購買(mai) 上,可能受現場氛圍的影響,有些盲目性。但作為(wei) 一個(ge) 作家,絕對不會(hui) 因為(wei) 自己的作品在直播時大賣而忘乎所以。一部作品的價(jia) 值,能否成為(wei) 經典傳(chuan) 之後世,除了讀者,還需要批評家、學者等的評判。從(cong) 過去的經驗來看,暢銷的圖書(shu) 可能是一部經典,也可能是一部曇花一現的快餐式讀物,這一點大家都十分清楚,所以我們(men) 大可不必擔心互聯網真會(hui) 降低人們(men) 的智商。
記者萬(wan) 建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