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四川瀘定地震救援:消防員負重跋涉挺進“孤島”村落
【解說】9月5日12時52分,四川甘孜瀘定發生6.8級地震,截至9月8日8時,此次地震已造成82人死亡,其中甘孜州瀘定縣46人死亡,雅安市石棉縣36人死亡,地震還造成35人失聯、270餘(yu) 人受傷(shang) ,其中危重傷(shang) 4人、重傷(shang) 62人。至今,地震已發生超過48小時,救援仍在繼續。
9月7日一大早,中新社記者在震中瀘定縣磨西鎮見到了甘孜州森林消防支隊的消防隊員,他們(men) 今天要背著28頂帳篷和生活物資,前往有著“中國最北彝寨”之稱的磨崗嶺村。這個(ge) 彝族村與(yu) 磨西鎮隔著一座大山,原本距鎮上僅(jin) 10分鍾車程,但十多處山體(ti) 垮塌使道路完全中斷,成為(wei) “孤島”。救援人員不得不繞道十幾公裏外的得妥鎮,在當地村民羅剛的帶領下沿著一條荒廢多年的小路上山。
【同期】四川甘孜州瀘定縣磨西鎮磨崗嶺村村民 羅剛
前麵塌方比較危險。所以我采取的方式從(cong) 這邊走另外一個(ge) 寨子裏麵(繞過來),從(cong) 這邊上來村上。因為(wei) 比較安全,也對大家有利。距離是要比這邊(那條路)稍微遠一點。走這邊上來人比較艱難一點。從(cong) 這邊上來要比這邊,我們(men) 原先上來的那個(ge) 路比較(更)安全。
【解說】今年35歲的羅剛從(cong) 小就在山上長大,他直言這條路已經荒廢了20多年。當日10時整,中新社記者跟隨消防隊員從(cong) 山腳出發。山路陡峭,隱藏於(yu) 密林中,植被茂盛,隻是隱約可見人走過的痕跡,最陡的路段不得不手腳並用。剛走了十幾分鍾,記者已滿身大汗,心率飆升。但對背著最重高達120斤的救災帳篷和物資的森林消防隊員們(men) 來說,這段路程更為(wei) 艱辛。繩子深深勒在肩上,隻能隔段時間換人。
在趕往磨崗嶺村的途中,有村民自發趕著騾子、騎著摩托車前來接應,以便減輕森林消防員的負擔。12時30分左右,28頂帳篷和生活物資終於(yu) 抵達磨崗嶺村安置點。顧不上休息,森林消防隊員卸下物資後,就開始著手搭建起救災帳篷。24歲的甘孜州森林消防支隊康定中隊隊員彭建博在現場忙碌不停,展篷布、搭架子……家就在附近燕子溝的彭建博自地震發生後,就立刻隨隊出發,他希望能多為(wei) 家鄉(xiang) 抗震救災出力。
【同期】甘孜州森林消防支隊康定中隊隊員 彭建博
有什麽(me) 需要幫助的地方都想去做一下,能幫家鄉(xiang) 做一點是一點。感覺兄弟們(men) 這幾天也給我的家鄉(xiang) “紮”(支持)起了,雄起了。感覺特別感謝他們(men) 。
【解說】隻用了半個(ge) 小時,臨(lin) 時抗震營地就已搭建完成。煮飯、燒水,村民們(men) 也逐漸忙碌起來。據了解,目前有70多名村民受困於(yu) 此,多為(wei) 老人、小孩。救援力量到達前,受困村民集中在安置點搭了簡易棚。來到安置點後,家中剩餘(yu) 的物資成為(wei) 了村民心中最牽掛的事。
【同期】甘孜州森林消防支隊雅江大隊一中隊中隊長 葉陽
第一部分就是先把救災物資,28頂(救災)帳篷,從(cong) 山底下輸送到村裏麵來。而後第二部分就是搭建帳篷。搭建完畢過後我們(men) 就是根據當地村民的需要、村支部安排,搶救村民的貴重物品。今天的任務大致就是這些。
【解說】幫村民們(men) 搶救完家中物資後,消防隊員們(men) 迎來難得的休整。連續兩(liang) 日緊急救援,翻山越嶺,不少消防隊員都掛了彩。但救援不等人,當天16時左右,消防隊員又按原路返回。雖然負重減輕,但望著遠處觸目驚心的垮塌山體(ti) ,他們(men) 的心裏仍不敢放鬆。
呂楊 楊予頔 四川甘孜報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